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仙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1
供职机构:资阳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诊治
  • 2篇妊娠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血功能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诊治分析
  • 1篇诊治体会
  • 1篇妊娠合并
  • 1篇妊娠合并尖锐...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肝内胆...
  • 1篇妊娠期肝内胆...
  • 1篇湿疣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前列醇
  • 1篇综合征

机构

  • 4篇资阳市中医医...
  • 1篇成都医学院

作者

  • 4篇陈玉仙
  • 1篇贾叙锋
  • 1篇代长刚
  • 1篇勒伍学文
  • 1篇邓铝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治体会
2008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终止妊娠组(A组)与继续妊娠组(B组),分析两组的病程、疣体分布及治疗复发情况。结果A组疗程较B组短(P<0.05),两组患者疣体复发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未发现异常。结论CO2激光治疗妊娠期CA简单、安全、有效,妊娠期CA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对孕妇尖锐湿疣的治疗最好终止妊娠,珍贵儿可保留胎儿,继续妊娠。
陈玉仙勒伍学文邓铝贾叙锋代长刚
关键词:妊娠尖锐湿疣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患者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ICP孕妇234例,根据是否合并HBV感染将患者分为ICP组(172例)和HBV感染组(6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凝血及肝功能指标。记录所有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将ICP患者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170例)和妊娠结局不良组(64例)。分析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CP组和HBV感染组纤维蛋白原(FIB)及肝功指标依次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ICP组和HBV感染组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新生儿畸形、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均P<0.05)。与妊娠结局良好组比较,妊娠结局不良组有糖尿病史、合并HBV感染患者占比以及FIB、谷丙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合并HBV感染、白蛋白、FIB、ALT、TBA、AST是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增加,合并HBV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进一步提高,HBV感染、肝功能、凝血功能是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冯晓霞陈玉仙张晓萍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乙型肝炎病毒肝功能凝血功能
稽留流产7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己烯雌酚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稽留流产病例72例,用己烯雌酚5mgTid×3d,米非司酮50mgTid×3d,第4天用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必要时6h后再服1次。24h后未完全流产者,行清宫术。结果完全流产43例,占59.7%;不全流产22例,占30.6%;无效7例,占9.7%,有效率为90.3%。患者用药后宫颈软化,宫口扩张,子宫对催产素敏感,使清宫术及钳刮术更简单方便,术中出血量减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己烯雌酚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治疗稽留流产明显优于既往只用雌激素后行钳刮术及清宫术。
陈玉仙
关键词:稽留流产己烯雌酚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对照组采用谷维素治疗,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Kupperman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增加,FSH和LH水平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增加幅度更大(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安全有效,但临床治疗应把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
陈玉仙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谷维素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