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晶晶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延续性随访管理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延续性随访管理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随访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给予延续性随访管理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预后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岳晶晶
- 关键词:老年继发癫痫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6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时候使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措施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显然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2 h餐后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其接受基础性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控制血糖,促进患者视网膜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冀玉霞石红岩岳晶晶
-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
-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DNA甲基转移酶1相关差异基因筛选及其对AML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筛选新的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相关基因并探讨其对AML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检索AML患者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与DNMT1相关的差异表达激酶;采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干扰筛选出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表达,得si-ERK1、si-HIPK2及si-GSK3β细胞;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AML细胞HL-60分为control组(无处理)、si-NC组(空白质粒转染)、si-ERK1组、si-HIPK2组及si-GSK3β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PK2、GSK3β、ERK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雅努斯激酶(JAK)、磷酸化JAK(P-JAK)、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AKT)、磷酸化AKT(P-AKT)信使RNA(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低DNMT1与高DNMT1组AML患者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1(CDK1)、酪蛋白激酶2α1(CSNK2A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APK14、CDK4、ERK1、HIPK2及GSK3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选择ERK1、HIPK2及GSK3β进行后续研究;与control组和si-NC组比较,干扰HL-60细胞中HIPK2、GSK3β及ERK1蛋白表达下降(P<0.001);与control组和si-NC组比较,干扰HL-60细胞中ERK1、HIPK2或GSK3β的表达后细胞活力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si-NC组比较,干扰HL-60细胞中ERK1、HIPK2或GSK3β表达后STAT3、JAK、PI3K及AKT mRNA表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si-NC组比较,干扰HL-60细胞中ERK1、HIPK2或GSK3β表达后P-STAT3、P-JAK、P-PI3K及P-AKT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筛选出新的DNMT1相关基因ERK1、HIPK2及GSK3β,其表达可抑制AML细胞增殖和侵袭、并�
- 余静静郭沙岳晶晶黄彩娟曲建华
- 关键词:髓样DNA甲基转移酶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糖原合酶激酶3ΒPI3K/AKT通路
- 血液科患者PICC后应用导管维护风险管理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究血液科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应用导管维护风险管理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导管维护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导管维护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液科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改善疗效。
- 岳晶晶
- 关键词:PICC风险管理机械性静脉炎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miR-143、SALL4、ACLY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微小RNA-143(miR-143)、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mRNA、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AML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miR-143、SALL4 mRNA、ACLY mRNA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外周血miR-143、SALL4、ACLY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另根据AML患者2年生存率分层,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外周血miR-143、SALL4 mRNA、ACLY mRNA表达水平,采用平滑曲线拟合法分析外周血miR-143、SALL4 mRNA、ACLY mRNA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miR-143表达水平为0.73±0.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0.30,SALL4 mRNA、ACLY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5±0.41、1.40±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0.32、1.05±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髓原始细胞比率≥70%、白细胞计数≥10×10^(9)个/L患者外周血miR-14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骨髓原始细胞比率<70%、白细胞计数<10×10^(9)个/L患者,SALL4 mRNA、ACLY 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骨髓原始细胞比率<70%、白细胞计数<10×10^(9)个/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率、白细胞计数与外周血miR-143呈负相关(r=-0.611、-0.605,P<0.05),与SALL4 mRNA、ACLY mRNA呈正相关(r=0.567、0.551,0.601、0.582,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患者外周血miR-143表达水平为0.52±0.23,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的0.85±0.27,SALL4 mRNA、ACLY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69±0.44、1.63±0.41,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的1.16±0.31、1.27±0.33,骨髓原始细胞比率≥70%、白细胞计数≥50×10^(9)个/L所占比例分别为70.00%、67.50%,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的47.22%、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3与AML患者预后不
- 余静静胡萌张曼岳晶晶杨海平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 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5
- 2020年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化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法,长期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较高,心理压力较高,进而影响其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1,2]。大多数NHL化疗患者在家中进行康复治疗,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能根据患者个体特征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满足患者院外各方面护理需求,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NHL化疗患者90例,分组探究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对患者遵医行为、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岳晶晶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心理弹性遵医行为癌因性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