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芳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发病
  • 2篇KI-67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息肉
  • 1篇氧化酶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屏障
  • 1篇实验性结肠炎
  • 1篇种群构成
  • 1篇周期
  • 1篇综合征
  • 1篇黏膜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胃泌素

机构

  • 6篇包头医学院第...
  • 4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6篇刘晓芳
  • 3篇武金宝
  • 2篇孟宪梅
  • 2篇田旭阳
  • 1篇张静洁
  • 1篇薛小慧
  • 1篇李秀芝
  • 1篇李静
  • 1篇李慧艳
  • 1篇江振宇
  • 1篇孔洁
  • 1篇武勇

传媒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华胃肠内镜...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虎地肠溶胶囊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中药虎地肠溶胶囊对DS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探究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模型组、虎地肠溶胶囊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自由饮用4%DSS水溶液连续7 d,治疗组大鼠予虎地肠溶胶囊内容物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5 d。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及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细胞质接头蛋白(zonula occludens,ZOs)、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良好,光镜下见结肠黏膜完整,无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精神差、出现稀溏血便、DAI升高、光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失去完整性,肠腺排列混乱,伴有黏膜糜烂,可见杯状细胞消失、隐窝结构消失,肠黏膜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治疗组大鼠一般状况明显优于模型组,DAI评分于灌胃初期即有明显下降(P<0.05)、光镜下黏膜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较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AQP4、ZO-2、Occludin、HSP70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n=10)。与模型组相比,虎地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AQP4、ZO-2、Occludin、HSP70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n=10)。结论:虎地肠溶胶囊对改善DS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一般情况、大便隐血情况、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与修复受损肠上皮屏障、增加肠黏膜保护性因子(如AQP4、HSP70等)的表达有关。
孔梦玉刘晓芳武金宝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药物治疗肠上皮屏障
大肠癌组织微环境上皮-间质分子和极性分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结肠癌、直肠癌传统上是西方富裕国家最常见的恶性疾病,在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随着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结肠癌、直肠癌发病率急剧上升。到2030年,全球结肠癌、直肠癌负担预计将增加60%,新增病例将超过220万,死亡病例将超过110万[1]。结直肠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许多病人死于此疾病,该病已成为中国第5位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2]。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究其病因是多因素、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所致。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病程并采取预防措施,确定特定药物治疗的潜在目标[3]。为提高病人的存活率,新的生物标记物在结肠癌、直肠癌诊断或预后的应用十分重要[4]。细胞极性对组织稳态至关重要,细胞的顶端-基底极性破坏,开启和推动癌症多种类型的进展。维持细胞极性的常见分子有E-cadherin和Crumbs3等。维持细胞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细胞外基质蛋白有Collagen type I(Col-I)和Hyaluronidase-1(Hyal-1)。实体瘤与周围微环境协同,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因此,研究肿瘤细胞和其微环境中的组件可以阐明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癌症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有效方法。
薛小慧刘晓芳武金宝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蛋白极性分子细胞极性COLLAGEN
肠道微生物稳态失衡与肠道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人体表面、口腔和肠道存在着数量可观的微生物群,目前研究最多的是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等组成。微生物群落的种群构成是宿主特有的,通过宿主与微生物的共同进化,形成了一种几乎体现在所有的生命形式中的互利共存的关系[1]。宿主的肠道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地方,并以未消化的食物提供营养,细菌参与肠道组织和免疫发育。
崔霞刘晓芳武金宝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种群构成肠道疾病微生物群落共同进化肠道组织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syk、P57、ki-67及cyclinD1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syk、P57、ki- 67及cyclin D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随机挑选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包头市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正常人胃和肠黏膜各20例为对照组;胃和肠 GIST 标本80例为实验组,其中包括低级别胃和肠GIST各30例、高级别胃和肠GIST各10例。通过免疫组化s- p法对所选标本进行CD117及CD34检测,确保所选标本的准确性。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胃和肠黏膜,80例GIST中syk、P57、ki- 67及cyclin D1的表达。 结果 所选标本除对照组外均同时表达CD117及CD34。对照组中 ki- 67、P57、cyclin D1表达较低或不表达,而syk呈高表达。实验组低度风险性GIST与对照组相比ki- 67、syk及p57表达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05),而cyclin D1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升高( P 〈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高级别GIST ki- 67、p57及cyclin D1表达明显升高,且均高于实验组低级别GIST中的表达( P 〈0.05)。而syk在高级别GIST表达减低或不表达( P 〈0.05)。 结论 与对照组正常胃肠黏膜相比,实验组GIST细胞周期相关蛋白ki- 67、P57、cyclin D1表达升高,且随着级别的升高而升高,而 syk表达则相反。由此可见,上述细胞周期蛋白在 GIST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探讨细胞周期相关分子机制,对理解GIST发病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勇孟宪梅田旭阳刘晓芳马立聪江振宇张静洁
关键词:SYKP57KI-67CYELIN细胞周期
胃底腺多发性息肉的临床及发病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胃底腺多发性息肉的临床特征,探索胃底腺多发性息肉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胃底腺多发性息肉>10个的患者132例,排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Peutz-Jgehers综合征及胃增生性息肉。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饮食习惯、合并疾病及用药情况;对其中37例患者的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OX-2、胃泌素、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32例中89%为女性、中年居多,息肉数目最多为≥100个。37例胃底腺多发性息肉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100%、其中强表达占51.4%(19例),胃泌素表达阳性率为16.2%(6例),Ki-67表达阳性率为13.5%(5例)。[结论]胃底腺多发性息肉以中年女性为主,息肉组织中COX-2高表达,提示COX-2抑制剂可在预防胃底腺多发性息肉反复增生中具有一定作用。
曹佳馨年媛媛李慧艳刘晓芳孟宪梅韩磊姚晓茹
关键词:环氧化酶-2胃泌素KI-67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肠黏膜活化T细胞数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CD3+、CD25+活化T细胞(TC)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病人肠黏膜中数量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腹泻病人66例,其中病例组(PI-IBS组)36例,无感染的肠易激综合征(IBS组)30例;25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结肠镜钳取黏膜组织2-3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肠黏膜中CD3、CD25在TC的表达情况。结果:CD3、CD25在活化TC阳性表达率在PI-IBS组(52.8%、63.9%)、IBS组(26.7%、30%)及健康对照组(24.0%、28.0%)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25+TC数的水平变化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在PI-IBS病人中免疫异常在PI-IBS发病机制中可能起较重要的作用,并随着活化TC数量的增多,症状逐渐加重。
李秀芝田旭阳李静孔洁刘晓芳
关键词: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活化T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