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烨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翻译
  • 1篇译本
  • 1篇译者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生死
  • 1篇文本翻译
  • 1篇文本选择
  • 1篇文化缺省
  • 1篇理论观照
  • 1篇翻译策略
  • 1篇《生死疲劳》

机构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陈可培
  • 2篇陈小烨

传媒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关联理论观照下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研究——以葛浩文《生死疲劳》译本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在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出于语言经济性原则,往往会省略双方共享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这种文化缺省往往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对原文本中缺省的文化内容该如何取舍是译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关联理论出发,对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分析解读,提出衡量文化补偿是否适量的标准,并结合《生死疲劳》英译本,具体探讨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直译法、直译加注法、上义词替换法、隐含义阐释法、零译法,有助于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陈小烨陈可培
关键词:文化缺省翻译策略《生死疲劳》
基于识解理论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其本质特征是自主性、目的性及创造性,同时也受到源文本、目的语文化及译者自身视域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文章以识解理论为框架,对在文本选择上体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并结合李清照《一剪梅》的两篇英译,从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方面探究不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体现的不同的主体性及其原因,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描写和探索,尝试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陈可培陈小烨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本选择文本翻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