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磷化工区农田土壤中丰富和稀有细菌群落构建过程及功能差异
- 2025年
- 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磷化工区盛行风向下方不同距离农田表层土壤中细菌丰富和稀有亚群的群落结构、构建过程和功能差异。结果表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研究区表层土壤细菌丰富和稀有亚群中的优势菌门。靠近化工区的高镉含量土样中(D1)两种细菌亚群的多样性低于其他距离较远的低镉含量样品,且亚群群落组成不同,但功能组成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和镉含量是影响两种细菌亚群的主要因素,其中前者更为关键。稀有细菌亚群的群落和功能多样性均高于丰富细菌亚群。中性模型分析表明,丰富细菌亚群和稀有细菌亚群的群落构建过程分别由随机性和确定性过程主导。
- 符卓良程建华程建华
- 关键词:农田土壤
- 四川盆地紫色土中丰富及稀有细菌的分布特征与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23年
- 土壤微生物群落由少数丰富类群和多数稀有类群组成,揭示丰富和稀有细菌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对于理解土壤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旱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以猪粪和鸡粪为有机肥的外源,进行为期100 d的培养试验,并设计5个采样时间点,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施肥对照处理(CK),施加猪粪处理(PMS),施加鸡粪处理(CMS)紫色土中细菌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有细菌的数量、分类群以及α多样性指数高于丰富细菌,说明两者的分布组成存在差异。丰富和稀有细菌群落结构具有相似的动态变化,施用猪粪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异于未施肥和施鸡粪处理。共现网络分析显示稀有细菌的拓扑特性显著高于其他类群,但少数丰富细菌占据了网络的中心节点。条件稀有或丰富细菌具有高度中介中心性,表明其在群落动态变化中存在一定贡献。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施用粪肥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网络。
- 盛妮程建华程建华唐翔宇
- 关键词:紫色土网络分析
- 高垦殖丘陵区不同类型农用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揭示高垦殖丘陵区不同类型农用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分析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在菜地、果园和耕地土壤中的丰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所有土壤样品中共检出70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和4种可移动基因元件,其中β-内酰胺类cphA-01抗性基因是农用地土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耐药基因.在菜地和果园土壤中,主要的抗性基因亚型为cphA-01和cmx(A),而耕地土壤以mexF和aacC基因为主.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均表现为:耕地<菜地<果园,这与不同农用地土壤的养分条件差异有关.类似地,土壤中可移动基因元件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均以耕地土壤为最低,而其最高值分别出现在菜地和果园样品中.高垦殖丘陵区农用地土壤环境中可移动基因元件与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基因水平迁移可能促进抗生素抗性基因在高垦殖丘陵区农用地土壤环境中扩散.
- 陈瑞程建华程建华
- 关键词:农用地
- 动物粪便对紫色土中人类致病菌传播的影响
- 2023年
- 畜禽粪肥进入土壤会促进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一旦人类致病菌获得抗生素耐药性,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施加猪粪或鸡粪肥后紫色土中致病菌水平及其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共生关系。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土壤相比,施加粪肥可明显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施加猪粪土壤中的致病菌丰度显著高于施加鸡粪土壤与未施肥土壤。施加粪肥后土壤中致病菌丰度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减少,可能与土壤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净化功能有关。羊布鲁氏杆菌、毕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与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显著相关。致病菌相对丰度变化与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对致病菌相对丰度变化的解释率可达70.6%,可知二者是造成致病菌相对丰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施加畜禽粪便可增加土壤中致病菌丰度与多样性,同时致病菌与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存在共生关系。
- 齐明慧程建华程建华
- 关键词:紫色土粪肥高通量测序
- 施肥旱作农田土壤中人类病原菌群落组成及动态变化特征被引量:2
- 2024年
- 采集浙江省杭州、嘉兴、衢州、金华、龙游5个地区长期施用鸡粪、猪粪或化肥的农田土壤进行室内培养实验,然后采用高通量测序及序列比对方法分析供试土壤细菌和人类病原菌(human pathogenic bacteria,HPB)群落组成,旨在进一步探究施用粪肥后土壤中HPB群落组成差异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60个供试土壤样品和2种粪肥样品中共比对到75种HPB,其中优势HPB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_megaterium_QM_B1551,24.2%)和拜氏梭菌(Clostridium_beijerinckii_NCIMB_8052,23.1%);施用猪粪处理的土壤中细菌和HPB的香农(Shannon)指数均有所降低,而施用鸡粪或化肥处理的土壤中细菌和HPB多样性无明显变化。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粪肥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未施肥对照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施用猪粪处理差异最显著(P<0.001);土壤样品间共有HPB占所有HPB的22.7%;施用粪肥处理的土壤中大部分HPB的相对丰度高于未施肥对照,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及两者交互作用是土壤中HPB变异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施用粪肥处理的土壤中HPB的变化特征主要受肥料类型、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固有细菌群落的影响。
- 齐明慧程建华程建华
- 关键词:粪肥细菌群落土壤
- 不同施肥处理对我国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中致病菌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导致致病菌在土壤中富集,使土壤成为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以不施肥、单施猪粪、猪粪与氮肥混施和猪粪与氮、磷、钾肥混施这4种处理进行为期13 a的施肥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各个施肥处理土壤中致病菌组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共检出18个致病菌属,对照组中致病菌属的检出率为27.78%~33.33%,与之相比,在有机肥处理中致病菌属的检出率处在较高水平,为38.89%~55.56%;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its、魏登施泰滕芽孢杆菌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为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中最为普遍的致病菌,占总丰度的45.5%~80.0%,其中耻垢分枝杆菌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主坐标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致病菌的组成和相对丰度没有显著差异。普氏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可能是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中致病菌组成的重要影响因子。综上所述,本研究为长期施用猪粪的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中致病菌的组成及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 竺雨杰程建华程建华
- 关键词:紫色土猪粪致病菌
- 紫色土丘陵区畜禽养殖场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被引量:21
- 2019年
- 鉴于紫色土高垦殖丘陵区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本研究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在不同类型畜禽养殖场(养猪场、养鸡场和养牛场)土壤中的丰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3种养殖场土壤中共检出79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和5种可移动基因元件,其中多重耐药类基因是养殖场土壤中丰度最高的耐药基因.不同养殖场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均表现为养鸡场和养猪场样品高于养牛场土壤,且3种养殖场土壤样品中的抗性基因表现出不同的类别分布特征.养殖场土壤中较高的可移动基因元件丰度,及其与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显著的相关性(P<0.05)说明,可移动基因元件可能促进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养殖场土壤中的迁移和扩散.
- 程建华唐翔宇唐翔宇
- 关键词:紫色土畜禽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