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亚运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搅拌釜内双层改进型INTER-MIG桨流场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得到双层INTER-MIG桨搅拌釜内流场特征,文章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直径为430 mm的双层改进型INTER-MIG桨搅拌槽内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搅拌转速、相位角及轴向位置对搅拌槽内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流场表现出较强轴流特性,底桨右端形成一个漩涡;转速增加引起桨叶附近湍动增强,但整体流型变化不大;当r/R<0.48时,桨叶间轴流效果显著,有利于釜底流体向上抬升,增强整体混合效果;当r/R>0.48时,桨叶右端在近壁面处会形成上下2股流动流体,有助于形成局部区域循环。实验结果可为工业搅拌过程提供工艺参考。
- 付勤民周勇军薛亚运陶兰兰王璐璐
- 关键词:搅拌釜
- 改进型INTER-MIG桨偏心搅拌槽内流场的实验研究
- 搅拌槽是许多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物质变化的主要场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搅拌槽内部的流动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搅拌槽内部的流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能够准确的认识到槽内的流动状态对搅拌器的...
- 薛亚运
- 关键词:流场特性结构参数
- 偏心率对双层搅拌桨偏心搅拌槽内流场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偏心搅拌大都集中在对单层桨叶搅拌槽的研究,对双层的研究很少且集中在数值模拟研究,文章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轴偏心搅拌釜内流场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偏心率对搅拌槽内宏观流场的影响,探讨了桨间轴向位置处无因次化径向和轴向速度的分布。结果表明:搅拌槽内的速度最大值并不是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当偏心率e分别为0.1和0.2时,可以提高径向速度的分布区间;当偏心率e>0.2时,内部存在一些漩涡导致速度波动比较大,这种流体趋势并不有利于筒体内部流体的混合。研究结果对双层桨偏心搅拌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付勤民周勇军陶兰兰薛亚运鲍苏洋
- 关键词:搅拌槽
- 双层改进型INTER-MIG桨偏心搅拌槽内流动特性PIV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内径T=420mm的圆柱搅拌槽内,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湍流状态下双层改进型INTER-MIG桨偏心搅拌槽内的流场进行研究,考察了相对层间距C2/H和雷诺数Re等参数对流场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扭矩传感器研究了Re对功率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2/H=0.148~0.400时,总的轴向速度分布随着C2/H的增大逐渐趋于正态分布;当C2/H=0.300时,两桨间的连接流最明显;当C2/H≥0.400时,槽内产生分区流现象;当Re=(3.75~9)×104时,功率特征数NP随Re增大逐渐降低;当Re≥9×104时,NP趋于稳定。
- 王光武周勇军薛亚运辛伟陶兰兰
- 关键词:搅拌槽
- 改进型INTER-MIG桨搅拌槽内流场的PIV实验研究
- 2016年
- 针对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的局限性,利用三维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对改进型INTER-MIG桨搅拌槽流的轴向速度、径向速度、切向速度的分布进行研究,介绍了三维PIV系统的结构组成,再利用二维PIV对流场进行流线分析。结果表明:无挡板时,槽内的流体受到了较强的剪切作用,而轴向速度与径向速度相对较小,整体的混合效果较差;有挡板时,流体的轴向和径向速度明显提高,增加了流体湍动效应。挡板破坏了流体内部的有序流动,桨叶前端的涡流也明显减弱。
- 薛亚运周勇军陶兰兰付勤民鲍苏洋
- 关键词:搅拌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