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炜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加筋板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料加筋...
  • 4篇复合材
  • 3篇可靠性
  • 3篇承载能力
  • 2篇可靠性分析
  • 2篇极限承载
  • 2篇极限承载能力
  • 1篇低速冲击
  • 1篇映射
  • 1篇映射函数
  • 1篇优化设计
  • 1篇屈曲
  • 1篇子程序
  • 1篇脱粘
  • 1篇响应面
  • 1篇结构优化
  • 1篇极限承载能力...
  • 1篇刚度

机构

  • 5篇沈阳航空航天...

作者

  • 5篇刘炜华
  • 4篇赵维涛

传媒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沈阳航空航天...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复合材料加筋板极限承载能力可靠性分析
在复合材料加筋壁板进行极限压缩承载能力分析时,涉及非线性有限元和刚度退化,计算量大,导致极限承载能力可靠性评估耗时巨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以提高可靠性计算效率为目标的研究工作,并讨论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对极限强度的影...
刘炜华
关键词:复合材料加筋板刚度退化极限承载能力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复合材料加筋板极限承载能力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加筋板在出现屈曲之后并未完全失效,仍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本研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由shell-solid单元组合的复合材料加筋板极限承载能力分析模型。复合材料层合板和界面材料的破坏通过子程序判断,子程序中编写了Hashin和Quads失效判据,并引入材料刚度退化准则。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复合材料加筋板在轴向压缩载荷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并详细给出3种失效模式的破坏过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误差较小,说明所建立模型及USDFLD程序是正确的。
赵维涛刘炜华杨其蛟
关键词:复合材料加筋板脱粘极限承载能力子程序
基于可靠性映射函数的结构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可靠性分析理论,构建可靠性映射函数,将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由双层优化转化为单层优化,提高优化效率,解决基于可靠性结构优化的计算量大、不利用于工程应用的问题。可靠性映射函数具有明确理论依据,能够确保将其应用到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是可行的。为提高失效概率求解精度,以设计点为基础,提出一种改进响应面方法,并将其用于可靠性映射函数的求解。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计算精度,功能函数评估次数明显少于其他方法,计算效率高,能够获得满意的优化结果。
赵维涛刘炜华杨其蛟
关键词:响应面
复合材料加筋板低速冲击响应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ABAQUS软件及其子程序VUMAT,运用动态显式模拟方法,建立复合材料加筋板低速冲击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常用加筋板T800/924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得到5个不同冲击位置的响应结果,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给出影响低速冲击响应因素的一般规律,为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有效数值计算方法。
赵维涛杨其蛟刘炜华
关键词:复合材料加筋板低速冲击冲击响应ABAQUS
复合材料加筋板极限压缩承载能力可靠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Abaqus软件用户子程序,利用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加筋板极限压缩承载能力进行预测。算例分析表明,对于加筋板1和2,本文方法给出的极限压缩强度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分别为2.53%和1.68%。在结构可靠性分析过程中,为提高计算效率,利用屈曲载荷与极限压缩强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功能函数,只需对极限压缩承载能力进行一次分析。对于加筋板1和2,本文方法相对经典可靠性方法的计算误差分别为-1.04%和-1.01%,计算时间仅为经典可靠性方法的1.18%和1.66%。
赵维涛樊世兵刘炜华史雪妍
关键词:复合材料加筋板屈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