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铜经MBT和HQ钝化处理后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被引量:12
- 2013年
- 采用循环伏安曲线、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铜经2-巯基苯并噻唑(MBT)和8-羟基喹啉(HQ)钝化处理后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铜经缓蚀溶液处理前后在3.5%NaCl盐水中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MBT或HQ在铜表面形成的络合物膜能明显改善铜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能力;经0.5 mmol/L MBT+0.5 mmol/L HQ复配溶液处理后,其缓蚀率达90.3%;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BT+HQ,MBT,HQ,Blank。分析了MBT与HQ两者具有缓蚀协同作用的机理。
- 贺甜谭澄宇唐娟郑勇
- 关键词:铜2-巯基苯并噻唑8-羟基喹啉
- 乙烯基硅烷处理的Q235钢在3.5%NaCl中腐蚀性的阻抗谱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从阻抗谱方面研究Q235钢硅烷处理的防腐蚀效果和成膜机理的报道较少。以不同浓度(1%~7%)、不同pH值(3~5)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水解液对Q235钢进行处理,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了硅烷膜对3.5%NaCl溶液中Q235钢的防护效果及机理,并用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SEM)分析了Q235钢表面VTES膜的分子结构及其在盐水中浸泡腐蚀后的形貌。结果表明:VTES膜能明显改善Q235钢的耐蚀性能;经5%硅烷,pH=4的水解液处理形成的VTES膜在3.5%NaCl溶液中的电荷转移电阻及膜孔电阻最大,耐蚀效果最好,在3.5%NaCl溶液中浸泡5 d后仍未发生腐蚀;Q235钢表面形成的硅烷膜既存在金属表面与硅醇单体的缩合,也有硅醇单体的缩合,还有未发生交联的Si-OH基团。
- 郑勇谭澄宇贺甜唐娟
- 关键词: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电化学阻抗谱Q235钢
- 单级时效7056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5
- 2013年
- 通过维氏硬度和电导率测试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7056铝合金在105,120,135,150℃单级时效后的硬度、电导率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7056铝合金有着极快的时效响应速度,在不同温度下时效1h后,其硬度升至188~206HV,已达到合金峰值硬度的86.9%以上;在4种单级时效温度下,合金峰时效的析出相都是以η′相为主,时效温度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峰值硬度的明显变化,但会显著加快时效的析出过程;7056铝合金在105℃时效的组织演变为GPⅠ区+η′(少量)→η′+GPⅠ区(少量)→η′;在120℃时为GPⅠ区+η′+GPⅡ区(少量)→η+GPⅡ区(少量)→η′+GPⅡ区(少量);在135℃时为η′+GPⅡ区→η′+GPⅡ区(少量)→η′;在150℃时为η′+GPⅡ区(少量)→η′+GPⅡ区(少量)→η+η′(少量)。
- 蒋建辉郑子樵唐娟李世晨
- 关键词:单级时效维氏硬度电导率显微组织
- 电沉积钕铁硼磁性薄膜工艺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铜电极上进行了NdFeB稀土永磁薄膜电沉积的初步探索。镀液组成为:FeCl240g/L,H3BO336g/L,抗坏血酸1.2g/L,十二烷基硫酸钠0.1g/L,甘氨酸、氯化铵各30g/L(作为配位剂),NdCl38~16g/L。探讨了配位剂对该体系镀液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镀液中NdCl3含量和电沉积终止电位对镀层形貌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配位剂后,Fe2+起始沉积电位负移,而Nd3+的还原电位正移。Fe元素能诱导Nd元素进行共沉积,实现在水溶液中电沉积制备稀土永磁薄膜。循环伏安沉积的终止电位和镀液中NdCl3的含量对NdFeB薄膜的形貌和外观影响较大。镀液中NdCl3为8g/L、终止电位为1.7V时,可制得Nd的质量分数高达5.69%、较光亮致密的NdFeB薄膜。
- 唐娟谭澄宇李建梅蔡超李劲风
- 关键词:钕铁硼永磁铁电沉积循环伏安法水溶液配位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