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崇荔萍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大牛地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震地层
  • 1篇地震地层学
  • 1篇地质
  • 1篇断层
  • 1篇延安组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开发
  • 1篇预测技术
  • 1篇砂体
  • 1篇石油地质
  • 1篇盆地
  • 1篇平滑滤波
  • 1篇气田
  • 1篇人工智能
  • 1篇走滑
  • 1篇走滑断裂

机构

  • 3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3篇崇荔萍
  • 1篇李春堂
  • 1篇梁琰
  • 1篇杨明慧
  • 1篇张威
  • 1篇王善明

传媒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区块板内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被引量:11
2023年
克拉通盆地板内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岩溶及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主体斜坡区断裂隐蔽性强、分布杂乱,解析难度大,目前研究薄弱,制约了对盆地构造演化及多层系立体成藏认识.为此,以油区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大牛地区块三维地震数据的精细解释,配置并厘定了研究区走滑断裂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为盆内碳酸盐岩层系走滑断裂整体研究及控藏作用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大牛地区块发育4条不同走向的走滑断裂,即近NS-NNE向石板太断裂、NW向秃尾河断裂和小壕兔断裂、NEE向台格庙断裂,具有垂向分层、走向分段特征.(2)大牛地区块走滑断裂的形成演化分为加里东-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山期等4个阶段,其中,从加里东-海西期持续至印支期形成右阶左行台格庙断裂及左阶右行石板太断裂北段;燕山期形成左阶右行秃尾河断裂及右阶左行石板太断裂南段.(3)大牛地区块走滑断裂的形成背景和机制受周边板块相互作用影响,其中,石板太断裂北段与台格庙断裂构成的X型断裂体系与扬子板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挤压有关,而石板太断裂南段与秃尾河断裂构成的X型断裂体系则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挤压有关.
张威杨明慧李春堂李竞赢孙涵静崇荔萍陈杰田刚邢舟
关键词:走滑断裂构造样式大牛地鄂尔多斯盆地
人工智能小断层预测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2025年
为了充分提高小断层识别精度,研发了人工智能小断层预测方法,通过基于小断层解释成果的样本标签制作,构建基于解释成果的样本标签库;研发了针对小断层的建模和正演方法,构建基于模型正演的标签库;形成针对小断层识别的特殊神经网络,可直接形成小断层属性数据。此外,结合去强轴、构造保护平滑滤波等预处理技术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品质,并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多属性融合反映多尺度断层信息,最后通过3种手段验证预测结果,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小断层预测流程。本文方法和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成效,相比于常规属性,小断层识别数量增加30%,预测结果的分辨率和连续性显著提升,与地震数据、井数据和常规属性吻合较好,并揭示了小断层发育特征:优势方位为北西走向,工区西部和东北部的小断层相对集中,断层间的裂缝也较为密集,部分小断层沿着储层的边界分布,或许和优质储层的发育有关。预测结果为评价下古生界优质储层、开展井位部署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在类似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善明张希晨崇荔萍杜长江孙涵静田开琦梁琰陈雅静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牛地气田
麻黄山西区块延安组河道砂体反射模式分析及应用
2012年
麻黄山西区块西部断裂复杂区以构造圈闭为主,东部稳定区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由于延安组储层砂体薄,横向变化快,且二维地震资料品质差,储层预测较困难。为此运用地震地层学中储集体的地震反射结构原理,以二维模型分析为手段,通过对已知钻井地震反射结构的分析,总结出延安组河道砂体的反射模式,为该区延安组砂岩储层的综合预测奠定了地震技术基础。该成果在本区油气勘探开发井位建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崇荔萍
关键词:延安组地震地层学油气勘探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