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新华 作品数:5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线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中国线辣椒(C.annuum var.annuum)是一种特有的辣椒类型,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但目前对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采用 RAPD和 SSR分子标记,对20份辣椒种质资源(其中线辣椒13份,其他辣椒资源7份)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鉴定分析,并比较分析了形态特征.结果表明:2种标记均能有效鉴定材料间遗传多样性,其中 SSR标记优于 RAPD标记.RAPD标记共扩增出218条 DNA 片段,每个引物平均可扩增出3~10条 DNA 片段,多态性比率(PPB)为77.1%;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15~0.905.SSR 标记共扩增出153条 DNA 片段,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2~8条DNA片段,多态性比率(PPB)为82.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32~0.886.相关性分析表明,RAPD和 SSR标记与形态标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和0.710,2种标记与形态标记的相关系数为0.658,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具有亲缘关系的资源及形态学、生物学特征相近的资源聚在一类,说明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具有较好的相符性. 武国平 赵尊练 叶新华 谢振华 史联联 郭建伟关键词:线辣椒 陕西关中西部线辣椒病毒病毒源检测 被引量:1 2012年 病毒病是陕西关中地区线辣椒的主要病害,关于该地区线辣椒病毒病毒源鉴定已经有过文献报道。但是,随着品种的更新、栽培环境的演化以及病原的分化等,有必要对其毒源进行定期地检测,以便为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依据。该研究在陕西省关中西部线辣椒主产区(千阳县、凤翔县、周至县)根据田间宏观症状随机采集当地主栽品种和部分育种优系的叶样,利用ELISA检测蚕豆萎蔫病毒(BBWV)等6种病毒,同时利用检测试纸对黄瓜花叶病毒(CMV)进行现场检测。ELISA结果表明,检测的55份样品均携带1种以上病毒,病毒侵染率高达100%。有2个样品携带所检测的全部6种病毒。在检测的6种病毒中,BBWV,PMMV、CMV、ToMV、TMV和PVY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1.8%、76.4%、43.6%、41.8%和23.6%。CMV试纸检测的18个样品全部携带CMV病毒。 周倩 叶新华 赵尊练 史联联 武国平 谢振华 郭建伟关键词:线辣椒 病毒病 ELISA检测 试纸检测 线辣椒不同生育阶段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根系分泌物是引起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为解决线辣椒栽培中连作障碍问题,以陕西关中地区线辣椒主栽品种陕椒2006为试材,采用水培收集、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陕椒2006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线辣椒根系分泌物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在苗期水培30d、苗期水培60d以及开花期水培30d的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出相似度(或称匹配度)在7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21、27和31种,其中相对含量在0.20%以上的分别为21、24和29种。3个生育阶段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类、酚类、烃类、酯类、醇类、胺类、酮类和苯及其他杂环类8个类型,以酯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最大,总相对含量分别为67.29%、56.07%和59.51%。3个阶段共有的物质13种,3个阶段独有的物质依次为3种、5种和12种。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和理论判断,该试验所检出的有机化合物中,17种具有化感作用,其中3个阶段共有的物质为9种,苗期30d或60d与开花期30d共有的物质为3种,苗期60d独有的物质为两种,开花期30d独有的物质为3种。 谢振华 赵尊练 武国平 叶新华 史联联 郭建伟关键词:线辣椒 根系分泌物 水培 GC-MS分析 茶多酚处理后杏果实贮藏期超氧阴离子产生及MDA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金太阳"杏果实,分析茶多酚处理对"金太阳"杏贮藏过程中超氧阴离子产生(O2.)及MDA含量的影响,及不同浓度处理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0.1%(W/V)和0.2%的茶多酚处理使杏果实在贮藏期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明显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而0.4%和0.6%的茶多酚处理对杏果实贮藏过程中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没有明显降低效果,且与对照基本无显著差异。说明较低浓度的茶多酚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杏果实贮藏期的产生,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延缓果品的衰老。 李翠英 叶新华 黄伟利关键词:茶多酚 杏果实 超氧阴离子 丙二醛 茶多酚处理对杏果实贮藏期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金太阳杏果实,分析茶多酚处理对金太阳杏贮藏过程中几个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0.1%和0.2%茶多酚处理能明显减缓杏果实贮藏期POD、CAT活性的降低,0.4%茶多酚处理对抗氧化酶活性下降的减缓作用不太明显,而0.6%茶多酚处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POD、CAT活性的降低;茶多酚处理对杏果实贮藏期SO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由此认为,较低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对杏果实在贮藏期抗氧化酶系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有利于杏果实的贮藏;而较高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对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的减缓作用不明显,反而加速了部分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从而加速果实的衰老. 李翠英 叶新华 黄伟利关键词:茶多酚 杏果实 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