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玲玲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刺激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室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吞咽障碍患者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周围性面瘫
  • 1篇自净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后偏瘫
  • 1篇微生物浓度
  • 1篇下肢
  • 1篇下肢功能
  • 1篇疗法
  • 1篇疗法联合
  • 1篇疗效
  • 1篇面瘫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许玲玲
  • 3篇林秀瑶
  • 3篇许婷婷
  • 1篇黄学仕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分期针灸联合分期护理干预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分期针灸联合分期护理干预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就诊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分期针灸治疗为基础,对照组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分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情况[House-Brackman n(H-B)分级、Sunnybrook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B分级均低于治疗前,Sunnybrook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B分级低于对照组,Sunnybrook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分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分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治愈率,改善其面神经功能。
许玲玲林秀瑶许婷婷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分期护理疗效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步态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步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下肢肌力(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腓肠肌积分肌电值)、6分钟步行测试(6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 MWST)、步行空间参数(步频、步速、步长)、改良Ashworth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BS评分、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6MWT、步频、步速、患侧步长、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腓肠肌积分肌电值、TUGT、10m MWST、改良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态恢复均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许婷婷许瑞旭许玲玲林秀瑶
关键词:卒中后偏瘫核心稳定性训练电刺激下肢功能
酸冰刺激疗法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情况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酸冰刺激疗法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酸冰刺激疗法,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摄食量、喉上升、食物残留、误吸症状评分、吞咽时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面肌电图最大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冰刺激疗法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状况。
许婷婷许瑞旭林秀瑶许玲玲
关键词:吞咽障碍
洁净手术室自净前后微生物浓度对比实验被引量:1
2007年
针对洁净手术室在运行使用中,有的没有采用自净就接台的情况而进行微生物浓度自净前后对比测试,进一步阐述接台前必须进行自净的必要性,要有效避免和防止而交叉感染,强调参加实施手术的全体人员必须遵守必要的规定。
黄学仕许玲玲
关键词:自净CFU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