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曾 作品数:30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灵芝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及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灵芝降糖方(由灵芝、黄芪、女贞子、肉苁蓉、太子参等中药组成)治疗2型糖尿病(T2DM)肝肾阴虚证的炎症及免疫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T2DM肝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降压、降糖、调脂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灵芝降糖方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灵芝降糖方安慰剂颗粒治疗,疗程为3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值、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同型半胱氨酸(Hcy)、褪黑素(MT)、脂联素(APN)、抵抗素(RET)、瘦素(LEP)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五心烦热、口干夜甚、胁痛、腰膝酸软、低热颧红、眩晕耳鸣、手足抽搐、皮肤干燥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值、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IL-4水平的降低作用及对血清IL-10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M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Hcy水平的降低作用及对血清MT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P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RET、LE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APN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血清RET、LEP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CD8^(+)水平� 周海姗 张曾 袁莎莎 姚卫国 杨宏杰关键词: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中医证候 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8‑32份、黄连7‑11份、泽兰7‑11份、生蒲黄13‑17份、茵陈13‑17份、生麦芽28‑32份、郁金7‑11份、香附7‑1... 何燕铭 张曾 杨宏杰 范朝华 郑敏消渴方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消渴方的临床疗效和对中医证候的影响,为中医药辨证施治难治性2型糖尿病(T2DM)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将120例气阴两虚型难治性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皆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消渴方安慰剂,试验组患者加用消渴方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C肽、中医症候积分等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HbA1c、FPG、1hGlu、2hGlu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C-P、1hC-P、2hC-P、AUC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干预后FPG、1hGlu、2hGlu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治疗至第8、12周末试验组FP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干预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8.33%(41/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3.33%(20/60),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结论:消渴方可显著降低患者HbA1c和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时减轻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在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曲笑啸 袁莎莎 张丹 张曾 贺晓立 何燕铭 杨宏杰关键词:消渴方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胰岛功能 中医证候 脾主化与肥胖症 被引量:1 2023年 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脾主运化功能可进一步分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其中“脾主化”是指化其精微,精微物质被机体吸收后转化精、气、血、津液的过程,也就是营养物质从“纳”到“用”的过程。肥胖症作为高发的代谢性疾病,与“脾主化”功能的异常密不可分,脾虚不化、物不化正是其基本病机。基于其脾虚不化病机,临床采用益气化聚法中药复方治疗肥胖,通过解决脾虚不化,以及邪热、痰湿、瘀血等邪实蓄积的问题,标本兼治,从源头有效干预肥胖,实现治病求本。 何燕铭 张曾 周凤珠 王文健 傅晓东关键词:肥胖 益气化聚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糖调节受损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观察益气化聚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120例代谢综合征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聚方,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20周,观察糖尿病发生率,比较糖脂代谢指标(FPG、2 hPPG、HbA1c、FINS、HOMA-IR、TC、TG、HDL-C、LDL-C)、形体体征指标(BMI、WHR、SBP、DBP、MAP)的变化情况。结果最终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完成试验。治疗组糖尿病发生率为5.17%(3/58)优于对照组14.04%(8/57,χ^2=6.973,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体重、BMI、WHR及治疗组FPG、2 hPPG、HbA1c、FINS、HOMA-IR、体重、腹围、BMI、WHR、SBP、DBP、MAP水平降低,同时治疗组FPG、2 hPPG、HbA1c、HOMA-IR、SBP、DBP及M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聚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糖调节受损患者,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中心性肥胖,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血糖、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张曾 何燕铭 郑敏 范朝华 张丹 杨宏杰 王文健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糖调节受损 口服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临床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T2DOP)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收录的中成药治疗T2DO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3年12月。运用Cochrane风险偏倚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7篇RCTs,包含金天格胶囊、糖脉康颗粒、仙灵骨葆胶囊、六味地黄丸、左归丸、骨疏康胶囊。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骨疏康胶囊+常规西药;(2)改善腰椎骨矿物质密度(BMD)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糖脉康颗粒+常规西药;(3)改善股骨颈BMD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金天格胶囊+常规西药;(4)改善血清血清骨钙素(BGP)水平方面,排名第1的干预措施为骨疏康胶囊+常规西药。(5)在安全性方面,除左归丸及骨疏康胶囊未见报道相关不良反应,其余4种中成药均有报道,不良反应大多较轻,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结论: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T2DOP能够提高综合疗效,疗效安全可靠,可优先选择骨疏康胶囊或糖脉康颗粒或金天格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但由于缺少各药间直接对比,且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不高,结果还需更多的RCTs验证。 吴佳俊 张曾 刘丞豪关键词:金天格胶囊 糖脉康颗粒 骨疏康胶囊 灵芝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灵芝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究其在脂肪因子方面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将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灵芝颗粒剂和安慰剂,疗程为12周.治疗... 范朝华 张丹 袁莎莎 张曾 何晴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灵芝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灵芝提取物灵芝蛋白多糖(FYGL)对胰岛β细胞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1)配置不同浓度的FYGL(0.01 mg/m L、0.05 mg/m L、0.1 mg/m L),培养min6细胞株,接种于96孔版,细胞贴壁后加入上述不同剂量FYGL干预72 h,X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2)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大鼠含药血清。15只健康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五组,分别为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西格列汀2 mg/kg组、FYGL低剂量组(75 mg/kg)、FYGL中剂量组(250 mg/kg)、FYGL高剂量组(450 mg/kg),每组3只,连续10 d灌胃给药后处死取血清,同组3只血清合并备后续实验用;同上方法培养min6细胞株,加入含有10%上述含药血清的DMEM培养液干预72 h,X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3)同上方法培养min6细胞株,加入不同浓度(50μmol/L、100μmol/L、250μmol/L、500μmol/L)棕榈酸(PA)作用72 h,X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4)同上方法培养min6细胞株,加入400μmol/L棕榈酸(PA)及10%上述含药血清的DMEM培养液共同干预72 h,X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结果 (1)与对照组[(100±5.62)%]相比,FYGL呈剂量依赖性促进min6细胞增殖[(131.14±12.53)%、(174.48±17.09)%、(259.28±9.5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与对照组[(100±10.14)%]相比,西格列汀及FYGL含药血清呈剂量依赖性促进min6细胞增殖[(119.27±5.27)%、(112.5±24.15)%、(125.65±1.52)%、(133.98±9.95)%],西格列汀及中高剂量FYGL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与对照组[(100±9.26)%]相比,250μmol/L及500μmol/L PA可诱导min6细胞凋亡[(75.64±7.74)%、(53.63±9.6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与对照组相比,400μmol/L PA可明显促进min6细胞凋亡[(100±5.76)%vs(56.89±1.8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PBS血清组相比,西格列汀含药血清组及FYGL含药血清组可抑制PA导致的min6细胞凋亡,且以FYGL 250 mg/kg作用最显著[(56.89±1.86%)vs(88.53±2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张强 杨宏杰 何燕铭 张曾关键词:2型糖尿病 MIN6细胞 细胞凋亡 灵芝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对炎症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灵芝颗粒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对炎症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加灵芝颗粒治疗;对照组29例加安慰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APN)、瘦素(LP)变化,以及体质量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 h PG、HbA_(1c)及HOMA-IR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2 h PG、HbA_(1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PN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LP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APN高于对照组(P<0.05),LP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M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灵芝颗粒治疗T2DM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有效调控炎症因子中APN、LP水平有关。 范朝华 佟莉 张丹 郑敏 袁莎莎 张曾 何晴关键词:灵芝 中医疗法 消渴固肾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23年 探讨消渴固肾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MA)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雄性SD大鼠予高脂饲料喂养 4 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尾尖血糖大于等于 16.67mmol/L,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成功。随机分为模型组、消渴固肾方组、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连续喂药8周。检测干预前、干预4 周、8周空腹血糖,以及干预8周后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肌肉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s,GLUT)4 蛋白含量、UMA。结果 干预8周时,消渴固肾方组、罗格列酮组FINS、HOMA-IR降低,骨骼肌Glut 4蛋白含量升高,尿微量白蛋白下降(P<0.05)。 结论 消渴固肾方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UMA水平,可能与改善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调节骨骼肌的GLUT4表达有关。 赵争敏 齐红朝 杨宏杰 张曾 蒲林莉关键词:2型糖尿病 尿微量白蛋白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转运蛋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