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鲲鹏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砂岩
  • 3篇声发射
  • 2篇地质
  • 2篇滑坡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1篇地质勘察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易发...
  • 1篇地质灾害易发...
  • 1篇垫块
  • 1篇循环加载
  • 1篇岩石破坏
  • 1篇岩体
  • 1篇岩体力学
  • 1篇岩土
  • 1篇岩土工程
  • 1篇岩土工程专业
  • 1篇应力
  • 1篇支护

机构

  • 12篇贵州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教育部
  • 1篇国土资源
  • 1篇贵阳勘测设计...
  • 1篇贵州省煤矿设...

作者

  • 12篇鲁鲲鹏
  • 4篇杨根兰
  • 1篇江兴元
  • 1篇左双英
  • 1篇吴瑾
  • 1篇张五洲
  • 1篇吴龙生

传媒

  • 2篇人民长江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住宅设施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交通科学与工...
  • 1篇中国水运(下...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模型试验黏结式锚杆锚固段受力特征研究
2025年
【目的】针对岩土工程中锚固段受力机理及界面应力分布难以直接观测的问题,分析不同锚固长度下锚杆轴力与剪应力的分布特征,揭示其力学响应规律,进而优化锚固参数的设计准则。【方法】通过室内相似模型拉拔试验、弹性力学理论解析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锚固段受力分析模型;采用锚固长度≤40 cm的中短锚固段锚杆样本及超长锚固段锚杆样本,实时监测轴力与界面剪应力变化;基于开尔文弹性理论建立应力传递方程,并利用FLAC 3D数值模拟方法验证理论解析结果。【结果】轴力沿锚固段呈负指数衰减,超83%的轴力集中于锚固段前半部分,孔口处轴力峰值为设计荷载的72%~85%,末端轴力趋近于零;胶结面破坏前剪应力呈线性衰减趋势(梯度为0.15~0.25 kN/cm),胶结面破坏后剪应力出现应力峰值(较初始值提升40%~60%)并随荷载增加而扩展;锚固长度与抗拔承载力呈非线性相关关系,当锚固长度≤40 cm时,承载力提升率为18~22 kN/cm;超过临界长度后,承载力提升率降至3~5 kN/cm;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拟合结果的误差在8%以内。【结论】基于应力集中效应提出的锚固参数优化准则可为岩土支护工程的锚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优化方向。
宋波皮庆柏贾济坤熊赟鲁鲲鹏
关键词:拉拔试验锚固段轴力剪应力
贵州寨子危岩崩塌风险定量评价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寨子崩塌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崩塌,残留的大量危岩体严重威胁着下方420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相应的风险评估研究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实景建模和ploywork点云数据处理技术获取崩塌坡体的地质和几何信息,识别出该坡面上存在3块危岩体。根据结构面组合关系和假定断面法对危岩体的体积进行了确定。基于历史崩塌块石的统计,根据崩塌的MCF关系,确定崩塌的年发生概率。基于历史崩塌块石滞留位置,采用参数反演和随机性崩塌运动模拟分析,得出崩塌的到达概率。结合时空分布概率调查和易损性分析,对贵州寨子崩塌进行了崩塌风险定量评价(QRA)。结果表明:无论在晴天期还是雨天期,危岩体1~3均处于警告区间,建议加强监测并采取一定的防灾减灾措施。评价方法和结果可为其他单体崩塌灾害风险定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覃乙根杨根兰鲁鲲鹏吴运武
贵州六盘水半坡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2019年6月,受强降雨影响,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牂牁镇半坡村突发滑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万元。在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半坡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FLAC^(3D)数值分析,对滑坡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是因前缘修建公路不合理削坡以及降雨等因素的诱发且受基覆界面控制而产生的折线型滑动破坏。研究成果对贵州地区类似滑坡的形成机制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周瑜熊赟郑家金鲁鲲鹏
关键词:滑坡特征滑坡形成机制
分级循环加载下缺陷砂岩裂纹扩展及声发射频谱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因岩石力学性能劣化而诱发的工程灾害,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裂纹倾角下分级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裂纹倾角对砂岩力学特性和裂纹扩展特征的影响;结合声发射频谱特征对微裂纹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关联维数对其变形破坏的有序度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随着裂纹倾角的增大,试件的峰值荷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是预制裂纹的扩展无明显规律。其中频域信号的出现具有一致性,说明岩石内部微裂纹的萌生、发育、扩展形成大尺度裂纹具有同步性。岩石变形破坏的有序度可用关联维数进行定量描述,表现为关联维数越大,岩石破坏越复杂,其中关联维数变化幅度可以表征岩石内部裂纹的发展剧烈程度。
张五洲鲁鲲鹏鲁鲲鹏熊赟
关键词:岩石破坏声发射主频关联维数
基于确定性系数模型与逻辑回归模型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贵州省开阳县为例被引量:43
2020年
贵州省开阳县地质条件复杂,区内地质灾害频发。以该县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向、工程岩组、斜坡结构、断层、水系、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9个影响因子,基于GIS的栅格数据模型,分别采用确定性模型(certainty factor,CF)、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两种模型耦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利用灾害点在各等级下的分布和成功率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三种模型的评价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CF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结果总体上一致,但是耦合模型的评价分区结果更加合理,精度更高。因此,基于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开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极低易发区。这为县级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覃乙根杨根兰江兴元鲁鲲鹏李子安
关键词:地质灾害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岩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4
2021年
根据贵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授课难题,引入PBL教学模式,旨在加强以学生为小组的团队合作以及对于各种工程实例的学习,通过成果交流展示及相互评价分析,为岩体力学课程建设案例库提供丰富有效的资料,提高学生利用岩体力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鲁鲲鹏杨根兰杨根兰江兴元
关键词:岩体力学PBL教学模式
西南地区某滑坡治理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以西南某滑坡治理为例,通过计算预测了该滑坡产生破坏的组合方式,对其以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治理的方案,介绍了锚索抗滑桩和挡土墙联合支护在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及施工方法。
鲁鲲鹏吴龙生吴瑾
关键词:滑坡抗滑桩锚索
水-岩作用下砂岩力学特性及损伤特征研究
2024年
为了研究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能,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对砂岩的力学性能及其宏观破坏形态特征的影响。基于三维激光技术和分形理论量化了砂岩宏观断裂面的结构特征,确定了内部结构的劣化程度,建立了宏观断裂面特征与力学参数的联系。结果表明: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含水率的增大呈现非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水对砂岩结构劣化分为急剧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增长阶段;砂岩的宏观破坏形态由单一的剪切破坏向轴向劈裂破坏转变;宏观断裂面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可以用于定量评价砂岩内部的劣化程度和反映其力学性能。
陈金宏鲁鲲鹏张合星胡应全
关键词:含水率力学特性破坏形态分形维数
榕江县古州镇路基病害形成机制分析及支护研究
2025年
本文针对榕江县古州镇G321广成线部分路段路基病害展开研究。古州镇地势呈群山环抱状,2022年雨季强降雨致使该路段出现坡面滑塌、路基路面沉降裂缝等灾害,严重威胁公路通行与居民安全。经工程地质勘察,灾毁区地貌为低山河谷斜坡,地层有残坡积含碎石粉质黏土及元古界上板溪群清水江组板岩,地质构造无断层,岩体单斜产出。病害特征表现为边坡坡脚基岩出露、坡顶覆盖层厚且松散,多段边坡与道路出现裂缝、沉降等。其成因主要是岩石易风化、覆盖层厚、边坡开挖临空、降雨下渗及河水浸泡等,导致抗剪强度降低引发滑塌。通过赤平极射投影和理正岩土计算分析,自然状态下边坡整体有隐患,部分工况不稳定。本文利用MIDAS GTS NX模拟支护前后情况,结果显示支护效果显著,为贵州山区公路灾毁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魏波鲁鲲鹏
关键词:路基病害地质勘察边坡稳定性支护设计数值模拟
不同垫块包围角度下砂岩劈裂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
2022年
为研究岩石劈裂试验中不同垫块包围角度对岩石声发射特性的影响,采用包围度数分别为10°,30°,60°的垫块对砂岩圆盘试样进行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对比分析试样的声发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包围度数的增加对砂岩Kaiser效应几乎没有影响,而试样的累计计数、累计能量计数、峰值强度均显著提高,试样由沿荷载直径附近的单一劈裂破坏逐渐演变为沿垫块端部首先局部失效的复杂破坏。在整个循环加卸载过程中,不同包围度数下砂岩声发射b值演化规律总体一致,不同荷载阶段试样内部损伤的程度不同,b值呈现出一定的演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利用Kaiser效应测量地应力及岩石破裂过程分析提供试验支撑。
许晓通鲁鲲鹏周瑜吴道勇
关键词:B值声发射KAISER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