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匡自林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服饰
  • 1篇艺术特征
  • 1篇影视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图案
  • 1篇壮族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内涵
  • 1篇戏剧
  • 1篇戏剧影视
  • 1篇联合教学
  • 1篇美术设计
  • 1篇民族
  • 1篇教学探究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跨界
  • 1篇跨专业
  • 1篇教学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4篇广西艺术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南宁学院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匡自林
  • 1篇周少华
  • 1篇胡亭

传媒

  • 1篇戏剧之家
  • 1篇纺织科技进展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服装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白裤瑶服饰研究现状与趋势
2025年
立足民族学与经济学双重视角,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法,结合中国知网平台,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23年)白裤瑶服饰的研究成果展开系统梳理。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白裤瑶服饰形制、纹样符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对文化资源现代转化关注不足,存在“重物质轻价值,重保护轻转化”的倾向,认为当前研究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领域动态机制的实证分析;文化价值挖掘流于表层,传统智慧与现代需求衔接不足;学科交叉融合不够,民族学与经济学视角未能有效协同。研究提出:未来应通过文化基因解码、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哺的联动机制,推动白裤瑶服饰从静态保护向动态再生转型;构建贯穿生产、销售与体验的全链条价值转化体系,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收益的系统转化;建立政府、企业、社区协同推进的多元共治机制,破解保护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研究结果旨在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效度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匡自林周少华
关键词:白裤瑶服饰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跨界”视域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跨专业联合教学探究被引量:4
2020年
当下是一个"跨界"的时代,文章分析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领域的跨界现象,并以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为例,探讨跨专业联合教学的必要性与建设路径,对打破专业艺术院校各院系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互通和学科共建具有现实意义,是培养不同专业学生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跨界创新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也有一定帮助与借鉴作用。
匡自林
关键词:跨界跨专业联合教学
少数民族背带的研究现状与传承发展探析被引量:2
2020年
少数民族背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4类:即对背带形制、纹样、工艺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的描述性研究;对背带民俗文化和艺术特征的研究;背带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背带文化与艺术价值传播的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研究,探索了少数民族背带及其文化的传承发展策略,期望对少数民族背带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线索和传承依据。
匡自林胡亭
关键词:传承
武鸣壮族传统服饰刺绣图案探究
2022年
为探究武鸣壮族传统服饰的刺绣图案,通过对纳福彩绣工坊收藏的武鸣壮族传统服饰实物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服饰的形制特征,论述了刺绣图案纹样由动物纹、植物纹和宗教纹组成,探讨刺绣的构图与色彩的艺术特征,解析了刺绣图案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武鸣壮族传统服饰刺绣图案凝练着壮族先民的聪明智慧与独特民族审美观念,是壮族传统服饰艺术的绚丽耀眼之花,并成为壮族文化中灿烂的组成部分。
匡迁匡自林
关键词:刺绣图案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