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哲
- 作品数:16 被引量:84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药物涂层球囊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股胴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腔内治疗的49例股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DCB组),24例行普通球囊治疗(POBA组),术后对比两组的中短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DCB组与POBA组相比,术后3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比87.5%,P〉0.05),但术后6、12个月DCB组一期通畅率较POBA组明显升高(分别为88.0%比66.7%,80.0%比50.0%,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的最小管腔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12个月DCB组最小管腔直径明显高于POBA组(P〈0.05)。术后12个月DCB组晚期管腔丢失率明显低于POBA组(P〈0.05)。结论DCB治疗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中短期疗效。
- 牛晓阳王兵吴斐李阳王广华孙利坤刘晓哲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气囊
- 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呼吸肌力量、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药物治疗、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训练强度为30%最大吸气压、每周3次、共持续12周的吸气肌训练。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采用电子肺量计测定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力量,同时检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患者功能性运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除最大吸气压外)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最大吸气压[(97.0±12.8)cmH2O]、6MWT步行距离[(423.8±71.8)m]均显著增加(P<0.05),6MWT测试结束时心率[(111.0±3.8)次/min]明显降低(P<0.05),HRV的正常窦性心率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及高频(HF)功率[分别为(19.5±4.7)ms、(26.1±5.8)ms和(67.1±9.2)%]均明显增加(P<0.05),低频(LF)功率[(32.1±5.4)%]及LF/HF比值(0.51±0.11)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持续12周的低强度吸气肌训练能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呼吸肌力量及功能性运动能力,对纠正CO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 贾健梁英姿刘晓哲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主神经系统心率变异性
- 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内皮祖细胞功能及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及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SPF)雄性SD大鼠, 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运动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脲佐菌素注射将模型组及运动组大鼠制成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运动组大鼠于制模成功后给予8周无负重游泳训练。待8周游泳训练结束后, 通过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EPCs数量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 取股骨及胫骨分离培养骨髓EPCs, 采用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各组大鼠骨髓EPCs的成管能力,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EPCs中蛋白激酶B(Akt)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外周血中EPCs计数及血清NO、VEGF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 骨髓EPCs成管能力明显减弱(P<0.05), 磷酸化Akt(p-Akt)和p-eNOS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 运动组EPCs数量明显增加(P<0.05), 血清中NO及VEGF含量显著升高(P<0.05), 骨髓EPCs成管能力明显改善(P<0.05), p-Akt及p-eNOS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有氧运动能改善糖尿病大鼠EPCs功能,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kt/eNOS信号通路有关。
- 吴金涛孙勇梁英姿刘晓哲
- 关键词:有氧运动2型糖尿病内皮祖细胞管腔形成信号通路
- 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联合角蛋白19(CK19)、癌胚抗原(CEA)检测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n=38)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n=30),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乳腺超声检查、CK19及CEA检测结果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三者联合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淋巴结长径≥7 mm、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纵横径之比<2等的检出率均高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血清CK19、CEA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K19、CEA联合检测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明显大于CK19(AUC=0.859)和CEA(AUC=0.849)单项检测,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6.032+0.203×CK19+0.261×CEA。CK19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依次为89.5%、40.0%、65.4%、75.0%、67.6%,CEA分别为92.1%、56.7%、72.9%、85.0%、76.5%,超声检查分别为86.8%、90.0%、91.7%、84.4%、88.2%,而三者联合检测分别为97.4%、40.0%、67.3%、92.3%、72.1%。结论以彩超排查为基础,联合CK19、CEA检测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娜杨颖涛段奇杨青刘晓哲
- 关键词:乳腺癌角蛋白19癌胚抗原超声
- 中等强度适量运动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塑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适量运动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重塑(如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4月龄雌性SHR大鼠分为安静组和运动组,每组15只,另选取15只Wistar Kyoto大鼠纳入对照组。运动组大鼠给予12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每天运动60 min,每周运动5 d,共持续干预12周,同期安静组及对照组大鼠则置于鼠笼内安静饲养。经12周干预后,采用无创血压测试仪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进行形态计量学测定,分离心肌细胞,并采用DAPI染色法测量其长度、宽度及面积,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祖细胞数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Aβ亚基(CNAβ)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安静组大鼠心脏重量、心脏质量指数(HMI)、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壁(前壁、后壁和间隔壁)心肌厚度、心肌细胞形态参数(长度、宽度和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增殖率、心脏祖细胞数量以及CNAβ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大鼠心脏重量、HMI、左心室壁(前壁、后壁和间隔壁)心肌厚度、心肌细胞形态参数(长度、宽度和面积)、心肌细胞增殖率、心脏祖细胞数量以及p-Akt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收缩压、舒张压、细胞凋亡率以及CNAβ蛋白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等强度适量运动干预能诱导SHR大鼠心脏生理性肥大、减轻细胞凋亡、增加心脏祖细胞数量并促进细胞增殖,进而抑制心脏重塑。
- 马琳刘晓哲王天添
-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塑心肌肥厚细胞凋亡
- 有氧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解耦联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规律有氧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重塑的影响,并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解耦联在其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6周龄健康雄性SHR大鼠分为安静组和运动组,每组15只;同时选取10只鼠龄、性别相匹配的Wistar-Kyoto大鼠纳入正常对照组。将正常对照组和安静组大鼠置于鼠笼内安静饲养,运动组大鼠则给予8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干预,每周运动5次。于末次训练结束48 h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设备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分别对其心肌组织进行麦胚凝集素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并获取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SA)及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四氢生物喋呤(BH4)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eNOS总蛋白、eNOS二聚体及单体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安静组左心室壁厚度(LVWT)、心肌CSA和CVF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eNOS单体上调(P<0.05),eNOS二聚体、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以及心肌BH4含量下降(P<0.05);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心肌CVF降低(P<0.05),LVEDD和LVEF升高(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eNOS单体下调(P<0.05),eNOS二聚体、eNOS二聚体/单体比值以及心肌BH4含量增加(P<0.05),LVWT和CSA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大鼠eNOS总蛋白含量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规律有氧运动可能通过调控eNOS解耦联改善SHR大鼠心脏重塑。
- 寇冠万震刘晓哲牛晓阳
- 关键词:有氧运动高血压心脏重塑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 有氧运动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心肌梗死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心衰对照组及心衰运动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将心衰对照组及心衰运动组大鼠制成心肌梗死模型,术后4周时心衰运动组大鼠给予为期8周的跑台有氧运动。于运动干预结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采用递增负荷跑台实验测定大鼠运动能力,采用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磷酸肌酸(PCr)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采用细胞呼吸测量仪评估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心衰对照组PCr含量、PCr/ATP比值、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和Ⅱ的耗氧量、左心室缩短分数(FS)、射血分数(EF)以及递增负荷实验最高跑速、力竭距离和力竭时间等均不及假手术组水平(P<0.05);心衰运动组ATP含量、复合体Ⅰ耗氧量、左心室FS和EF、递增负荷实验最高跑速、力竭距离和力竭时间均显著优于心衰对照组水平(P<0.05),PCr/ATP比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有氧运动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做功能力,表现为心功能及运动能力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ATP水平及改善线粒体复合体Ⅰ功能有关;另外PCr/ATP比值可能不适合作为评估运动训练对心脏有益影响的生物标志物。
- 李琴凤魏钦刘晓哲黄玲
- 关键词:有氧运动能量代谢线粒体呼吸
- 药物涂层球囊在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CB)与普通球囊(CB)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股腘动脉ISR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例接受DCB治疗,23例接受CB治疗。术后3、6、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靶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远期管腔丢失(LLL)、一期通畅率等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4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截肢或死亡患者,无失防。DCB组与CB组相比,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在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对86.9%,P>0.05),但术后6、12个月明显升高(86.4%对69.6%,P<0.05;81.8%对47.8%,P<0.05)。两组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靶血管ML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DCB组明显高于CB组(P<0.05);术后12个月DCB组靶血管LLL明显低于CB组(P<0.05)。结论 DCB治疗股腘动脉ISR较CB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
- 刘晓哲王兵刘俊超丁语吴斐牛晓阳孙利坤
-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通畅率
- SilverHawk斑块切除系统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评价Silver 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应用Silver 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46例(58条患肢)。其中股腘动脉狭窄病变52条患肢,病变长度(4.6±2.3)cm,狭窄程度(85.6±11.3)%,闭塞性病变6条患肢,病变长度(6.3±3.2)cm。术前Rutherford分级3~5级,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index,ABI)0.45±0.36,术后采用血管多普勒超声、CTA、DSA对血管通畅情况进行随访评估。结果 46例(58条患肢)全部开通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治疗成功率93.10%。术后残余狭窄(10.3±6.2)%,ABI 1.05±0.32,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P=0.02)。平均随访22个月,随访复查ABI 0.96±0.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3),术后6个月、1年、2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4.83%、91.38%、84.48%,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8.28%、96.55%、93.10%。结论 Silver Hawk斑块切除系统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满意。
- 孙利坤王兵刘俊超牛晓阳刘晓哲王梦宇潘锦轩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斑块切除术股动脉
- TASC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杂交手术治疗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杂交手术治疗TASC 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48例TASC 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66条患肢)临床资料,其中TASC C型22例,D型26例,观察围手术期情况,比较不同Fontaine分级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并分析影响一期通畅率的因素。结果:48例(66条患肢)杂交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1例患者因下肢坏疽处感染严重而于术后5 d行截肢手术,无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6.67%。与术前比较,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568 m vs.92 m)与踝肱指数(0.75 vs.0.25)均明显增加(均P<0.05)。平均随访24个月,术后6个月和1、2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5.45%、90.91%、87.88%,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8.48%、96.97%、92.42%;Fontaine II、III级患者一期通畅率均高于IV级患者(P=0.036、0.015),而II、III级患者之间一期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影响术后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6、0.003)。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TASC C/D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式。
- 刘俊超王兵王广华牛晓阳孙利坤刘晓哲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髂动脉主动脉杂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