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误吸情况、吞咽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渗透-误吸评价量表(PAS)、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用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可有效降低误吸风险及程度,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显著。
- 何文娟李雪金谢丽芳李友黄兴谢辉
- 关键词:环咽肌失弛缓症超声引导肉毒毒素吞咽功能
- 针灸联合口肌训练对成人构音障碍的有效性分析
- 2018年
- 探讨针灸联合口肌训练对成人言语障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构音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针灸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肌训练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口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人构音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口肌训练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在临床上应当被广泛推广并应用到实践中。
- 何文娟谢丽芳罗海清李芹刘晔谢辉
- 关键词:针灸成人构音障碍有效性
- 一种幼儿认知训练玩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幼儿认知训练玩具,包括:壳体;认知训练机构,用于幼儿对动物进行认知的所述认知训练机构安装于壳体的内部;其中,所述认知训练机构包括认知训练组件与输送组件;通过设置认知训练组件,在对幼儿...
- 谢丽芳陈梅芳
- 一种发音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言学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发音训练装置,包括:拼音对照表,所述拼音对照表用于对照学习发音,所述拼音对照表的表面嵌入安装有透明层;训练机构,所述训练机构设置于拼音对照表的一侧;其中,所述训练机构包括用于手动...
- 陈梅芳谢丽芳
- 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疗效及不良并发症研究
- 2020年
- 分析球囊扩张术结合常规康复疗法对于治疗脑卒中后因环咽肌失迟缓而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至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功能锻炼及Vitalstim电刺激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球囊扩张术,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可进水及进食食物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比例、通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吞咽造影检查评分和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电刺激治疗加上球囊扩张术,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及功能评分,康复疗效较为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何文娟谢丽芳李芹王丹青
-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脑卒中吞咽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注意障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研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注意障碍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θ波(20.84±1.89)Hz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的(25.85±2.16)Hz,β波(6.98±0.97)Hz、SMR波(8.32±0.98)Hz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的(6.11±0.41)、(7.21±0.99)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0、5.408、5.194,P均<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关联性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CNV)期待波平均波幅(14.76±2.96)μv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10.86±4.95)μv,潜伏期(358.78±23.87)ms减少幅度小于对照组的(469.85±70.15)ms,面积(18 585.49±1 226.89)Cz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的(13 895.84±3 65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5、9.725、7.898,P均<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数字广度测验(digital span test, DST)正向(6.26±1.04)分、逆向(3.98±0.89)分评分高于对照组的(4.46±1.21)分、(3.25±0.75)分,数字警觉测验(digit vigilance test, DVT)正确划掉数(109.59±17.84)个大于对照组的(96.59±18.96)个,速度(289.84±38.67)s优于对照组的(313.48±49.7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8、4.093、3.254、2.438,P均<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效果良好。
- 陈梅芳何文娟厉佳俊陈智杰陈丽萍赵海涛谢丽芳
- 关键词:脑卒中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 不同量或粘稠度食物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渗漏-误吸的影响
- 2023年
- 探讨不同量或粘稠度食物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渗漏-误吸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液体、稀稠、浓稠及固体顺序进食3ml和8ml预先调配好的食物进行吞咽造影检查,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者对不同量或粘稠度食物的渗漏-误吸分级情况。结果:吞咽液态、稀稠及浓稠食物8ml较3ml均更容易导致渗漏-误吸的发生,而吞咽固体食物3ml和8ml发生渗漏-误吸风险无明显差别;吞咽相同量和不同稠度的食物时,液态、稀稠食物更容易导致渗漏-误吸的发生,高稠及固体食物相对不容易导致渗漏-误吸的发生。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进食不同量或粘稠度食物时渗漏-误吸情况有明显差异,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食物一口量及粘稠度,规避误吸风险。
- 黄兴娄辉谢丽芳李友何文娟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 一种认知行为疗法评估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评估器,包括:评估板;其中,所述评估板的一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指示槽,所述评估板的一端开设有均匀分布且分别与相邻所述指示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指示槽与滑槽相交错;通过设...
- 陈梅芳谢丽芳
-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环咽肌失弛缓症康复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在环咽肌失弛缓症(CPD)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C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MES治疗,研究组增加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吞咽障碍严重程度、舌肌功能、舌骨下肌群和颏下肌群肌电均方根值(RMS)及进食行为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研究组环咽肌开放程度、VFSS评分、舌压平均值、舌压峰值、舌压持续时间、自主进食时间、实际进食比率均大于对照组,静息舌骨下肌群、空吞咽、吞咽水、吞咽浓稠流质、吞咽糊状时舌骨下肌群和颏下肌群RMS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NMES应用于CPD患者,可有效增强患者舌骨下肌群和颏下肌群肌力及舌压,促进环咽肌开放,减轻吞咽障碍,改善进食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 陈梅芳陈智杰厉佳俊陈丽萍谢丽芳李芹何文娟
-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环咽肌失弛缓症
- 吞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训练疗效探究
- 2011年
-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导致进食困难,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以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22%-65%,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62.5%。吞咽障碍可导致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可反复发生),甚至窒息死亡。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确切疗效,但康复训练介入时机及方法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疗效的进一步提高。我科于2010年至2011年间采用康复综合训练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张宇燕谢辉谢丽芳冯芳方芳
- 关键词:吞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训练疗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