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静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排放量
  • 1篇气体排放
  • 1篇气体排放量
  • 1篇种养
  • 1篇温室气体
  • 1篇温室气体排放
  • 1篇温室气体排放...
  • 1篇利用效率
  • 1篇模化
  • 1篇华北平原
  • 1篇减排
  • 1篇减排潜力
  • 1篇光能
  • 1篇光能利用
  • 1篇光能利用效率
  • 1篇规模化
  • 1篇复合种植模式

机构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王贵彦
  • 2篇杨东玉
  • 2篇石鹏飞
  • 2篇郑媛媛
  • 2篇党静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华北平原粮饲复合种植模式被引量:8
2015年
构建生产饲料为主、满足养殖业需求的高效种植制度,可以加速种养生产高效耦合,从而解决华北平原种养一体规模化农业园区中优质粗饲料不足和农田种植模式单一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的方法,构建不同粮饲复合种植模式,并比较其生产效果、光能利用效率、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CP)、粗纤维(CF)营养产量及总能量(GE)产量和净能(NE)产量。结果表明,春玉米(Zea mays)-夏玉米与传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夏玉米(CK)相比,全年干物质产量增加了5.95%,光能生产效率、温度生产效率和年总辐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2.00%、49.55%和56.25%。高丹草(Sorghum vulgare×S.sudanense)-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春玉米-黑麦草和春玉米‖苜蓿(Medicago sativa)具有较高干物质产量、营养产量及能量产量,而且光能利用效率也较高。高丹草-黑麦草的CP产量比春玉米-黑麦草、春玉米‖苜蓿和春玉米-夏玉米分别高65.92%、80.65%和132.03%;高丹草-黑麦草的NE产量比CK高21.63%,比春玉米-夏玉米和春玉米-黑麦草分别高21.50%和24.08%。综合分析得出,春玉米-夏玉米、高丹草-黑麦草、春玉米-黑麦草和春玉米‖苜蓿模式可作为传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的重要补充,是适合华北平原种养一体规模化农业发展的高效种植制度。
石鹏飞杨东玉郑媛媛梁鸣媛党静王贵彦
关键词:华北平原光能利用效率
种养一体规模化农场温室气体排放量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为准确评估华北平原种养一体规模化农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河北某种养一体规模化农场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根据《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排放系数,计算该农场运行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农场运行过程中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以CO_2当量计,下同)为32 528.02 t,其中农田生产系统排放占28.09%,养殖场排放占71.91%,其中粪便贮存管理、饲料生产和加工、肠道发酵及氮素生产和施用等生产环节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4.66%、21.24%、15.48%和20.08%。生产1 t小麦、玉米籽粒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 059.39和411.92 kg;生产1 kg原奶和1 kg按蛋白质和脂肪纠正的牛奶(FPCM)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04和1.14 kg,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生产1 kg活体猪、肉牛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2.58和10.00kg,与国内其他集约化养殖场的排放量相当。通过情景分析发现,种植生产中采取减氮(化肥)以及提高畜禽粪便废弃物处理能力等措施,加强农场氮素管理,改善饲料结构,可直接或间接减少农场水平温室气体排放。
石鹏飞郑媛媛杨东玉党静王贵彦
关键词: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