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瑞敏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学科
  • 2篇遴选
  • 2篇论文影响力
  • 1篇代表作
  • 1篇颠覆
  • 1篇颠覆性
  • 1篇奠基之作
  • 1篇学科群
  • 1篇学术价值
  • 1篇学位
  • 1篇学位点
  • 1篇认可度
  • 1篇三螺旋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视角
  • 1篇生物化学
  • 1篇生物医学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同创

机构

  • 9篇山西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文...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篇马瑞敏
  • 5篇马瑞敏
  • 1篇王兴旺
  • 1篇吉久明
  • 1篇李培凤
  • 1篇唐小利

传媒

  • 2篇情报科学
  • 2篇情报学报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情报探索
  • 1篇研究与发展管...
  • 1篇中华医学图书...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三螺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国际比较研究——以生物化学学科群为例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测度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协同创新的网络化、结构化程度,采用TH算法作为计量工具,对美国、日本、中国等10个国家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构型信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日本和英国三螺旋关系的自组织能力比较强.我国由于大学与产业合作环节非常薄弱,三螺旋运行的自组织能力比较差.为此,我国应该在企业研发能力强化、大学发展模式变革、跨边界混合组织发展和政府政策干预上寻求突破.
李培凤马瑞敏
关键词:三螺旋协同创新
生态位视角下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0个人工智能学位点的fsQCA分析
2024年
交叉学科已成为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如何实现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是学界关注重点。基于已有研究,构建了包含高校财力资源、高校学术资源、高校交叉氛围、支撑学科、组织建设和合作交流6个影响因素的同类型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30个人工智能类交叉学科学位点作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影响人工智能类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及其组态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存在外部资源驱动型和内部建设驱动型两类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其中合作交流是人工智能类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因素,高校学术资源条件和支撑学科水平是次要关键因素;在高校资源环境条件和支撑学科均较差时,应当以学科交叉研究为重心,待学科质量有所提升后再考虑交叉学科建设。
范冰吉久明王兴旺马瑞敏
引用评论证据视角下高水平论文遴选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破五唯”的大背景下,科学遴选高水平论文至关重要,是保障代表作评价工作落地的基本抓手。引用评论是学术共同体对论文价值最直接的认可,亦是学术评价的实质性关键证据,对其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有助于更科学地发现高水平论文。首先,本文基于学术认同理论和证据特征阐释了模型构建的基本思想;其次,对基于内容语义的引用情感和引用功能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并充分考虑“施引作者可信度”,构建高水平论文遴选综合加权模型;再其次,选取化学领域顶级刊物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中的相关论文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较精准地筛选出“非常重要论文(very important paper,VIP)”;最后,与其他主流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证实了本文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鉴别度,在论文学术水平评价中具有显著优越性。
马瑞敏马瑞敏宋国庆
认可度视角下科技论文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针对目前学术评价领域过多关注论文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忽视标志性成果质量、贡献和影响的现象,从新的视角——学术认可度视角出发,从文献计量和替代计量角度重构科技论文定量评价方法体系,力求完善代表作评价制度。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出基于影响因子、他引频次、基金资助、替代计量指标等的指标体系。结合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生物医学领域拟提名项目主要完成人的代表作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得分排名前8位的论文中,有6篇与主要完成人提交的代表作吻合,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结论:从学术认可度视角出发构建评价体系主要考量的是学术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较传统方法而言可以更科学有效地评价学术成果。
陈逸菲马瑞敏唐小利
关键词:科技论文层次分析法生物医学
我国评价科学的奠基之作——评邱均平等著《评价科学:理论·方法·应用》
2022年
邱均平教授等撰著的专著《评价科学:理论·方法·应用》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位一体论述评价科学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和应用领域,是我国第一部以“评价科学”为研究对象的系统论著,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本文利用调查研究、系统归纳、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专著的内容体系与特征以及学术价值进行了评述,认为该专著是我国评价科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具有很好的学术引领性,对我国评价科学的学科建设、评价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和参考价值。
马瑞敏
关键词:奠基之作学术价值
基于元分析视角的论文外部特征对被引频次影响研究
2025年
[目的/意义]如何扩大学术影响力是每位学者都关注的焦点问题,科学把握外部特征对论文影响力的影响情况,有助于有效提升论文影响力,并为评价和预测论文学术影响力提供证据支持。[方法/过程]基于49篇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提取出20个外部特征,采用元分析方法,从文摘、作者、期刊和引文四个角度分析外部特征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并选取引文窗口和学科做调节分析,以解释纳入研究的异质性。[结果/结论]表征作者影响力的作者篇均被引频次和作者总被引频次可作为判断论文影响力的强证据,中等证据包括期刊即年指标、期刊影响因子、参考文献的平均被引频次和普赖斯指数,文摘特征不宜作为判断论文影响力的证据且易受到学科和引文窗口的调节作用。
杨锐雨马瑞敏
关键词:论文影响力被引频次
基于引用评论加权的论文代表作遴选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论文代表作的科学遴选是保障代表作评价制度落地的基础工作,对当前“破五唯”的大背景下如何立新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意义。本文首先探析了论文代表作的内涵与遴选视角,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遴选模型构建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思想来源,接着从权威施引者和引用评论等级两个方面综合考量,构建了论文代表作遴选模型。最后,基于物理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奖入围项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遴选模型是一种典型的“优中选优”模型,能够较为精准地从申请人的众多论文中挑选出代表作。同时,与他引次数和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本文模型的优越性——更具鉴别力且更稳定。
马瑞敏马瑞敏吕宇涵冯玉梅
关键词:加权遴选
多维视角融合下论文颠覆性测度指数优化与实证研究
2024年
【目的/意义】论文是否具有颠覆性以及颠覆性程度如何历来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科学测度论文颠覆性在当前我国破“五唯”,大力推行代表作评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方法/过程】论文基于“加权引用”“科学技术一体化”“引用认同”三个基本思想,从论文引用、论文-专利引用、引用评论内容三个层面对传统颠覆性指数进行了优化,构建了一个更为全面科学的综合性颠覆性指数。以美国物理学会选出的“里程碑式论文(Milestone Paper)”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从“优化模型与其他主流指数”和“综合指标与单指标”两个方面展开比较分析,探知优化模型对论文颠覆性的测度效果。【结果/结论】优化模型充分体现了“高学术认可”,设计原理科学;相对其他主流指标模型,优化模型甄别能力更强,区分度更高;综合性优化模型比单指标更科学合理。【创新/局限】从多源视角出发,深入到引用内容层面,提出论文颠覆性测度的新指标模型。在自然科学以外领域利用高水平认同思想开展学术成果颠覆性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瑞敏马瑞敏冯玉梅
基于改进PageRank算法的核心专利发现研究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意义]核心专利的发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技术改进和专利战略布局意义重大。[方法/过程]首先界定核心专利的概念,然后在对原始PageRank算法模型介绍的基础上,结合专利的被引次数和专利的年龄对原始的PageRank算法进行改进,提出PatentRank算法(简称PTR),并将其应用到OLED领域中来识别核心专利。[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相比被引次数,PTR不仅能将该领域的核心专利识别出来,而且还可以识别出一些重要性的基础性专利,为研究OLED相关技术提供追本溯源的研究思路;相比原始PageRank算法,PTR具有更高的值区分度,在局部改善了PR的排名。
张欣马瑞敏
关键词:PAGERANKOLE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