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丹

作品数:1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7篇护理
  • 4篇术后
  • 4篇全身麻醉
  • 3篇苏醒
  • 3篇疼痛
  • 3篇麻醉恢复
  • 3篇麻醉恢复室
  • 3篇恢复室
  • 3篇CITESP...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室
  • 2篇苏醒延迟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气管插管全身...
  • 2篇全身
  • 2篇全身麻醉苏醒
  • 2篇全身麻醉苏醒...
  • 2篇麻醉苏醒

机构

  • 15篇东南大学
  • 2篇丹阳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15篇刘丹丹
  • 2篇王朝松
  • 2篇张敏
  • 1篇王艳花
  • 1篇徐进
  • 1篇袁静
  • 1篇徐翠荣
  • 1篇邓春花
  • 1篇闫福岭
  • 1篇王颖
  • 1篇王宏
  • 1篇郑康
  • 1篇黄俊杰
  • 1篇刘丹丹

传媒

  • 5篇现代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全科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身麻醉苏醒期苏醒延迟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究苏醒延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苏醒延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麻醉恢复室发生苏醒延迟的病例,利用Logistic回归筛选苏醒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最终纳入观察组患者129例,对照组患者258例,分析自变量17个。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系统(ASA)分级Ⅲ级(P<0.001)、麻醉时间(P<0.007)、麻醉药物用量(舒芬太尼)(P<0.001)、入量(晶体)(P<0.001)、手术类型(P<0.001)为苏醒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的ASA分级和手术类型无法改变,但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对麻醉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和入量等影响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减少苏醒延迟的发生。
刘丹丹孙杰王宏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延迟
以专职疼痛护士为主体的急性疼痛服务在胸腔镜下肺部手术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以专职疼痛护士为主体的急性疼痛服务(APS)在胸腔镜辅助下肺部手术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择期实施胸腔镜辅助下肺部手术并自愿术后使用自控镇痛(PCA)泵的患者640例,按照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术后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APS的患者,干预组为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术后由专职疼痛护士进行APS的患者。结果:干预组术后静息痛评分、活动痛评分、镇静评分、活动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以专职疼痛护士为主体的APS,可提高胸腔镜下肺部手术疼痛管理质量。
刘丹丹黄露欣屈静杜万秋
关键词:胸腔镜肺部手术疼痛管理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行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分析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估对其全身麻醉(简称“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处理方式,将纳选患者划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追加应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激反应、苏醒相关指标和疼痛情况。结果 分析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数值较低(P<0.05)。术中和苏醒期获取的应激反应结果分析显示,观察组的血压和心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和完全苏醒时间均更早、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更短、苏醒时体温更高(P均<0.05)。术中、术后和苏醒期,2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及减轻疼痛,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间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屈静刘丹丹陈夕
关键词:腹部手术全身麻醉
卒中后睡眠障碍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方法:用CiteSpace软件分别对CNKI及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自2010-01-01至2022-05-30发表的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
刘丹丹闫福岭
关键词:卒中睡眠障碍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授权赋能对疼痛护理组成员心理授权及工作投入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授权赋能模式对疼痛护理组成员心理授权及工作投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疼痛护理组成员48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授权赋能,通过明确职责、定期培训、保证赋权过程的稳定、及时进行纠偏处理这四个环节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的心理授权评分、Utrecht工作投入程度评分变化。结果实施授权赋能前后,疼痛护理组成员的心理授权评分中的工作意义(11.58±1.40 vs 13.60±1.47)、自主性(11.23±1.46 vs 12.81±1.75)、工作效能(10.77±1.63 vs 12.40±1.78)、工作影响(10.52±1.49 vs 11.90±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投入程度评分中的活力(2.97±0.56 vs 3.25±0.42)、奉献(3.18±0.43 vs 3.49±0.49)、专注(2.77±0.59 vs 3.1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疼痛护理组成员授权赋能,可提升成员的心理授权水平、工作投入程度,在住院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芮冶昊刘娅丽邓春花王颖顾洋洋刘丹丹李海亮
关键词:疼痛护理护理管理
一种病人胃肠镜体位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人胃肠镜体位固定装置,包括病床和设置在病床外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伸缩组件、卡合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定位筒、伸缩框架、定位弹簧和伸缩柱,所述病床的外壁贯穿有定位筒,本实用新型通过...
沈丹萍刘丹丹黄露欣
不同位置连续收肌管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股四头肌肌力影响的比较
2025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近端连续收肌管阻滞(ACB)和中段连续ACB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和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择期行全麻下TKA的8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近端ACB组(P组40例)和超声引导下中段ACB组(M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转到麻醉复苏室在超声引导下放置导管行连续神经阻滞。观察患者术后静息状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活动状态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局麻药罗哌卡因的累计量、补救镇痛、术后恶心呕吐、术后住院时间和连续神经阻滞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时点分别为置管操作后即时(T_(0))、术后4h(T_(1))、术后8h(T_(2))、术后24h(T_(3))、术后48 h(T_(4))、术后72 h(T_(5))。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VAS评分、活动状态VAS评分均具有时间变化趋势(P<0.01)。P组在T_(3)时点股四头肌肌力[(54.7±20.6)kgvs(67.5±28.4)kg]、罗哌卡因累计量[(205.8±33.7)mL vs(223.6±42.5)mL]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68.9±7.9)°vs(65.2±8.5)°]略高于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近端连续ACB在老年患者全膝置换术后24h的活动痛镇痛效果显著优于中段连续ACB,能够显著减少罗哌卡因用量,但降低了股四头肌肌力。
周达磊袁静韩朝永尤兰英徐进刘丹丹黄璐欣黄俊杰袁瑜孙杰郑康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股四头肌肌力
个案追踪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利用个案追踪法提高麻醉护理技能,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建立质控小组,完善与追踪表内容相匹配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培训质控小组成员学习个案追踪方法,按照每周追踪2例的频次,在10:30~16:00期间,确定麻醉复苏高峰段为追踪时间进行追踪。结果:压疮发生率下降0.6%,精麻药品管理合格率上升11%,输血质量合格率100%,全麻复苏患者导管脱落率下降2.9%,全麻患者坠床发生率为0。结论:个案追踪法有利于提高麻醉护理技能,降低麻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王朝松刘丹丹杜万秋
关键词:麻醉护理
一种麻醉复苏室用移动供氧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复苏室用移动供氧设备,包括运转床体,运转床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内的一侧设有氧气罐,氧气罐的顶部设有输氧管,所述安装架内的另一侧设有输氧管伸缩机构,输氧管伸缩机构包括箱体,箱体内的顶部设有上移...
刘莉刘丹丹陈夕
护理提示标识在麻醉恢复室安全交接转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应用护理提示标识降低麻醉恢复室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病人满意度和麻醉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病人满意度和麻醉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针对其原因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由原来的13例降至1例,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7.61%上升至96.57%,麻醉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31%上升至97.74%。结论:护理提示标识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刘丹丹王朝松方伶俐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