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熙
- 作品数:1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废水处理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废水处理材料,包括由构树制作而成的生物炭纳米粒子、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粒子和壳聚糖,构树制作而成的生物炭纳米粒子、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粒子负载在壳聚糖上形成凝胶小球;构树制作而成的生物炭纳米粒子和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粒子的重量比...
- 胡新将许悦赵运林胡熙王慧邱国强谢广玉韩诗婷霍惠雯
- 文献传递
- 基于DEA的煤炭主导型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评价研究
- 2025年
- 提升煤炭主导型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是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进而实现经济低碳转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而量化该类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开展效率改善工作的必要前提。研究选取我国中部地区煤炭主导型省份及其下辖的若干煤炭主导型市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估工业碳排放效率及变化趋势,并结合Tobit回归模型深入挖掘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碳排放效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该区域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规模效应可降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对碳排放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及扩大企业规模,是提高煤炭主导型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有效途径。
- 彭庆庆吉嫦婧王翔宇王继安胡熙
- 关键词:碳排放效率数据包络分析TOBIT回归能源结构MALMQUIST指数
-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20年
-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环保工作的逐渐重视,环境治理保护相关的专业普遍在高校开设,成为更多学生的选择。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环境科学的重要内容,能够为环境保护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但是,从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必须要借助于OBE理念来对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开展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 胡熙
-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提升教学质量环境治理教学效果教学探索与实践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 一种负载型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小球包括海藻酸盐,小球上均匀负载有吸附能力的氧化石墨烯和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石墨氧化和超声分离后制得氧化石墨烯,然后将氧化...
- 胡新将赵运林王平王慧汤春芳胡熙谭小飞方威
- 一种基于重金属污染废水修复的硫化纳米铁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重金属污染废水修复的硫化纳米铁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硫化纳米铁改性复合材料以香蒲为原材料,具体的制备步骤为:将香蒲烘干打磨过筛,加入H<Sub>3</Sub>PO<Sub>4</Sub>溶液,...
- 汤春芳黎艳许浩胡新将胡熙高梦夕徐欣宇张雪菲
- 文献传递
- 一种壳聚糖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二氧化钛纳米粉末均匀分散在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利用戊二醛为交联剂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最后加入氢氧化钠使壳聚糖凝胶析出得到产品...
- 胡新将赵运林王平王慧汤春芳胡熙谭小飞李美芳方威
- 文献传递
- 一种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生物炭基复合材料以壳聚糖为载体,均匀负载红麻生物炭和g‑C<Sub>3</Sub>N<Sub>4</Sub>,制备的具体步骤是:溶解壳聚糖,加入红麻生物炭和...
- 胡新将韩诗婷胡熙霍惠雯王慧许悦姬懿李闯袁雪婷
- 文献传递
- 一种缺陷氮化碳耦合钒酸铋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缺陷氮化碳耦合钒酸铋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光催化材料制备具体步骤是:水热法制备单斜相BiVO<Sub>4</Sub>,与三聚氰胺、尿素溶解于无水乙醇,马弗炉煅烧后得到缺陷氮化碳耦合钒酸铋光催化材料...
- 胡新将袁雪婷李闯张丽莉杜宇轩霍惠雯胡熙王慧
- 文献传递
- 一种负载型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小球包括海藻酸盐,小球上均匀负载有吸附能力的氧化石墨烯和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石墨氧化和超声分离后制得氧化石墨烯,然后将氧化...
- 胡新将赵运林王平王慧汤春芳胡熙谭小飞方威
- 文献传递
- 扁秆荆三棱对水体中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研究
- 2024年
- 该研究将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扁秆荆三棱作为受试对象,考察了扁秆荆三棱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条件下对水体中常见的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并借助相关生长指标,包括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通过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动情况判断扁秆荆三棱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机制。共培养试验显示,与培养初期相比,叶绿素a含量大幅度降低。藻细胞的丙二醛(MDA)含量与第1 d相比明显增加,第5 d时藻细胞的MDA含量高达5.39μg/protein,是对照组藻细胞MDA含量的8.8倍。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共培养条件下藻细胞的SOD、CAT活性和GSH含量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结果表明,共培养条件下扁秆荆三棱能够通过促进铜绿微囊藻细胞体内的活性氧(ROS)过量积累,损伤铜绿微囊藻细胞的抗氧化酶体系,导致铜绿微囊藻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进而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
- 祝志林胡熙
- 关键词:化感作用铜绿微囊藻水体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