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祥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介入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介入治疗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梗死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心病
  • 2篇直接经皮冠状...
  • 2篇直接经皮冠状...
  • 2篇接经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冠心病

机构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刘庆军
  • 4篇徐海祥
  • 3篇钱剑峰
  • 2篇董海琪
  • 2篇潘文
  • 2篇范建华
  • 2篇刘峰
  • 2篇潘文
  • 2篇刘峰
  • 1篇秦秋荣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区域协同救治胸痛微信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救治时效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胸痛微信群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救治时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由基层医院通过胸痛微信群确诊转运至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病人35例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至基层医院就诊后自行至我院就诊确诊为STEMI后行PCI的病人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病至基层医院就诊时间、发病至确诊STEMI时间、发病至我院就诊时间、知情同意时间、发病至导丝通过罪犯血管时间、我院接诊至导丝通过罪犯血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发病至确诊STEMI时间、发病至我院时间及我院接诊至导丝通过罪犯血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发病至基层医院就诊时间、术前知情同意时间及发病至导丝通过罪犯血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微信群能缩短STEMI病人冠状动脉再灌注时间,提高STEMI病人救治的时效性。
范建华董海琪徐海祥潘文刘峰刘庆军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2013年5月行直接PCI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行直接PCI治疗患者中,手术成功率为97.5%(117/120),围术期死亡3例;术后血流TIMI 3级者98例;术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9%(9/120)。结论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可靠,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
潘文秦秋荣刘庆军刘峰钱剑峰徐海祥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8月行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1例直接PCI患者中,手术成功89例,占97.8%,围术期死亡3例;术前血流TIMI达3级6例,术后血流TIMI达3级83例;术中、术后总并发症比例9.9%。结论直接PCI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且成功率高。
刘庆军刘峰钱剑峰潘文徐海祥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瞬时无波形比值和血流储备分数在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瞬时无波形比值(iFR)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至少存在1个狭窄40%~90%的病变部位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FR组和FFR组,每组40例,分别行iFR、FFR检测。根据iFR、FFR结果确定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测数量及功能性病变的数量,并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数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胸部不适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iFR组平均iFR为(0.92±0.14),FFR组平均FFR为(0.83±0.12)。iFR组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测数量明显多于FFR组,但有显著功能性病变数量明显少于FFR组(P<0.05)。与FFR组相比,iFR组支架置入数量、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术后胸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FR和FFR均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指导PCI治疗,但前者诊断效能更高,更有助于减少支架植入数量,节省医疗费用。
潘文董海琪徐海祥刘峰钱剑峰范建华刘庆军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