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建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挟沙力
  • 4篇水流
  • 4篇水流挟沙
  • 4篇水流挟沙力
  • 3篇挟沙力公式
  • 2篇相关系数
  • 2篇河道
  • 2篇长江
  • 1篇动床
  • 1篇动床模型
  • 1篇动床模型试验
  • 1篇悬移质
  • 1篇马鞍山河段
  • 1篇模型试验
  • 1篇聚类
  • 1篇黄河
  • 1篇含沙
  • 1篇河床
  • 1篇河床演变
  • 1篇河床演变分析

机构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清华大学
  • 3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长江科学院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洪建
  • 4篇吴腾
  • 3篇李远发
  • 2篇胡德超
  • 2篇张羽
  • 1篇李想
  • 1篇黄莉
  • 1篇姚仕明
  • 1篇廖小永

传媒

  • 2篇人民黄河
  • 2篇泥沙研究
  • 1篇水利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人民长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水流挟沙力公式检验方法的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由于水流挟沙力公式众多,对水流挟沙力公式的检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水流挟沙力公式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利用实测资料及有关计算公式,对常用的几种检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相同检验资料,不同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并不相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不同检验方法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其二,差别较大的检验资料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权重不同。目前,建议同时运用相关系数法和集中系数法综合检验水流挟沙力公式。
洪建高幼华范北林
关键词:水流挟沙力相关系数
长江中游周天河段河床演变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周天河段为顺直微弯放宽型河段,洲滩变化十分复杂,历史上曾因严重碍航而被称为“瓶子口”河段,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浅滩河段之一,因其位于上下荆江的交接段,荆江大堤距其较近,防洪形势较为险要。根据历年的水文及地形资料分析表明,该河段多年来河道外形相对稳定,但深泓线及边滩变化复杂,深泓线年际间摆幅较大,过渡段随来水来沙与两岸边滩的消长经常发生上提与下移,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本河段的深泓摆动及边滩消长幅度才相对较小,现有洲滩格局有利于荆江大堤的防洪安全与航道稳定。
姚仕明黄莉洪建
关键词:河道演变长江中游
黄河水流挟沙力公式的验证被引量:11
2006年
在评述已有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资料选取方法的基础上,从河床变形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了天然河道强烈冲淤的判别指标。采用该指标选取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资料,对各家公式验证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6组代表性水流挟沙力公式中,张红武公式的计算值与验证资料最为接近,因此建议分析河床演变和数值模拟时选用该水流挟沙力公式。
张羽洪建李远发吴腾
关键词:水流挟沙力黄河
标准化最小距离判别法及其对水流挟沙力公式的检验被引量:5
2008年
在评述水流挟沙力公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以样本距离为基础,提出标准化最小距离判别法,将挟沙力公式检验资料转化到同一数量级,消除检验资料数值差异过大引起的误差,定量评价不同水流挟沙力公式。采用该方法分别对适用于中、低含沙量浓度的12组挟沙力公式和适用于高、中、低含沙量浓度的6组挟沙力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文中选取的水流挟沙力公式均能反映实际挟沙力的变化趋势;其中,张红武公式在不同含沙量浓度情况下均与实际最接近。
吴腾洪建胡德超李远发
关键词:水流挟沙力相关系数
聚类统计方法在高含沙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7年
本文先将挟沙力公式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标准化,然后将聚类统计的方法运用于挟沙力公式的检验。对挟沙力公式按其计算结果的点群趋势和数值的接近程度进行定量分类,最后根据类的优劣评价不同公式。该方法既实现了从定量上对公式的评价,又克服了因检验资料数值差异过大引起的误差。文中选取了6组高含沙水流挟沙力公式进行聚类统计,结果表明这6组公式可分为3类,第一类公式包括张红武公式,第二类包括窦国仁公式、舒安平公式,曹如轩公式和刘兴年公式;第三类公式包括刘峰公式,且第一类公式与不同水流条件的实测值符合得最好。
吴腾李远发洪建胡德超
关键词:水流挟沙力
长江下游马鞍山河段河道治理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归纳总结了长江马鞍山河段基本情况、近期河道演变特点和河道治理概况;根据现有河势条件及近年崩岸险情,分析指出了目前本河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河道治理规划情况,探讨了下一步河道治理措施。研究认为:河势调整工程是该河段整治的关键,重点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河工模型试验研究提出河势调整工程方案;主要是在左岸新河口一带布置导流工程和上下何家洲及心滩串沟封堵并岸工程,并辅以江心洲尾的何家洲尾挖槽工程。鉴于整治工程的紧迫性和时效性,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开展相关前期工作,为整治工程早日实施创造条件,进而实现该河段河势的稳定。
洪建廖小永
关键词:马鞍山河段河道治理河势稳定
悬移质动床模型试验含沙量比尺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对已有的含沙量比尺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推导含沙量比尺中选用了不能同时适用于原型和模型的水流挟沙力公式。为此,以适用性较好的张红武公式为基础,通过简化处理和模型资料率定,得出了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含沙量比尺计算公式。进一步分析和验证表明,该公式不仅能反映模型几何比尺和泥沙容重对含沙量比尺的影响,而且大量模型计算的含沙量比尺与实际采用的含沙量比尺较为接近,因而可以用于动床模型含沙量比尺的初步计算。
张羽李想吴腾洪建
关键词:模型试验动床模型挟沙力悬移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