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花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动脉
  • 1篇心梗
  • 1篇替罗非班
  • 1篇微导管
  • 1篇无复流
  • 1篇介入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经微导管
  • 1篇急性心梗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复流

机构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作者

  • 1篇廖文云
  • 1篇杨俊
  • 1篇李秀花
  • 1篇王钊

传媒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经微导管注射与经导引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对比观察经微导管注射替罗非班与经导引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处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效果.方法 PCI治疗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微导管组(n=20)和导引导管组(n=20).出现无复流后,微导管组将微导管置入靶血管远端,通过微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导引导管组则直接通过导引导管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统计2组PCI手术结束时血流达到TIMI-3级和心肌组织灌注达到TMPG-3级的例数,出现无复流现象到首次开始注射药物的时间,血流恢复TIMI-3级的时间,心肌组织灌注恢复TMPG-3级的时间,PCI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导管组与导引导管组比较,在手术结束时冠脉血流达到TIMI-3级的例数差异统计学意义(19例vs 14例,P>0.05),但微导管组心肌组织灌注达到TMPG-3级的例数显著高于导引导管组(19例vs 12例,P<0.05).从出现无复流现象到首次注射药物所需要的时间微导管组多于导引导管组(1.9±0.5)min vs(0.5±0.3)min,P<0.05.微导管组从出现无复流现象到冠脉恢复TIMI-3级血流(5.7±2.2)min vs(9.1±3.0)min,P<0.05,心肌组织灌注恢复TMPG-3级(5.9±2.7)min vs(12.5±3.1)min,P<0.01,所需时间显著小于导引导管组.2组PCI手术时间(46.3±17.6)min vs(47.8±16.3)min,P>0.05,X线曝光时间(14.1±4.1)min vs(12.6±5.3)min,P>0.05,术后1周LVEF(49.2%±6.7)%vs(47.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置入微导管于远端血管床注射替罗非班的方法,可以比直接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更加快速逆转无复流.
杨俊廖文云李秀花王钊
关键词:急性心梗微导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无复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