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淑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隐孢子虫
  • 4篇孢子虫
  • 3篇污染
  • 2篇娱乐
  • 2篇娱乐性
  • 2篇污水
  • 2篇课程
  • 2篇课程教学
  • 2篇课程教学改革
  • 2篇环境生物
  • 2篇环境生物学
  • 2篇贾第鞭毛虫
  • 2篇健康风险评价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1篇絮体
  • 1篇氧化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指示菌
  • 1篇沙门菌

机构

  • 10篇天津城建大学
  • 9篇天津市水质科...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篇肖淑敏
  • 2篇孙力平
  • 2篇赵晓芸
  • 2篇张岩
  • 1篇安伟
  • 1篇卢静芳
  • 1篇肖本益
  • 1篇赵连梅
  • 1篇苑宏英
  • 1篇刘月敏
  • 1篇杨敏
  • 1篇赵建海
  • 1篇高富
  • 1篇池勇志
  • 1篇杜双磊
  • 1篇胡思科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搅拌条件对氢氧化镁混凝性能及絮体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通过氯化镁在碱性条件下经搅拌生成氢氧化镁处理活性橙染料模拟配水,研究了搅拌条件对氢氧化镁混凝性能和絮体特性的影响。以絮凝指数FI与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对絮体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絮体形貌进行观察,旨在揭示絮体形成过程与絮凝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延长快速搅拌时间有利于絮体形成,以搅拌45s为最佳,再延长则会导致絮体被打碎,脱色处理效果变差;慢速搅拌时间以3min为最佳,过长也会导致絮体破碎。在最佳搅拌时间基础上发现搅拌速度也是影响混凝性能和絮体特性的主要因素。快搅或慢搅搅速过低,则不利于形成絮体或絮体增长;若搅速过高,形成的絮体会被打碎,这些都使得脱色处理效果变差。实验条件下,在Mg2+计投加量为150mg/L时,以转速250r/min或速度梯度G值126.3,快速搅拌45s,之后转速60r/min或G值18.5,慢速搅拌3min,氢氧化镁混凝性能最佳,可充分发挥其吸附、电性中和、卷扫与网捕作用,对活性橙染料配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95%以上。
肖淑敏肖淑敏魏磊赵建海
关键词:氢氧化镁活性染料废水搅拌混凝絮体
多元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对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在环境生物学课程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实施了知识体系模块化,教学目标差异化、层次化,教学手段多样化,课程考核重过程等多元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改变,学习效率及质量获得了较显著的提高,基本实现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作设想,对同行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月敏刘月敏赵连梅
关键词:教学改革
海河水系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究整个海河水系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风险状况,通过收集和整理近20年间发表的文献数据,从整体上系统地分析了海河水系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评价了其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海河水系水体各重金属平均浓度均未超出V类水质限值,但存在个别采样点超标现象;沉积物各重金属平均浓度均超过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水体重金属污染黑龙港为轻度水平,其他河流为警戒或安全水平。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海河干流处于“很强”风险等级,黑龙港和子牙河为“强”等级,镉为最主要的风险因子,是需要加强控制的重点对象。
刘思达肖淑敏肖淑敏高富
关键词:重金属水体沉积物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两种特征性病原菌水平及灭活特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特征性致病菌E.coliO157:H7和沙门菌的浓度水平以及次氯酸钠对其及病原指示菌的灭活特性。方法于2012年2—12月,采集北方A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及二沉池出水水样,分离、纯培养总大肠菌群(TC)、粪大肠菌群(Fc)、E.coliO157:H7和沙门菌;分别加入有效氯浓度为0(溶剂对照)、0.5、1.0、1.5、2.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接触5、15、30、45、60min。测定TC、FC、E.coliO157:H7和沙门菌的浓度。结果污水处理厂进水中E.coliO157:H7为10^5-10^7cfu/L,沙门菌为10^6-10^8cfu/L;出水中微生物数量均有所下降,但E.coliO157:H7仍高于10^2cfu/L,沙门菌高于10^4cfu/L。纯培养的E.coliO157:H7和指示菌可被0.5mg/L有效氯作用60min灭活,而同条件下沙门菌只能部分被灭活。结论沙门菌在本次调查的污水中浓度水平较高,且比病原指示菌大肠杆菌难以灭活。若单以病原指示菌监测出水水质,存在指示菌达标而其他病原微生物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可能。
赵晓芸卢静芳苑宏英杜双磊肖淑敏
关键词:指示菌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次氯酸钠
娱乐性用水中隐孢子虫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概况被引量:2
2016年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是寄生于人和其他多种动物胃肠道的一类致病性原生动物,可经介水性途径传播造成人群感染,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而娱乐性用水近年来已成为隐孢子虫介水性传播的主要媒介。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QMRA)是评价和控制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健康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也可应用于隐孢子虫等寄生虫的健康风险评价。按照QMRA框架,就娱乐性用水隐孢子虫健康风险评价中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剂量-效应评估和风险表征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作综述,旨在为国内开展水源性隐孢子虫健康风险评价与管理提供思路。
张岩肖淑敏胡思科孙力平
关键词:隐孢子虫
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出水中贾第虫和隐孢子虫含量及其潜在健康危害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天津某郊野公园补给河流纳入的处理后污水中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简称"两虫")的浓度水平及其对人群潜在的健康危害。[方法]于2014年3—7月每2周对补给河流上游A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采集,共采集9份样品。水样经沉淀浓缩、密度梯度纯化、免疫荧光染色后经荧光显微镜检测"两虫",测定其浓度。采用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法对人群通过绿地灌溉和湖泊玩耍暴露于"两虫"的潜在健康危害进行评价。[结果]出水中均能检测出"两虫",其中浓度范围分别为11~53包囊/L和0~20卵囊/L。在常规氯消毒后排放时,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年感染概率分别为5.69×10^-3和2.46×10^-3,均高于美国环境保护署地表水处理法规定的1.0×10-4。若采用紫外线或臭氧进行消毒,其感染"两虫"的概率为2.75×10^-5。[结论]A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均能检出"两虫",其浓度水平与国内外报道的污水处理厂相当。处理后的水经氯消毒后排放至河流经灌溉绿地或湖泊玩耍接触人群,存在感染"两虫"的潜在健康危害。出厂水若采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则可降低"两虫"对人群的健康危害。
肖淑敏赵晓芸张岩
关键词:出水贾第虫隐孢子虫健康风险评价污水处理厂
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噬菌体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污水净化的方法。噬菌体是侵染细菌的病毒,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广泛存在,它们能够特异性地控制微生物菌群,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和调控污泥性状。因此,研究污水生物处理中噬菌体的分布及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不同污水生物处理中噬菌体的分布,简要分析了噬菌体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及其优缺点,详细总结了噬菌体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功能,包括:(1)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污水处理效果;(2)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3)控制病原菌、污泥膨胀、污泥发泡和膜污染;(4)减少污泥产量,重点分析了影响噬菌体功能的因素,探讨了污水生物处理中噬菌体功能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最后对噬菌体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和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促进污水处理健康发展。
刘启新肖本益肖淑敏潘艺蓉肖淑敏张克
关键词:噬菌体污水生物处理影响因素
多元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对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在环境生物学课程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实施了知识体系模块化,教学目标差异化、层次化,教学手段多样化,课程考核重过程等多元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改变,学习效率及质量获得了较显著的提高,基本实现了提高学...
刘月敏肖淑敏赵连梅
关键词:教学改革
北方某市娱乐性湖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污染状况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究中国娱乐性湖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简称"两虫")的污染现状,以便为环境卫生和水质部门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6—11月采集北方某城市成熟公园A、于2014年3—12月采集在建公园B水源水,采用沉淀法浓缩、蔗糖密度梯度分离纯化、免疫荧光染色、显微镜检查的方法对水样中"两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公园A湖水各采样点均有"两虫"检出,贾第鞭毛虫包囊平均浓度为1.05~1.31个/L,隐孢子虫卵囊平均浓度为0.33~0.36个/L;公园B补给水源中贾第鞭毛虫包囊平均浓度为28.00个/L,隐孢子虫卵囊平均浓度为7.89个/L。补给水源的不同是导致娱乐性湖水中"两虫"包(卵)囊浓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肖淑敏肖淑敏赵晓芸闵雪峰孙力平
关键词: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
长江流域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污染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调查长江流域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污染现状,选取长江流域沿线7个省市的17个采样点,分为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1月)两次采集长江水样34份。水样经过沉淀浓缩、密度梯度分离纯化和荧光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检测和计数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包囊。结果发现:卵囊或包囊总检出率为61.76%,其中丰水期和枯水期样品(各17份)卵囊或包囊检出率分别为58.52%和64.71%。隐孢子虫检出率最低的省份为四川省的12.5%;最高的为湖北省和安徽省,均为75%。并且可以看出湖北省的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出率较高。长江流域各地区均受到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不同程度的污染,存在一定的用水安全隐患,特别是作为饮用水源时,要加强水处理去除效率的监测,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刘明洋安伟肖淑敏肖淑敏杨敏
关键词: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水污染长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