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楠

作品数:43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中医
  • 8篇血压
  • 8篇高血压
  • 7篇舌象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用药规律
  • 4篇中医证
  • 4篇可视化
  • 4篇可视化分析
  • 4篇客观化
  • 4篇辨证
  • 4篇辨治
  • 3篇学术思想
  • 3篇整体观
  • 3篇舌诊
  • 3篇取穴
  • 3篇中医药
  • 3篇高血压病
  • 3篇冠状

机构

  • 43篇安徽中医药大...
  • 13篇云南中医药大...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水利水电...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作者

  • 43篇姜楠
  • 25篇董昌武
  • 10篇汪莉
  • 3篇程斌
  • 2篇王浩
  • 2篇阮华
  • 2篇赵黎
  • 2篇李梦醒
  • 2篇徐慧
  • 1篇姚长风
  • 1篇吴元洁
  • 1篇程向东
  • 1篇张杰
  • 1篇董梅
  • 1篇袁卫华
  • 1篇宋婷婷
  • 1篇王晶晶
  • 1篇蒋冬梅

传媒

  • 6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四川中医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中医药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固护脾胃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性被引量:7
2020年
上溯《灵枢》《素问》《伤寒杂病论》,博采瘟疫之说,结合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新报道、诊治指南与临床信息,探讨固护脾胃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性。认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过程中应将固护脾胃贯穿始终,预防期重在健脾祛湿,可通过药膳、茶饮、口服汤药等以治未病;治疗期由于病邪传变迅速,故以祛邪为主,但不可过用苦寒伤脾伐胃之品;康复期百脉皆虚,不可大补,只可清养脾胃之气,总以益肺健脾为主。
姜楠潘赐明董昌武
关键词:五运六气辨治思路
张杰治疗肝硬化中扶正与祛邪思路探析被引量:1
2021年
肝硬化属于中医的胁痛,臌胀,积聚等范畴,病机复杂,虚实易淆,治疗棘手。张杰教授临证五十余年,对于肝硬化的治疗通常以气血水着手,以脾土气虚为本,血瘀水聚为标,治疗权衡于扶正与祛邪之间,扶正以健脾、调肝、养肾为主,祛邪以行气、活血、利水为要。初期补中益气,使正气存内;中期活血通滞,俾气血畅通;后期利水救标,标本同治,其顾护中焦脾土贯穿始终。张师处方精妙,机圆法活,通过气血水的关系对肝硬化提纲携领,纵千头万绪,总归一贯。
姜楠潘赐明张杰
关键词:肝硬化扶正祛邪名医经验
“局部畏寒”病因病机浅探被引量:1
2021年
局部畏寒,指身体局部自觉怕冷,遇冷加重,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的症状。结合文献研究显示,外感则全身恶寒,内伤则局部恶寒;就部位而言局部畏寒多发于头面、胸腹、背部、四肢、腰中、足膝、阴部等,就病因病机而言有头面恶寒,命门火衰;胸腹畏寒,阴盛阳衰;背部畏寒,阳郁不布;腰中冷痛,寒湿阻滞;手足厥冷,邪阻经脉;阴冷或寒,寒乘阳泄。结合脏腑经络的阴阳联系,究其病变所由出,本质在于脏腑经络阴阳失调,阳虚失于温煦,或邪阻阳郁不布。
姜楠潘赐明汪莉董昌武
关键词:阳虚病因病机
骨度分寸经纬探源被引量:5
2018年
从《灵枢·经水》对尺寸的描述可见,尺的度量当来自尺骨,应是特指人体前臂内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部位,人体其他部位的度量多以尺来折算。骨度分寸描述于《灵枢·骨度》,首载于《黄帝内经太素》,自隋代开始已将其作为取穴的标准,后世医家多据此行穴位定位。目前常用的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体表标志及简便取穴法均是源于骨度分寸定位法,对于不同定位法的误差,应当探源溯流,借骨度分寸定位法重新确定,权衡规矩。
潘赐明姜楠张书涵袁卫华董昌武
关键词:尺寸取穴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痰湿体质高血压舌象识别
2025年
目的:使用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及残差神经网络模型对痰湿体质人群是否患有高血压病进行舌象的客观化识别分析,推动舌象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医临床决策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首先使用LabelMe图像标签标注工具对547例受试者的舌象舌体区域进行划分标注,再使用U-Net分割算法进行舌体分割,将舌体从复杂的背景中单独分离出以便后续的分析。后续研究引入了ResNet-34、ResNet-50以及YOLOv5 3种深度学习模型,将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舌象和痰湿体质亚健康者舌象进行分类,构建分类模型,绘制混淆矩阵并计算F1值、准确率等对分类模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结果显示,3种模型在本次分类任务中均有较好的表现。ResNet-34模型F1值为91.46%,准确率为92.87%,精准率为90.48%,召回率为92.89%。ResNet-50模型总体上更优,F1值为92.08%,准确率为93.05%,精准率为95.26%,召回率为89.11%。YOLOv5模型总体准确率为85.6%,在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和痰湿体质亚健康者两个类别上,分别取得了85.3%和85.7%的准确率。结论:ResNet-34、ResNet-50、YOLOv5在本次分类任务中均表现优异,以ResNet-50最佳。证明了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较好地完成舌象的分类识别任务,体现了深度学习技术在中医舌诊自动化分类中的巨大潜力,也为中医诊断的现代化、客观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朱倩倩王澜姜楠董昌武
关键词:舌象高血压痰湿体质神经网络
也谈滋阴与扶阳被引量:3
2017年
滋阴和扶阳均是补法,都是从人体阴阳平衡为出发点,对"滋阴派"和"扶阳派"通过"三因治宜"的方法分析,探讨现代治未病的中医思维。通过数据分析、类比等方法总结着眼于现代临床指导。可知,现代仍是"宜温者多,可滋者少","宜补者多,可攻者少"。
潘赐明姜楠赵黎
关键词:朱丹溪郑钦安扶阳治未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舌形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舌形分布规律,探讨舌形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及其对CAG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6-12月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239例CAG患者一般资料、舌象资料及胃镜、病理报告等信息,通过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舌形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CAG中医舌形分布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齿痕舌、点刺舌、裂纹舌、嫩舌、胖大舌、瘦舌。相关性分析显示,点刺舌与腺体萎缩、胆汁反流呈正相关(OR=1.728,P=0.045;OR=3.130,P=0.026),齿痕舌与胃黏膜色泽呈正相关(OR=2.354,P=0.008),裂纹舌与黏膜充血、溃疡呈正相关(OR=2.446,P=0.002;OR=3.140,P=0.027),嫩舌与胃黏膜息肉呈正相关(OR=2.767,P=0.030),胖大舌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呈正相关(OR=3.429,P=0.028),胖大舌与黏膜色泽呈负相关(OR=0.243,P=0.012)。结论CAG患者舌形多为齿痕舌,与胃黏膜病理变化存在相关性,可为CAG的预后及胃癌的诊断提供客观化依据。
王亚楠袁莉汪莉姜楠徐志远阮华程向东董昌武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舌形胃黏膜病理
基于整体观辨治原发性高血压的思路被引量:2
2024年
原发性高血压(EH)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一般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认识与中医整体观辨治疾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基于中医整体观进一步阐释EH发病学特点及其病理生理演变的内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EH提供新的视角。并根据整体观思维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EH的策略,对构建中西医并重的EH慢病防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侯小芬姜楠宋婷婷汪莉程斌董昌武
关键词:整体观原发性高血压本虚标实
基于内外环境交互作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实质
2024年
原发性高血压病(EH)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心血管疾病,从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都具有重要影响,中医证候类型作为EH临床特异性表达,其形成与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通过对EH中医证候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EH辨证提供新的临床思路,能有效提高EH防治水平。
侯小芬徐慧姜楠董昌武
关键词:整体观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治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舌象客观参数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舌象特征参数,为高血压病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舌诊客观依据。方法 使用中医人工智能健康状态辨识系统采集健康体检人员以及高血压病患者各中医辨证分型的舌象信息,利用计算机对舌象图像进行自动识别,提取舌象各区域的颜色HSV参数,并分析高血压病各中医辨证分型的舌诊特征参数。结果 正常对照组以淡红舌、白苔为主;高血压病肝火亢盛组及阴虚阳亢组以红舌为主,痰湿壅盛组以淡白舌显著,苔色仅肝火亢盛组黄苔突出。正常对照组及高血压病各中医辨证分型组舌根、舌尖部舌色H值、S值,苔色H值,舌中部舌色H值、S值,苔色S值,舌边部舌色S值,苔色H值、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辨证分型组舌象颜色参数比较,阴阳两虚组舌根、舌边部舌色、苔色H值均显著升高,说明舌色偏淡,苔色偏白;阴虚阳亢组舌边、舌尖部舌色、苔色S值均显著增高,说明舌色鲜艳,苔色偏淡黄。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不同证型舌诊参数的区域特异性与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可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吕雪芳潘晓幢姜楠董昌武汪滢滢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证候舌诊客观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