王黎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RP1对肝β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李汛宋晓静胡进静白仲添王黎明张磊孟文勃吴永娜朱晓亮温稳王记增朱丹
-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NRP1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是在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下进行。肝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后呈现预后差、复发率高的状况。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有研究证实癌干细胞(CSC)的存在与肝细胞肝癌...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肿瘤治疗细胞生物学
- 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过继性免疫细胞能调节并增加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克服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自然杀伤细胞(N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树突状细胞(DC)、T细胞受体修饰的T细胞(TCR-T)和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AR-T)分别以不同的机制直接杀伤或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 王如岭吴永娜王黎明李莹严祥
- 关键词:肿瘤免疫疗法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
- 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小鼠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评价经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小鼠肝硬化的效果差异。方法 4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肝硬化模型组41只。用CCl4橄榄油皮下注射构建小鼠肝硬化模型,选取肝硬化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尾静脉移植组、脾内移植组,每组各12只。以全骨髓贴壁法获得第3代BMSC,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术行细胞表面鉴定,选取尾静脉及脾脏注射至肝硬化小鼠体内。移植后4周分别取血检测肝功能,取肝组织切片进行HE、Masson染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检查,检测小鼠肝细胞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造模8周后,模型组小鼠毛发变稀,色泽暗黄,摄食减少,活动减少,体质量下降。细胞移植后,脾内移植和尾静脉移植组小鼠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9.05±3.41)g/L vs(21.03±2.18)g/L,(29.46±3.25)g/L vs(21.03±2.18)g/L],ALT、AST明显降低[(170.67±32.72)U/L vs(254.58±47.93)U/L,(166.58±28.24)U/L vs(254.58±41.93)U/L;(202.17±31.58)U/L vs(293.08±35.23)U/L,(186.50±33.13)U/L vs(293.08±35.2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移植途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织病理改变显著,两移植组小鼠肝硬化程度减轻,胶原纤维及坏死面积减少,组织结构好,与对照组比较,肝脏胶原面积比值显著降低[(14.36±2.21)%vs(26.38±0.82)%,(10.88±1.27)%vs(26.38±0.82)%](P值均<0.0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两移植组的αSMA阳性表达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14.40±1.69)%vs(25.6±0.73)%,(9.97±1.46)%vs(25.60±0.73)%](P值均<0.01)。结论经两种途径移植BMSC对肝硬化小鼠肝功能、病理组织学等方面均有改善,二者效果相似。
- 张丽霞李莹王黎明严祥
- 关键词:肝硬化间质干细胞移植
- AFP通过激活STAT3的磷酸化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AFP基因过表达对肝癌细胞系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对Hep G2细胞进行AFP基因过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ep G2细胞中AFP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FP过表达后STAT3、p-STAT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AFP过表达组Hep G2细胞较对照组细胞增殖速度快(P〈0.05)。流式细胞实验显示,AFP基因过表达组处于G1期和S期的细胞占比分别为49%和21%,而对照组相应的G1期、S期细胞占比分别为61%和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基因过表达后,Hep G2细胞中p-STAT3表达水平升高,表明存在STAT3蛋白的激活。[结论]AFP可促进Hep G2肝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涉及STAT3蛋白的激活。
- 张泽亮王黎明任龙飞朱丹李汛
- 关键词:肝肿瘤甲胎蛋白P-STAT3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用新兴试剂法收集外泌体,采用电镜、粒径检测、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结果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45呈阴性表达,CD73和CD105呈阳性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均匀,直径30~100 nm,有完整的膜结构;粒径检测显示颗粒直径主峰为61.25 nm,直径为20~200 nm的颗粒占72.4%;外泌体CD63和CD81呈阳性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外泌体CD9和CD63的蛋白表达。结论在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中可以收集到外泌体,可以通过透射电镜、粒径检测、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进行鉴定。
- 王如岭卫小凤齐阔王黎明李莹白仲添白仲添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细胞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