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翔

作品数:21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棘球蚴
  • 3篇棘球蚴病
  • 3篇阿苯达唑
  • 2篇蛋白
  • 2篇血检
  • 2篇血检验
  • 2篇血症
  • 2篇药物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酸血症
  • 2篇尿酸
  • 2篇尿酸血症
  • 2篇凝血
  • 2篇凝血检验
  • 2篇葡聚糖
  • 2篇细胞

机构

  • 2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作者

  • 21篇张翔
  • 12篇赵玲莉
  • 3篇黄文辉
  • 2篇刘燕
  • 2篇何轶群
  • 2篇李胜学
  • 1篇冯建明
  • 1篇李建平
  • 1篇金丽艳
  • 1篇董海芸
  • 1篇朱吉海
  • 1篇黄静蓉
  • 1篇韩国雄
  • 1篇李文倩
  • 1篇金石昆
  • 1篇刘洪千
  • 1篇卢天龙
  • 1篇谢芸
  • 1篇陈绍斌

传媒

  • 5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肾衰竭患者Cys C、β_2-MG、Hcy的检测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Scr、BUN、Cys C、β_2-MG、Hcy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CKD分期将患者分为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检测各组患者Scr、BUN、Cys C、β_2-MG、Hcy的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炎症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Scr、BUN、CysC、β_2-MG、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cr、BUN、Cys C、β_2-MG及Hcy水平随着病情发展而升高,分期越高,Scr、BUN、Cys C、β_2 MG及Hcy水平越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血清Scr、BUN与Cys C、β_2-MG及Hcy水平呈正相关(P <0. 05)。Cys C对慢性肾衰竭的灵敏度明显优于β_2-MG和Hcy(P<0.05)。Cys C在慢性CKD 3、4期的灵敏度明显优于β_2-MG和Hcy(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CysC、Hcy、β_2-MG水平可反映慢性肾衰竭的严重程度,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参考,临床意义较高。
董海芸金石昆黄静蓉张翔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CYSCHCYΒ2-MG
CX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3及其配体I-TAC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CX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其配体I-TAC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和逆转录PCR,对30例初诊及复发ITP患者治疗前、18例治疗后缓解患者和24例健康人的血浆IFNy、I-TA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CXCR3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ITP患者血浆中IFNy/的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后组与正常对照组[(71.45±17.62)ng/L比(36.94±14.86)ng/L和(25.28±12.85)ng/L,P〈0.05],ITP治疗后血浆IFN',/的含量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ITP患者血浆中I-TAC的含量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相比,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56±144.70)ng/L比(488.24±164.70)ng/L和(382.97±167.43)ng/L,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与治疗后组ITP患者PBMNC高表达CXCR3mRNA[6.76(3.03,37.00),1.76(0.45,14.18)比0.12(0.04,0.28),P〈0.05],治疗后CXCR3表达降低,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患者高表达Thl细胞因子,同时CXCR3+细胞可能通过趋化机制在ITP免疫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张翔冯建明李文倩李建平陈绍斌韩国雄
关键词:紫癜免疫性I-TAC
MAPK信号通路——肝棘球蚴病治疗新靶点被引量:3
2022年
MAPK信号通路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炎症、癌症、免疫紊乱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过程,其在肝棘球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MAPK信号通路的结构及调节过程,重点阐述了肝棘球蚴病中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即MAPK信号通路在肝棘球蚴病中存在虫体与宿主的双重激活,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其治疗产生影响,以MAPK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药物治疗有望成为肝棘球蚴病治疗新的策略。
董琳琳芦永良鄂维建张翔赵玲莉
关键词: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MAP激酶信号系统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炎症指标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相关研究表明,部分炎症指标的异常可能对SLE的诊断及活动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将从部分炎症标志物的异常阐述对SLE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对SLE的早期诊断提供资料支持,从而为SLE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任惠张翔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细胞炎症细胞因子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与耐药的关系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鲍曼不动杆菌是自土壤、水分离的一种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抗菌药物耐药性,可在生物、医疗器械及环境表面定植存活较长时间。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机会性致病菌之一,可引起肺部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皮肤及软组织的感染,感染主要发生在免疫能力低下或院内重症患者。
张志红张翔黄文辉赵玲莉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耐药性抗菌药物
免疫系统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展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患者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后,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多种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相互作用,继而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及治疗效果,这个过程可持续数十年,最终对患者造成不同的临床结局。其中CD4+T细胞及CD8+T细胞对HB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已被众多研究者认可,但临床医师依然忽略了它的检测价值,因此详述其在CHB病程中的变化及作用对推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
武甜甜张翔
关键词:乙型肝炎CD8+T细胞CD4+T细胞
青海省2015—2020年下呼吸道标本细菌耐药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了解青海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来源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青海省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抗菌药物制定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WHONET5.6软件分析2015—2020年青海省来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分离鉴定的细菌药敏数据,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15—2020年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中共分离出55288株细菌,分离排名前5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2.5%)、鲍曼不动杆菌(10.8%)、大肠埃希菌(9.7%)、金黄色葡萄球菌(8.7%)和阴沟肠杆菌(7.5%)。药敏数据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监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有下降趋势,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于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大部分敏感性在90%以上,3种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略有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总体下降,但是耐药率相对较高;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保持不变或下降;6年中MRSA的检出率分别是34.3%、37.0%、39.0%、36.7%、37.8%和41.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基本保持在95%左右。结论青海省2015—2020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略有上升,呼吁临床医师送检高质量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合格痰标本,并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何轶群黄文辉赵玲莉李娟张翔雷海娟史俊莲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抗菌药物肺部感染
血清营养素对妊娠妇女及其胎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血清营养素水平对预测和诊断妊娠期妇女健康,以及胎儿和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临床产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本文对近几年妊娠妇女血清营养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从叶酸(FA)、维生素B12、矿物元素3个方面探讨血清营养素对妊娠妇女健康,以及胎儿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为今后深入研究血清营养素水平异常与妊娠合并症和出生缺陷的关系提供新思路。
赵玲莉张翔卢天龙李建华
关键词:妊娠矿物元素铁蛋白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20年
恶性肿瘤常因肿瘤细胞表达的促凝因子、药物治疗或肿瘤组织压迫邻近血管等引起凝血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高凝,也有部分肿瘤(急性白血病)患者表现为低凝。呼吸系统肿瘤(肺癌)、消化系统肿瘤(胃癌、肝癌)、血液系统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其他系统肿瘤(黑色素瘤、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明确凝血功能变化对抗凝或止血药物的使用尤为重要。另外,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对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马会明张翔何品芳赵玲莉
关键词: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预后
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棘球蚴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2年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式,但存在术中易播散、术后易复发等问题,因此药物治疗对包虫病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都必不可少。特殊化学药物联合阿苯达唑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明显增强治疗效果;中药组分联合阿苯达唑可增强疗效、降低药物剂量,具有保肝作用。因此,联合用药以发挥增效减毒为目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阿苯达唑等经典药物的不足,为包虫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各药物联合治疗包虫病的效果做一综述,为今后探索药物联用治疗包虫病提供参考。
杨海山赵玲莉李超群李永臻张翔
关键词:包虫病阿苯达唑联合用药增效减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