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地下空间
  • 2篇自然光
  • 2篇方向感
  • 1篇地下公共建筑
  • 1篇地下公共空间
  • 1篇地下商业街
  • 1篇商业街
  • 1篇市中心
  • 1篇市中心区
  • 1篇评价指标
  • 1篇中心区
  • 1篇紫金山
  • 1篇自然光线
  • 1篇民国建筑
  • 1篇建筑
  • 1篇公共空间
  • 1篇城市地下公共...
  • 1篇城市发展
  • 1篇城市广场

机构

  • 8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8篇吴艳华
  • 2篇奚江琳
  • 2篇陈志龙
  • 2篇张平
  • 1篇王可佳
  • 1篇谢金容
  • 1篇朱星平
  • 1篇刘婷婷
  • 1篇钱江
  • 1篇张冰
  • 1篇张涛
  • 1篇周磊
  • 1篇张妍
  • 1篇俞榕华
  • 1篇沈宁

传媒

  • 3篇安徽建筑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建筑与文化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网结构形式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为寻求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路网形式和城市地上、地下道路合理布局结构,以此来解决城市交通的拥挤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地下道路实例分析,结合城市道路的特点,提出了地下道路网整合的模式,并分析地下道路通行能力折减系数、地下道路网交叉口通达性系数、地下道路网可靠性系数3个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方法,得出了地下道路网整合的最优结构形式。由评价结果可知,对地下道路网结构形式选择,较为理想的路网形式为地面方格网+环形放射+地下环状。
张平吴艳华刘黎鹏俞榕华
关键词:评价指标
地下公共建筑中方向感的建立与方向引导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在地下空间中定位定向困难一直是影响地下公共建筑使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深入,以商业、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主的地下公共建筑类型由于与轨道交通的结合,呈现出多功能复合化和规模扩大化的趋势,使得对地下公共建筑中定位定向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视觉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方面,本文重点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地下公共建筑中方向感的建立和方向引导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空间引导、自然光引导以及质感肌理引导三种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快速发展的地下公共建筑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吴艳华陈志龙张冰王可佳
关键词:地下公共建筑方向感自然光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标识系统设计被引量:15
2003年
随着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利用的迅速发展,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受到设计者更多的重视,设计完善的地下公共空间标识系统可以更好地引导人流,改善地下公共空间的环境氛围。本文对地下公共空间标识系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
吴艳华刘婷婷
关键词:城市地下公共空间
城市广场地下空间可开发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近年来,结合广场建设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能够为城市中心的交通和商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文章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对公共活动广场和交通集散广场这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吴艳华谢金容朱星平
关键词:地下空间
功能混合——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复杂性推进被引量:7
2009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地下空间设计理论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城市形态多元化的发展呼唤更具活力、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城市设计理论。通过对城市形态多元化背景下地下空间开发的复杂性和多重功能整合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混合功能这一积极的、更集约化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方式,并阐述了其主要特点和三种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完善地下空间设计中的公共性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使地下空间赋予现代城市更为丰富的内涵。
吴艳华奚江琳钱江
关键词:地下空间
地下商业街利用自然光线引导方向设计策略研究
2012年
针对地下商业街封闭内向,人们在其中方向感差、不容易定位等问题,提出了在地下商业街中引入天然光线,利用自然光线本身具有的可以对建筑空间进行限定、导向和渲染的作用运用到地下商业街的空间组织与设计中,以此来加强对地下商业街的方向引导和空间定位。根据地下商业街的平面形态及采光口设置方式的不同,文中总结出三种主要的光线引导方式。
吴艳华张妍张涛
关键词:地下商业街自然光线方向感
从紫金山到歌乐山——谭延闿墓与林森墓的延续与演化被引量:2
2012年
同一个建筑师,两任民国主席墓,国民政府的首都与陪都,林森墓与谭延闿墓之间不仅建立起了一种多维联系,也是民国建筑从南京至重庆的延续。本文从环境背景、时代背景、建筑特点解析著名建筑师杨廷宝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两个作品——南京谭延闿墓和重庆林森墓风格与精神的双重传递与演化。
奚江琳周磊吴艳华
关键词:民国建筑
地下空间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性开发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蕴含的巨大土地存量价值也日益凸显,许多城市纷纷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在取得一些显著成就的同时,开发的随意、无序,缺乏前瞻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城市地下空间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才能高效、有序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提出了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概念,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实现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吴艳华陈志龙张平沈宁
关键词:地下空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