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飞

作品数:50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专利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小麦
  • 12篇选育
  • 10篇栽培
  • 10篇栽培技术
  • 9篇玉米
  • 9篇育种
  • 9篇高粱
  • 8篇棉花
  • 6篇直播
  • 6篇直播棉
  • 6篇作物
  • 5篇杂交
  • 4篇淀粉
  • 4篇酿酒
  • 4篇农作
  • 4篇农作物
  • 4篇农作物育种
  • 4篇种子
  • 4篇作物育种
  • 4篇抗病

机构

  • 50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安徽省创富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丘陵地区...
  • 1篇泗阳县农业技...

作者

  • 50篇刘晓飞
  • 46篇王卫军
  • 36篇崔小平
  • 27篇赖上坤
  • 16篇孙宝林
  • 15篇金倩
  • 7篇陈立昶
  • 2篇陈卫军
  • 2篇陈春
  • 2篇李敏
  • 1篇刘敏轩
  • 1篇朱莉
  • 1篇陆平
  • 1篇于居龙
  • 1篇吕春华
  • 1篇王飞飞

传媒

  • 7篇大麦与谷类科...
  • 2篇中国棉花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棉花科学
  • 1篇特种经济动植...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农家致富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7篇2025
  • 9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曲小麦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籽粒蛋白含量>13.5%的小麦品种和籽粒淀粉含量>65%的小麦品种杂交,得到杂交种;2)将杂交种自交...
崔小平张善磊王卫军刘晓飞田胜营赖上坤
文献传递
一种夏季直播棉品种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夏季直播棉品种的培育方法,涉及棉花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培育方法利用地理远源的育种资源进行杂交配组得到杂交种,杂交种回交后,对回交的子代进行多生态、多逆境穿梭选育和多代纯化,筛选后获得稳定的夏季直播棉品种...
王卫军崔小平刘晓飞孙宝林
文献传递
酿食兼用小麦新品种富麦666的选育和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22年
富麦66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与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以济麦22为母本、[(济麦17×泗麦1108)×淮麦20]F4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的酿食兼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为222.2 d,株型半紧凑,株高81.6 cm,单株分蘖性较强,成穗多,有效穗数636.0万个/hm~2,穗粒数32.9粒/穗,千粒质量46.2 g。富麦666中感赤霉病、感纹枯病、中感白粉病,具有丰产性好、广适性强、籽粒硬度低等特点。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1031),适合在淮河以北及沿淮半冬性麦区推广种植。
张善磊王卫军田胜营崔小平赵壁许稳刘晓飞赖上坤赖尚科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技术
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富麦666产量及其籽粒品质的影响
2025年
以酿食兼用小麦富麦666为试验材料,设置了N_(1)~N_(4)(施氮量分别为150、225、300、375 kg/hm^(2))4个施氮量水平和T_(1)~T_(3)(基肥∶拔节肥∶穗肥的比例分别为10∶0∶0、7∶3∶0、6∶2∶2)3个氮肥运筹方式的二因素裂区试验,并以N0处理(不施氮肥)作为对照,探究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富麦666农艺和产量性状及其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和增加基肥占比有利于提高富麦666的冬前茎蘖数、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而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富麦666的穗长、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下降;增加施氮量和拔节肥、穗肥占比可以提高富麦666的籽粒硬度指数、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但施氮量的增加对籽粒容重无显著影响。综上,当施氮量为225 kg/hm^(2)且基肥∶拔节肥∶穗肥为7∶3∶0(N_(2)T_(2)处理)时,富麦666的产量增幅最大,同时籽粒硬度指数较低,籽粒容重、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较适宜制曲品质要求。
张善磊潘明泉王卫军崔小平田胜营赖上坤刘晓飞赖尚科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氮肥运筹籽粒品质
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针对江苏高粱产业缺乏本地适宜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的问题,本研究以来自国内外的400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在江苏淮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高粱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质量性状芽鞘色、幼苗叶色、主脉色、穗型、穗形、颖壳色、粒色、分蘖性和颖壳包被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366、0.2235、0.6631、1.3980、0.9619、1.7641、1.7039、1.0631和0.9908;而数量性状全生育期、株高、茎粗、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千粒重、着壳率和角质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质量性状,分别为2.0479、1.9254、2.0472、1.9822、2.0531、2.0314、2.0693、1.4375和1.926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全生育期、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和着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穗粒重与全生育期、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穗柄长、着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15时,供试高粱可以分为3大类,其中类群Ⅰ植株高大,穗粒重和千粒重较小,可作为能源材料开发;类群Ⅱ穗长和穗柄长较短,可从中筛选适合粮饲兼用型育种的资源;类群Ⅲ矮秆、大穗、早熟,可作为粒用高粱材料创新及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153%;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了33.209%,载荷较高的性状有穗长和穗柄长;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5.189%,穗粒重载荷最高;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5.427%,千粒重载荷最高;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11.328%,载荷较高的性状有全生育期、株高、茎粗以及角质率。从供试高粱种质中,筛选出8份全生育期较短、株高较矮、穗型偏散的优良资源,可供江苏地区育种利�
赖上坤潘明泉朱莉刘敏轩金倩刘晓飞陆平王卫军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和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4
2023年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等,但受作物类型、肥料用量、肥料类型、土壤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机无机肥料的最佳配施比也不尽相同。以施氮量为基准计算有机肥施用量,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任何肥料(CK)处理、常规施肥(F)处理、有机肥替代10%化肥(M10)处理、有机肥替代20%化肥(M20)处理、有机肥替代30%化肥(M30)处理、有机肥替代40%化肥(M40)处理。通过设置有机肥与化肥的不同施用配比,明确有机无机肥配比对土壤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施肥模式与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化肥单施会显著降低土壤pH值(P<0.05),而与有机肥配施能减少pH值降幅,还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小麦生物量、千粒质量、籽粒容重以及养分吸收利用率。其中,M20处理在各有机肥处理中效果最佳,与F处理相比,有机质含量提升8.77%,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升29.08%和7.35%,籽粒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提升13.34%和13.47%,籽粒容重、千粒质量增加10.83、2.21 g,氮、磷、钾吸收总量分别增加25.40%、38.73%、31.17%,氮肥、磷肥、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增加11.57、14.96、22.82百分点,氮肥、磷肥、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3.03、11.37、8.22百分点。
田胜营潘明泉吕秀敏崔小平张善磊刘晓飞
关键词:配施比例土壤性质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
棉花种子包装袋(1)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棉花种子包装袋(1)。;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产品外包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色彩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
崔小平王卫军刘晓飞孙宝林李敏
我国棉花生产技术的时代特征及述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棉花生产技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又由"复杂到简化"的发展过程,棉花主要生产技术的变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度一致,主要技术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本文通过研究我国棉花生产技术的变化,探索其发展趋势。
王卫军崔小平孙宝林刘晓飞陈立昶
关键词:棉花生产技术
一种培育高衣分、优质棉花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高衣分、优质棉花品种的方法,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棉花品种(系)作为母本,衣分为43%左右且综合性优良的棉花品种(系)作为父本,以高衣分棉花品种(系)作为轮回亲本;双亲进行配组杂交,选择性状稳定的F<...
王卫军崔小平孙宝林刘晓飞陈立昶
文献传递
一种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将不同高抗病虫害品种进行两两杂交,得到双抗杂交F1;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作母本P0与双抗杂交F1进行杂交,得到双抗杂交玉米与粮饲兼用玉米杂交...
刘晓飞王卫军崔小平赖上坤张善磊金倩田胜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