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翔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校企
  • 3篇校企合作
  • 3篇机电
  • 3篇机电类
  • 3篇高职
  • 2篇电类专业
  • 2篇水利
  • 2篇机电类专业
  • 2篇教学
  • 2篇广西水利
  • 2篇办学
  • 1篇电工电子
  • 1篇电工电子技术
  • 1篇电工电子技术...
  • 1篇电机
  • 1篇电专业
  • 1篇电子技术课
  • 1篇电子技术课程
  • 1篇新人
  • 1篇职业教育

机构

  • 11篇广西水利电力...

作者

  • 11篇肖翔
  • 2篇杨青
  • 2篇赵新业
  • 1篇梁建和
  • 1篇贺敏超
  • 1篇周涛
  • 1篇李晓红
  • 1篇梁小流
  • 1篇唐正权
  • 1篇杨青

传媒

  • 9篇装备制造技术
  • 1篇广西教育
  • 1篇轻工科技

年份

  • 7篇2024
  • 2篇2017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高楼速降逃生装置的研制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增多,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楼火灾事件及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多。如何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地疏散人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发了一款高楼火灾便携式自救缓降器,通过对现有逃生装置的分析,探讨了高楼速降逃生装置的创新设计,结合新型材料与技术,提出一种更高效、安全的逃生方案。详细介绍了新型逃生装置的设计原理、实验验证以及实际应用前景,为高楼逃生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该装置根据摩擦阻尼原理进行设计,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重复利用的特点,与现有的高楼逃生装置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控制下降速度、不用担心被卡住而悬在半空、可实现自动手动两种模式,对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同样适用。通过对高楼逃生缓降器的结构方案、各部件尺寸进行了详细设计,在保证逃生器美观小巧的基础上,利用工程力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摩擦阻力计算以及强度校核,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利用Solidworks和Matlab、ANSYS/LS-DYNA软件,完成产品建模并仿真,结果表明设计达到预期效果并试制出了手工样件,经测试产品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功能要求,是高楼自救逃生的理想选择。
肖翔陈柏任贺敏超
关键词:高楼逃生
校企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锐汽车学院为例
2017年
目前,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室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产物,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校企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是各高校重点发展的模式,主要有援助式共建和联合共建两种模式。介绍了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中锐公司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在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室的实践与经验。
杨青肖翔邓登云
关键词: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室
校企合作群办学模式研究——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年
分析校企合作群办学思路,总结校企合作群办学措施、特点及成效,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校企合作群办学模式。
梁建和肖翔
关键词:办学思路办学
基于专升本考试的高职机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专升本考试背景下,高职机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结合机电类专业的特点,针对专升本考试要求,探讨了高职机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同时,针对实际应用和实践教学的加强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可以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这些改革和实践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肖翔吕冠锦赵新业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专升本考试电工电子技术
基于PID的自平衡车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5
2024年
在自行设计制作的自平衡车实物模型上,参考普通平衡车原有传感器及控制器的选型,重新调整基于PID的双闭环PID控制结构,提高了控制时信息传递的速度及系统反应速度。PID的系统控制中心实现控制小车在快速转向或前行及后转、退后等信息发出后,小车能快速响应,且利用传感器形成闭环系统,大幅度提高了灵敏度,加强了抗干扰能力。选用了体积更小的MPU6050传感器,使控制系统更小巧、反应能力更快速和高效,还加入了HC-05蓝牙传感器实现远程联网云操作控制,形成了自平衡小车控制系统。在机械传动设计、硬件选型上为小车选取了BTS7960电机驱动,这个电机最大的好处是起动转矩足够大,电机稳定性高,最大转速与最大转矩相匹配,不至于超载将电机烧坏,性价比较高。实践结果表明,基于串级PID控制的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控制两轮自平衡车的运行。
黄俊民肖翔
关键词:PID控制系统
全科融通背景下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4年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和层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也为了自身的发展与提升,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必须依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变化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创新,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才能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全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特征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学校通过与产业对接建设机电专业群,专业教学与岗位工作对接构建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设置课程体系,实现“岗课赛证”融合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实践,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为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构建提供参考。
肖翔吕冠锦唐正权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PLC的水轮发电机励磁调节控制系统改造被引量:1
2024年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已成为水电站自动化的基本要求,智能化将成为水电站自动化生产与管理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水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是水电站自动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励磁系统可以维持发电机端电压稳定,既可以实现发电机无功功率合理分配,还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静暂态稳定能力,使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各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得到原来稳定运行状态。对于水电站自动化和智能控制而言,励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速动性均是考虑的重要因素。水轮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回路采用技术成熟的晶闸管控制,因此,要提升励磁系统的调节性能,重点是对励磁控制方式和控制程序的研究。该文在中小型水电站水轮发电机常用的基于PLC的励磁调节控制装置基础上,设计提升励磁调节控制装置可靠性的方案,重新改造设计新的控制系统,使其能够根据不同工况自动采用优化后的控制参数,以满足当前水电站自动化及今后水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时对励磁系统调节控制性能的要求。
黄俊民肖翔
关键词:PLC水轮发电机励磁调节
基于校企合作群的汽车类专业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校企合作群的建立是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论述校企合作群建立、运行和管理的模式,对汽车类专业办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提出独特的见解,为全面提高校企合作的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肖翔杨青
关键词:汽车类专业办学模式
基于精益管理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结合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引入了精益生产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到实践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精益生产实践课程,认识到精益生产本质和全过程,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了解精益生产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在精益道场上创新布局设计,融入企业精益生产元素,营造良好实训氛围,学生通过对机电类产品生产仿真工厂系统训练,带着共同的实训任务,团队相互协助,并持续改进实现共同目标,用最少时间创造最大价值。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相应的生产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按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安全意识,能系统应用精益生产思维和方法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机电类相关工作岗位打下良好专业基础。通过对机电类课程的教学不断深入研究,确定了开设精益生产课程教学的必要性,用案例教学研究方法,结合学生实践教学情况,发现了精益生产实践教学中实用性,通过梳理精益生产实践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和改革举措,探索实践教学创新模式,从而为有关实践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吕冠锦肖翔黄泽雄韦砚海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精益生产实践教学
COMET职业能力测评在“三教”改革中的应用
2024年
中国职业教育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要相应的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有其局限性,已无法达到当前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三教”改革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COMET职业能力测评作为评估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具体工作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方法,它注重评估个体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展现的潜力,而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掌握,与在“三教”改革即教材、教师和教法改革的目标吻合度极高,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学校更好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三教”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探讨COMET职业能力测评在“三教”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重点COMET职业能力测评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COMET职业能力测评的原理、方法和实践,以及教学改革的需求和目标,COMET职业能力测评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结果表明,COMET职业能力测评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研究结果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周涛肖翔李晓红赵新业
关键词:COMET职业能力测评职业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