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勤
- 作品数:30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新中国史理论研究三题
- 2024年
-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新中国史(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学科本土性强,其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需求更加突出,更需要持续推进国史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国史研究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但在很长时间里“没有真正进入实质性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领域”,仅有对这段历史的“粗线条的梳理和解释”。
- 宋学勤
- 关键词:中国史国史研究学术研究学科建设
-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路径选择被引量:2
- 2021年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党史国史学界已经就党史学的性质达成共识,即中共党史学是一门具有政治学特点的历史学科,要求学习者精准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关注重大问题,“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此确立对中国现实和未来的正确理解。本体论意义上的党史观应同时包含对中共党史客观性、中共党史学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确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从党的建设、理想信念等方面汲取力量以更好地走向未来。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在方法论意义上对党史研究、学习有全面的认识。
- 宋学勤
- 关键词:党史学政治性
- “四史”教育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被引量:7
- 2021年
- “四史”教育对于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四史”教育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打好理论底色、内容底色、精神底色与智慧底色,有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之路上不断发展。
- 宋学勤罗丁紫
- 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主题主线话语表达的历史演进
- 2024年
-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自身历史发展主题主线的话语表达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样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而奋斗”,旨在破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障碍、奠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为建设我国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旨在建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前提、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任务、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主题主线的话语表达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内涵上呈现出由多元探索走向根本目标,在表征上呈现出完成时代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性。
- 宋学勤张天睿
- 关键词:主题主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一级学科视域下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的建设被引量:5
- 2024年
- 作为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要有源自并属于本学科的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是必设的二级学科。搭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自主的整体性框架,主要包括基本结构层面和功能运行层面。前者针对的是内部组成要素,涉及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后者则针对研究过程中的边界与操作,从学理上将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研究同史学理论研究、政治学理论研究等相邻学科理论区分开来。作为独立的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既不要理论依附、理论移植,也不要理论泛化,而是基于理论与实践通过有机联动、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等手段而最终定型。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不仅能够促进学科建设,更有利于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
- 宋学勤卫玮岑
- 关键词:学科构建学科理论
- 从民族复兴视角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
- 2022年
- 辛亥革命是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标志性事件,一百多年来,辛亥革命的思想、实践、精神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赓续发展。思想资源上,辛亥革命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命题;实践探索上,辛亥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精神传承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革命先驱爱国为民崇高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 宋学勤卫玮岑
- 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
- 三个历史决议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导向被引量:3
- 2022年
- 以史资政,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功能,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为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在重大关头适时对重大问题作出历史决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党于1945年、1981年和2021年分别在全会审议通过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三个历史决议是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并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缩影,体现出高度的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作为重要政治文献,三个历史决议既具有概括史实、总结经验的时代价值,又蕴含开拓前进的未来导向。
- 宋学勤宋学勤
- 关键词:历史决议治国理政
- 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要义与进路
- 2024年
- 作为最能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方法论的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坚持更高的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坚持大历史观,以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目标导向,以深化“两个结合”为原则指引,以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方法路径,彰显政治属性、肩负学科使命;尊重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发挥巨大的学术创新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更具解释力、更有活力的新兴学科,强化学术属性、彰显学科价值。
- 宋学勤何成云
- 关键词:一级学科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研究三题
- 2025年
- 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新设立的一级学科,其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资源基础理论、方法论基础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二级学科亟待阐明的基本命题。明确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应兼顾学术递嬗与学科建制,把握中国共产党在研究视域中的能动主体地位;建构学科资源基础理论,须重视中共领导人关于中共党史党建重要论述在核心议题、标识性表述、重要概念、定性评价方面的学理价值;阐析方法论基础的构成要素,要廓清唯物史观、大历史观、正确党史观的角色功用与内在逻辑关系。
- 宋学勤张天睿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历史决议与中共党史研究关系述论被引量:3
- 2024年
- 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①。“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②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均开展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微观和实证研究,积极提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则和路径。面对以建构中共党史学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开启的党史研究新局面,中共党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中共党史学的良性运行,亟需以政治和学术双重责任深化党的基础文献研究,破解理论困局。以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与中共党史学学术演进历程的互动关系为样本,对文本和文本形成的时代规定性及其后续实践进行理论探索,是深化中共党史学学术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 宋学勤卫玮岑
- 关键词:中共党史学中共党史研究学术体系学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