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喆
-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康富硒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就要走融合发展之路。茶产业作为乡村的重要产业,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是解决当前产能过剩问题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以安康市富硒茶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茶产业三产"如何融,怎样合"的问题。首先,明确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内涵。其次,结合安康自然禀赋和茶产业发展实际,总结出安康富硒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3种模式,即和先进技术融合模式、和相关产业交叉融合模式及产业集群化融合模式。最后,对茶产业实施三产融合发展提出保障机制,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投资机制、构建复合型人才引入与培养机制和突出市场化运作机制。
- 郑明喆
- 关键词:产能过剩问题利益联结机制自然禀赋富硒茶
- 基于消费者互动数据的茶品牌忠诚度评价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消费者行销管理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消费者互动数据的茶品牌忠诚度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茶品牌忠诚度测量参数采集管理模块、茶品牌忠诚度参数测量管理模块、茶品牌销售策略管理模块;通过根据设定时间消费者茶品牌...
- 郑明喆
- 连片特困地区特色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绩效研究--基于陕西省安康市的实证被引量:6
- 2021年
- 提升区域品牌建设绩效,发挥地区特色农业资源,是实现连片特困地区长效脱贫的重要关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对连片特困地区特色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富硒特色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绩效从2014年开始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然而其中产业基础指标的贡献率是呈下降趋势的,品牌管理的贡献率较小。在与同类型的地区湖北省恩施州作比较中发现安康市只有产业基础与品牌管理2个指标上有略微的优势,集群化水平与关联产业带动方面水平均不高。最后给出提升连片特困地区特色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绩效的对策建议:加快推进集群化发展;加强配套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品牌管理。
- 郑明喆
- 关键词:特色农业
- 陕西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陕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找出制约陕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因素和陕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发力点。选用涉农贷款、农村居民收支差额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作为投入要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产出要素,对陕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村金融资源的规模收益递增,同时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大,总体表现为陕西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需增强农业保险有效需求;进一步创新农业保险品种;不断创新农业涉农信贷服务模式。
- 郑明喆南夏博
-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农民收入
- 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本文深入分析了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牌价值不断攀升,在,而上升动力不足;品牌关注度不高;品牌"母强子弱",龙头力量弱小;关联产业带动效应有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深层次的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应对策。
- 郑明喆
- 关键词:富硒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
- 陕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影响因素与路径优化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影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因素,解决农产品存在的品牌弱和同质化等问题,推进陕西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方法】基于2015—2024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和历年统计公报、wind数据库数据,选取10个指标并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产业基础、产业化水平、研发投入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数量的影响。【结果】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关联度0.6957)、规模以上涉农相关企业数量(关联度0.6083)、农业机械总动力(关联度0.5684)及农业区位商(关联度0.5672)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财政支持和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小。2)劳动力规模、企业集聚和农业机械化对品牌建设有显著作用,但研发投入和政策效能未充分展现。【结论】通过实施人才回流计划、培育龙头企业集群、推进农机智能化、挖掘地理标志优势、构建数字品牌云平台等优化策略,有助于提升劳动力素质,打造品牌矩阵,提升陕西特色农业发展质量,增强陕西农产品区域品牌实力,还可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及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郑明喆周小兰张旭
-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品牌
- 陕南生态经济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发展机制研究
- 2017年
- 本文从可行性角度出发分析了陕南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条件。进而结合陕南三市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实际,给出其发展机制:政府推动机制、产业激励机制、行业约束机制、营销创新机制、以智力资源为支撑的产业转型机制。
- 郑明喆
- 关键词:区域公用品牌
- 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研究进展
- 当前,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定位、产业开发路径、区域品牌建设、产业链建设和集群发展等方面;研究方法多采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分析的一般原理与方法;研究的空间对象以土壤富硒区个案研究...
- 余谦张淑萍郑明喆
- 关键词:食品工业
- 文献传递
- 基于区位商的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水平研究
- 2017年
- 本文运用测度产业集群集聚水平常用的指标——区位商,来分析并评价安康富硒特色农业的产业集群化水平。发现其集聚程度较高,然呈逐年递减趋势。最后结合安康实际,提出进一步发展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措施。
- 郑明喆
- 关键词:区位商产业集群富硒食品
-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绞股蓝中硒含量
- 2025年
- 比较不同产地野生绞股蓝样品的总硒含量,利用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绞股蓝样品的总硒含量。硒含量在1~20μ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I_(f)=78.992C-19.96,相关系数R^(2)=0.9994。测得16批次绞股蓝样品的硒含量分布在47.68~251.12μg/kg,以湖北恩施绞股蓝硒含量最高,陕西紫阳绞股蓝次之,河南平顶山绞股蓝硒含量最低。不同区域所产野生绞股蓝中硒含量差别较大,最高硒含量和最低硒含量之间相差5.27倍,部分地区所产野生绞股蓝达到富硒标准。该项研究可为开发富硒绞股蓝茶饮以及富硒绞股蓝中药材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 杨世艳郑明喆李宁
- 关键词:绞股蓝硒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