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廷惠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党参
  • 3篇明党参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1篇栽培
  • 1篇栽培调控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性
  • 1篇水溶性成分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种质资源评价
  • 1篇株龄
  • 1篇居群
  • 1篇化学成分分析
  • 1篇HPLC
  • 1篇HPLC分析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郭巧生
  • 3篇王长林
  • 3篇程搏幸
  • 3篇周廷惠
  • 2篇王澄亚
  • 1篇杨丽雯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明党参化学成分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明党参植株内化学成分的分布规律,为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HPLC和比色法对明党参植株内不同部位的多糖、甘露醇、胆碱、生理性灰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夹角余弦法计算水溶性成分的相似系数。结果:茎叶与根中胆碱、多糖、水溶性浸出物和生理性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根部胆碱与多糖的含量高于茎叶,茎叶中水溶性浸出物和生理性灰分的含量高于根部。根的不同部位间甘露醇、多糖、水溶性浸出物和生理性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各成分的含量在根的纵向上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横向上甘露醇、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呈自外向内递增的趋势,生理性灰分含量与之相反,向内递减;横向部位间差异大于纵向部位。茎叶中水溶性成分总峰面积是根的2.81倍;中柱中水溶性成分总峰面积显著高于皮层和表皮。结论:明党参茎叶中化学成分总量显著高于根部;根部药用品质自内向外降低,自上向下降低。
王长林郭巧生程搏幸王澄亚周廷惠
关键词:明党参化学成分栽培调控
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HPLC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我国明党参主要分布区内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的相似性,为明党参种质资源评价及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冷浸法和HPLC对10个居群明党参根中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与分析,根据各居群明党参根中主要水溶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由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系数,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构建树状图。结果: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差异显著。九华山居群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最高,大龙山和浮山2个居群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低于《中国药典》标准。各居群根中水溶性成分HPLC图谱差异明显,共有峰数目少。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的相似系数差距很大,为0.030 6~0.999 5。紫金山居群根中水溶性成分最为特殊,除与红山居群的相似系数达到0.969 7的较高水平之外,与其他7个居群的相似系数均较小。而老山、茅山、青龙山和琅琊山4个居群根中水溶性成分的组成极为相似,居群间的相似系数均在大于0.99的很高水平。聚类结果将10个居群的明党参分成3类。结论: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明显地分为3个类型。
王长林郭巧生程搏幸杨丽雯周廷惠
关键词:明党参种质资源评价水溶性成分HPLC
不同株龄明党参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究明党参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明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运用HPLC,GC-MS和比色法对不同株龄明党参根中多糖、甘露醇、胆碱、生理性灰分、水溶性成分及茎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夹角余弦法计算水溶性成分的相似系数。结果:不同株龄明党参根中水溶性成分、甘露醇、胆碱和生理性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甘露醇、生理性灰分和多糖含量成年株高于幼年株;水溶性成分和胆碱含量幼年株高于成年株。随生长年限的增长,根中水溶性成分和茎叶挥发油成分具有集中转化的趋势,主要成分越来越突出。结论:生长年限对明党参化学成分有显著性影响,合理采收年限在明党参移栽后的2—4年内。
王长林郭巧生程搏幸王澄亚周廷惠
关键词:明党参株龄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