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 作品数:6 被引量:21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5年美国肝病学会指南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摘译 被引量:12 2016年 该指南是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对于成人及儿童慢性HBV感染治疗方案的官方推荐。与以往的AASLD指南不同,该指南是遵守医学标准学会可信赖实践指南的准则以及使用"推荐分级的评价、制订与评估"方法制订的。 徐莹 王卫彬 李湛东 吴耀波 孙剑关键词:诊疗准则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应用于肝衰竭及难治性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安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技术在肝衰竭及难治性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数据,为预估和预防相关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7月期间行DPMAS治疗的肝衰竭组患者161例及难治性高胆红素血症组患者68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特征,DPMAS治疗概况,DPMAS相关并发症,以及第一次DPMAS治疗前后重要实验室指标变化。数据之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应用Mann Whitney U检验。 结果:229例入组患者中男性占82.53%,年龄中位数为50岁。肝衰竭组的病因84.47%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另一组乙型肝炎仅占51.47%。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中,血小板、肌酐、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DPMAS治疗总次数为471次,难治性高胆红素血症组患者治疗初始阶段使用白蛋白的比例明显高于肝衰竭组,而肝衰竭组使用血浆的比例明显较高( P<0.001)。普通肝素是最常用的抗凝方案,而难治性高胆红素血症组有9.3%使用了联合抗凝方案。有将近一半的治疗管路选择的颈内静脉,亦有31.2%的治疗选择的外周血管通路。使用离心式分离器的比例显著高于膜式分离器(76.22%比23.78%)。DPMAS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包括穿刺部位出血(占并发症总数的32%)和非穿刺部位出血(12%),其次分别是低血压(22%)、过敏反应(13%)和感染(11%)等。DPMAS治疗后24~48 h内,两组患者中均出现显著下降的指标有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肝衰竭组出现明显升高的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出现显著降低的有纤维蛋白原。 结论:DPMAS应用于临床肝病患者总体是安全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 兰小勤 许万藏 洪畅泽 周敏洁 周静 黎倍伶 刘俊维 徐莹 周福元 陈金军 李园 白浪关键词:肝衰竭 高胆红素血症 HBV复制及不同基因表达不影响CDC37水平 2014年 目的研究HBV复制和不同基因表达是否会影响肝细胞内CDC37的表达水平。方法首先扩增HBV6种基因P、preS1、preS2、S、C和X,并构建至pCMV表达载体,分别转染Huh7和HepG2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CDC37表达水平;另外将含CDC37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与HBV的6种基因表达质粒分别共转染Huh7和HepG2细胞系,检测荧光素酶信号。其次分别构建B、C、D和CD重组体4种HBV基因型毒株的1.28拷贝全基因质粒,运用AdEasy腺病毒系统进行重组和包装后分别感染Huh7和HepG2细胞系,并检测CDC37表达水平。结果基因表达结果显示,HBV6种基因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系内CDC37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而且HBV6种不同蛋白的表达对CDC37启动子的活性无明显影响。1.28拷贝HBV全基因质粒的感染结果显示,HBV不同基因型毒株的复制对CDC37基因的表达水平亦无明显影响。结论 HBV的复制和不同基因的表达不会明显影响CDC37的表达水平。 陈朝武 周彬 徐莹 杨贵奉 王战会关键词:肝细胞癌 基因表达 乙型肝炎病毒 HB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中CDC37基因启动子微卫星多态性及其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相关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CDC37基因启动子区微卫星的多态性及其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BV相关HCC患者,分别提取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基因组DNA,PCR扩增CDC37基因启动子区含微卫星区段序列,并克隆至PMD-18T载体,每份标本至少挑选3个克隆进行测序,然后对HCC组织和癌旁组织、CDC37过表达的HCC组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CDC37过表达和无过表达的HCC组织的启动子GT微卫星多态性组成形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患者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C37基因启动子区存在(GT)n1-GC-(GT)n2多种类型的微卫星形式,位于CDC37启动子区1368~1415位,以(GT)10-GC-(GT)9最为常见。 HCC组织与癌旁组织的CDC37启动子微卫星多态性形式的总体分布相比,P>0.05;CDC37过表达HCC组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的微卫星的总体分布相比,P>0.05;而CDC37过表达和无过表达HCC组织的微卫星的总体分布相比,P<0.05,其中(GT)10-GC-(GT)9形式在CDC37过表达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于无过表达患者,两者相比,P<0.05,(GT)10-GC-(GT)12形式在CDC37无过表达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于过表达患者,两者相比,P<0.05。结论 HBV相关HCC患者癌组织中CDC37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微卫星多态性,CDC37过表达和无过表达HCC组织的微卫星形式有不同。 陈朝武 刘宇 徐莹 杨贵奉 王战会 姜荣龙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2012最新版) 被引量:189 2012年 自2008年至今,有大量关于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和治疗的最新数据不断涌现。其中包括慢性HBV感染的无症状感染者,以社区为基础的队列研究,HBV基因型的作用,非药物诱导的自然HBV变异型毒株,无创性肝纤维化评估方法的应用,HBsAg定量在临床中的应用,更有效的新治疗药物和新治疗方案等等。来自亚太地区的专家审查和评估了相关数据,并共同商讨了近年来报道的最有意义的发现,基于此,对2008年版的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进行修订,同时对2008年版治疗指南定义的关键词组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指南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般治疗,肝纤维化评价适应证,何时开始治疗或停药,初始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如何监测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患者。关于特殊人群的治疗建议中包括了对妊娠妇女,已发生耐药,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肝功能失代偿,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化疗,肝移植或肝细胞癌患者的具体治疗建议。 廖运范 Jia-HorngKao Teerha Piratvisuth Henry Lik Yuen Chan Rong-Nan Chien Chun-Jen Liu Ed Gane Stephen Locarnini Seng-Gee Lim Kwang-Hyub Han Deepak Amarapurkar Graham Cooksley Wasim Jafri Rosmawati Mohamed Wan-Long Chuang Laurentius A.Lesmana Jose D.Sollano Dong-Jin Suh Masao Omata 刘颖 徐莹 李芸 黄祖雄 樊蓉 李小溪 吕国涛 周彬 孙剑 侯金林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美国肝病学会乙型肝炎诊治指南要点 被引量:12 2013年 1关键点1.1概述全球约有3.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美国约有125万HBV携带者[定义为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HBV携带者发生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增加。绝大多数HBV携带者不会由慢性乙型肝炎发展至肝功能失代偿,但15%~40%的患者在其生命过程中将发生严重后果。 徐莹 刘宇 孙剑关键词:肝炎 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