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铁路
  • 2篇高速铁路
  • 1篇地铁
  • 1篇地铁列车
  • 1篇地震液化
  • 1篇地震液化判别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电子设备
  • 1篇堵漏
  • 1篇岩溶
  • 1篇液化判别
  • 1篇载物台
  • 1篇噪声
  • 1篇噪声检测
  • 1篇噪声源
  • 1篇振动
  • 1篇指向
  • 1篇指向性
  • 1篇止水

机构

  • 7篇北京市轨道交...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国铁路广州...

作者

  • 7篇于卿
  • 3篇路清泉
  • 1篇刘魁刚
  • 1篇初士立
  • 1篇万小飞
  • 1篇寇鼎涛
  • 1篇刘志伟

传媒

  • 2篇铁道建筑
  • 2篇山西建筑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离散支撑模型的高速铁路钢轨高频振动及声辐射特性
2023年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钢轨在离散支撑边界下的高频振动和声辐射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Pinned-Pinned振动模态指标和高频下钢轨横截面振动特性;采用完全法计算了在跨中和承轨台单位垂向力激励下,钢轨轨顶、轨顶侧面、轨腰、轨底翼缘处的垂向、横向导纳,并对垂向振动沿钢轨纵向的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边界元模型,计算分析了重构声场的基本要素特征。结果表明:离散支撑边界下钢轨的高频振动特征丰富,钢轨声辐射特点受钢轨Pinned-Pinned振动模态影响显著;钢轨在1 150~1 450 Hz频带内出现声辐射峰值;声辐射效率在1 000 Hz以上维持在高位,但在1 000 Hz附近增长缓慢而在2 000 Hz附近陡然升高;随着激振频率升高,钢轨指向性特征增强,主瓣、旁瓣的分别程度增加。
韩立伍向阳刘兰华邢星于卿李会强陈兴朴爱玲潘镜冲
关键词:高速铁路钢轨高频振动声辐射指向性
公路工程岩溶区勘察方法研究
2014年
对公路工程岩溶区岩溶及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岩溶发育不良影响的表现方面,并对工程地质调绘、地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等岩溶勘察方法作了介绍,以期运用适宜的勘察手段查明场区岩溶的发育状况。
于卿
关键词:岩溶地质构造勘察
一种移动式噪声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噪声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当地铁列车在目标轨道上运行时,获取设置在所述地铁列车上传声器所采集的目标声信号;对所述目标声信号进行异常特征提取,当从所述目标声信号中提取到至少...
于卿刘天正王宁路清泉孙希波李舜冉隆波吴彬万小飞
一种用于隧道止水帷幕堵漏的注浆装置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隧道止水帷幕堵漏的注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底板上固定设置有载物台,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加工箱,加工箱上固定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上固定...
路清泉寇鼎涛夏瑞萌李铁生刘国庆张志伟李元凯初士立于卿王翠利刘志伟
一种基于城轨高架线引起建筑室内噪声的混合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城轨高架线引起建筑室内噪声的混合预测方法,包括:S1、获取初始声源信息和初始建筑外墙参数;S21、隔声初步预测模型的构建;S22、量化窗户漏声和窗墙界面对隔声预测的影响;S23、修正隔声初步预测模型,得...
刘魁刚路清泉 张志伟 覃铭然 李宏宇 赵彩俊于卿 何卫
利用剪切波速进行地震液化判别浅析
2018年
当前场地液化判别主要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进行,但该方法的成果可靠性相对较差,结合北京地铁新机场线某工点勘察成果,对该地区地基土剪切波速与地震液化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判别。结果证明剪切波速可用于该地区地震液化判别。
于卿
关键词:地震液化标准贯入试验剪切波速
高速铁路声视屏障结构振动响应仿真及控制技术
2024年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降低列车对周围环境和社区的噪声影响已成为高速铁路设计、建设和运营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其重要性在生态敏感区、人口稠密区、景观保护区等关键区域尤为显著。为此,铁路项目通常会采用特殊声屏障来加强对此类区域的保护,这给声屏障设计和性能评估带来新的挑战。以川青铁路羊记沟大桥安装的5.6 m高的特殊声屏障为例,开展声视屏障结构振动响应仿真及控制技术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声视屏障比普通桥梁声屏障受列车风荷载影响更大,如果不采取控制措施,声视屏障单元板最大位移可能接近标准限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立柱顶端增设加固梁的改进方案,以限制单元板的位移。仿真分析和现场测量结果显示,加固结构可显著减少单元板位移,提升安全余量。
马良德王翀宇韩立陈迎庆伍向阳陈兴宣晓梅于卿
关键词:高速铁路结构加固设计计算流体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