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出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性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穿刺
  • 1篇腰椎穿刺术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性
  • 1篇外伤性蛛网膜...
  • 1篇网膜
  • 1篇下腔出血
  • 1篇疗效

机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开平市中心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陈伟强
  • 1篇胡海菁
  • 1篇张奕昭
  • 1篇黄晓健
  • 1篇梁德志
  • 1篇朱剑锋
  • 1篇李华兴
  • 1篇张腾
  • 1篇黄莉芳

传媒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明确诊断的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等出血性脑血管病变共208例,全部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并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重建,并和DSA、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08例中,动脉瘤138例159个,动静脉畸型48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22例。MSCTA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45%、93.75%、86.36%。结论 MSCTA是显示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简单、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联合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其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奕昭黄晓健胡海菁冯结映梁德志陈伟强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后处理技术脑血管病变
腰椎穿刺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疗效评价
2015年
目的评价腰椎穿刺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选择单纯性tSAH患者69例。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48h后行腰椎穿刺术。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意识障碍(GCS〈15分)、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及颅内压恢复至正常(〈200mmH2O)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意识障碍,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颅内压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腰椎穿刺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李华兴黄莉芳张腾陈伟强朱剑锋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椎穿刺高压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