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雯 作品数:15 被引量:67 H指数:5 供职机构: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羊粪便中细菌多样性与饲养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分析比较舍饲羊与放牧羊粪便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试验采集新疆石河子周边地区舍饲羊与放牧羊的粪便,采用BHI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细菌计数和细菌鉴定。结果表明:放牧羊粪便中的细菌总数平均为2.27×10-8个/g,舍饲羊粪便中的细菌总数平均为1.05×10-7个/g,且两种饲养方式的羊粪便中都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菌种。说明放牧羊粪便中的细菌数较舍饲羊粪便中的细菌数更丰富。 王蒙蒙 龚子桓 宋健 高静雯 高建鹏 李慧 张华雷 李超 齐亚银关键词:舍饲羊 粪便 细菌多样性 饲养方式 致动物脑膜炎粪肠球菌人工感染小鼠脑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2019年 为了构建粪肠球菌人工感染小鼠脑部损伤模型,以清洁级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将实验室保存的致羔羊脑膜炎粪肠球菌进行复苏,用寇氏法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LD50剂量、1/2 LD50的剂量、2/3 LD50剂量感染小鼠,观察临床症状,选择2、4、8、12、24、36、48、60、72、84 h共10个时间点,无菌取其脑部、内脏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粪肠球菌的LD50为7.59×10^8CFU;感染小鼠后,其致死率1/2 LD50剂量组为3.7%,小于2/3 LD50剂量组的13.0%;1/2 LD50剂量组脑组织开始出现病理变化是在感染后12 h,晚于2/3 LD50剂量组(6 h),病理变化与后者相比较轻。结果表明,选择以2/3 LD50剂量为小鼠感染模型的最佳剂量。该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粪肠球菌感染小鼠导致脑炎奠定了基础。 李慧 王蒙蒙 李傲寒 高静雯 高健鹏 张华雷 张莉 齐亚银关键词:粪肠球菌 半数致死量(LD50) 脑膜炎 不同程度冷应激对阿勒泰羔羊及杂交种血清中部分激素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为研究强(-30~-35℃)、弱(-15~-25℃)2个温度条件下,经过0 h(常温对照)、6 h、1 d、4 d、12 d、24 d冷刺激后,阿勒泰和杂交种羔羊血清中激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为绵羊抗寒育种工作和冬季饲养管理提供相应理论参考。选取阿勒泰及杂交种公羔各22只,随机分为11组,每组4只,冷刺激后对空腹羔羊进行颈静脉采血测定激素及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阿勒泰羔羊在急性冷应激时,胰岛素(INS)的含量较常温有所下降,低强度时差异极显著(P<0.01),高强度时差异不明显(P>0.05);2个强度冷刺激时胰高血糖素(GC)的含量都是先极显著降低后升高,慢性冷应激时,INS含量在2个强度冷刺激下都极显著下降(P<0.01),GC含量在弱冷刺激时低于常温,在强冷刺激时高于常温。杂交种羔羊冷刺激后GC含量皆高于常温,弱冷应激时下降,强时上升,冷刺激后INS含量高于常温,急性时先上升后下降,慢性时低强度时先上升后下降,高强度时为上升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种羔羊在强冷应激时瘦素(LEP)含量先下降后上升。2个品种羔羊急性冷应激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下降至低于常温的活力,慢性冷应激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再上升;丙二醛(MDA)含量在弱急性冷应激时均先上升后下降,强冷刺激则持续下降;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在急性冷应激时下降,慢性冷应激先上升后下降;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在急性冷应激先上升后下降,慢性冷应激先下降后回升。表明冷应激能够改变机体抗氧化性能和抗寒性能,而阿勒泰羔羊和杂交种羔羊能较好的适应高寒天气。 高静雯 高建鹏 汪骁轩 李傲寒 赵鑫 张莉 齐亚银关键词:冷应激 激素 丙二醛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还原酶 马鹿源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2019年 为查明导致新疆南疆某规模化鹿场马鹿消瘦、腹泻并致其死亡的病因,通过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测分离病原菌,并从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1株副结核分支杆菌,该分离菌抗酸染色阳性,16 S rRNA基因与GenBank中多个副结核分支杆菌序列同源性为100%,检测IS900基因与多个副结核分支杆菌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扩增亚型分型基因得到310 bp的片段,说明该菌株为Ⅱ型(牛型)副结核分支杆菌。最终确定引起该鹿场马鹿发病的病因为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并首次成功分离培养出马鹿源副结核分枝杆菌。 高建鹏 赵鑫 高静雯 李慧 张莉 齐亚银关键词:马鹿 慢性冷应激对断尾阿勒泰羔羊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研究慢性冷应激对断尾阿勒泰羔羊IL-1(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IL-12(白细胞介素12)和IFNγ(γ-干扰素)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设置常温对照组(10~20℃)、温度一(-20^-10℃)和温度二(-30^-20℃),每组3只羔羊,分别在4、12、24 d后采集外周血液白细胞和脾脏组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IL-1、IL-6、IL-12和IFNγmRNA含量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冷应激后IL-6、IL-12 mRNA的表达量在外周血液白细胞和脾脏中上升。IL-1、IFNγm RNA的表达量在脾脏中上升,在-30^-20℃下外周血液白细胞中上升。说明断尾阿勒泰羔羊在寒冷环境下,体内细胞因子含量总体出现上升趋势,冷应激会造成断尾阿勒泰羔羊机体内出现炎症等损伤。 魏殿华 汪骁轩 高静雯 高建鹏 张莉 齐亚银关键词:细胞因子 圈舍内外通用离地式犊牛岛的不同饲养效果 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西北寒冷冬季木板垫草和制作舍内离地犊牛岛犊牛不同饲养方法比较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效果。对冬季圈舍内离地式犊牛研发并制作,用初生7d时体重相近的犊牛分组分别进行不同饲养方法的饲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离地式犊牛岛)犊牛发病率为20%,较对照组降低27%,犊牛平均成活率95.61%;较对照组成活率提高12.99%。试验组犊牛饲养环境明显攻改善,降低湿度25%以上,远离污物,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奠定基础,增加犊牛养殖经济效益。 付云宝 付蔷 黄山 高静雯寒冷环境下阿勒泰羊血常规指标检测 2019年 为了探讨寒冷环境下对阿勒泰羊血常规指标的影响,本试验于冬季采集30只阿勒泰羊颈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阿勒泰羊在寒冷环境下白细胞、中间细胞、粒细胞数目上升;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有所下降。此结果说明寒冷环境会导致阿勒泰羊体内有炎症发生,还会导致阿勒泰羊出现贫血的情况,为冬季饲养阿勒泰羊提供技术支持. 汪骁轩 高静雯 魏殿华 高建鹏 章莲 张莉 齐亚银关键词:阿勒泰羊 血常规指标 急性冷应激对阿勒泰羊HSP60、HSP70和HSP90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19年 为研究急性冷应激通过影响热休克蛋白含量的变化对阿勒泰羊抗寒性能、生产性能及抗病性能等的影响,试验设置常温组(15℃±2℃)与冷应激组(-25℃±2℃),每组各5只羊,屠宰后分别采集急性冷应激组(冷应激24 h后)和常温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SP60、HSP70和HSP90 mRNA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并对HSP 60、HSP 70和HSP 90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HSP 70和HSP 90基因与已有绵羊序列同源性高于99%,而HSP 60基因与已有波斯金牛序列同源性高于99%;冷刺激后HSP 6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肾脏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 7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 9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急性冷应激极大程度地刺激了机体的产热机能,通过通路中的产热相关基因的相互调节使其能量代谢发生改变,从而提高细胞生存率,增强机体对环境胁迫的耐受力,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急性冷应激对阿勒泰羊机体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魏殿华 高静雯 汪骁轩 张莉 齐亚银关键词:HSP HSP HSP 新疆北疆某规模化牛场奶牛副结核病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为查明导致新疆北疆某规模化牛场奶牛腹泻、消瘦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采用微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患牛粪便进行检测与鉴定。结果显示:2份粪样抗酸染色阳性,IS900基因及亚型分型基因检测阳性,IS900基因与GenBank中多个副结核分枝杆菌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亚型分型基因与Ⅱ型同源性为99.81%,从而确定2份样本均被Ⅱ型(牛型)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高建鹏 赵鑫 高静雯 李慧 张莉 齐亚银关键词:副结核分枝杆菌 奶牛 病原检测 慢性冷应激对断尾阿勒泰羔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探讨冷应激对断尾阿勒泰羔羊FAS、LPL、SCD和PPARγmRNA表达量的影响。设置常温对照组(10~20℃),温度Ⅰ(-20^-10℃)和温度Ⅱ(-30^-20℃),每组3只羔羊,分别在4、12、24 d后采取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FAS、LPL、SCD和PPARγmRNA含量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用ELISA法测定部分血脂指标及部分血液激素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冷应激后FAS、LPL mRNA的表达量在腹股沟脂肪中上升,在温度Ⅱ的肩胛间脂肪中上升,温度Ⅰ中下降。SCD mRNA的表达量在颈部脂肪中下降,肩胛间和腹股沟脂肪中上升。PPARγmRNA的表达量在颈部脂肪和腹股沟脂肪中上升,肩胛间脂肪中下降;血液中TG、T-CHO、LDL-C和HDL-C大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GC、LEP大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INS在不同温度下变化趋势不相同。说明了羔羊在寒冷环境下,需要消耗部分脂肪组织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在不同温度下不同部位脂肪消耗速率有所差异。 魏殿华 汪骁轩 高静雯 高建鹏 张莉 齐亚银关键词:脂肪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