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野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8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每搏量变异度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与BNP的关系被引量:5
- 2015年
-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严重创伤导致的休克患者越来越多。无论平时或战时,创伤性休克都是创伤救治中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是休克的核心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是治疗休克的关键措施。
- 王志汤卫兵刘野滕乐孟醒魏海巍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休克患者BNP变异度每搏量有效循环血量
- 每搏量变异度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进行机械通气的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28例分为常规组13例和SVV指导组15例,常规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指导容量复苏,SVV指导组根据SVV、心输出量(CO)指导容量复苏。观察2组患者复苏时间、复苏后血乳酸、氧合指数、CVP、平均动脉压(MAP)、N端尿钠肽前体(NT-pro B-NP)等变化,机械通气时间、24 h内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28 d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情况,记录SVV指导组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SVV、CO、外周血管阻力(SVR)的变化。结果 SVV指导组复苏时间短于常规组(t=3.83),乳酸、NT-pro BNP较常规组下降(t分别为3.20和12.32,P<0.05),氧合指数较常规组升高(t=3.01,P<0.05)。2组左心功能不全、MODS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98、0.410和0.372)。SVV指导组复苏后CO、SVV较复苏前改善(P<0.05)。结论 SVV能更好地指导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
- 王志汤卫兵刘野
- 关键词:每搏量变异度复苏术
- 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和血浆白细胞介素-22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和血浆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7年4月解放军昆明总医院普通外科行肝切除手术的HCC患者88例,术后51例接受常规治疗,37例另加乌司他丁治疗7 d。另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IL-22+的Th22细胞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22水平。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HCC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为(1.4±0.3)%,显著高于健康人【(0.8±0.1)%,P<0.0001】;HCC患者血浆IL-22水平为(116.9±32.6)pg/ml,亦显著高于健康人【(42.1±18.2)pg/ml,P<0.0001】;在术后3 d,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ALT分别为【219.4(40.1,510.9)IU/L和450.6(56.1,820.7)IU/L,P<0.05】,血清AST分别为【108.8(82.5,439.1)IU/L和257.3(115.3,7265)IU/L,P<0.01】;在术后7 d,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ALT分别为【72.4(25.6,471.5)IU/L和115.4(35.7,625.2)IU/L,P<0.05】,血清AST分别为【61.4(29.4,351.4)IU/L和90.5(45.5,293.8)IU/L,P<0.05】;术后3 d和术后7 d,乌司他丁治疗组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2±0.4)%和(1.1±0.3)%,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分别为(1.3±0.3)%,P<0.05和(1.3±0.2)%,P<0.05】;血浆IL-22水平分别为(98.1±20.1)pg/ml和(94.1±24.8)pg/ml,亦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分别为(109.7±29.8)pg/ml,P<0.05和(110.7±37.1)%,P<0.05】。结论肝切除术后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可降低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和血浆IL-22水平,对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朱俊丁莹王世清张野刘野刘泽刚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切除术乌司他丁TH22细胞白细胞介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