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部数字摄影窗口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研究数字摄影(DR)窗口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接诊先后顺序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40名肥胖或女性接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最新《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要求进行DR摄片,随后利用窗口技术对所摄图像进行处理,安排3名具有尘肺病诊断资格的医师对DR片进行集体阅片、诊断,分析窗口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20组胸片质量结果中,总共有114(114/120,95. 00%)组结果认为需要窗口处理。上肺区窗口条件下的DR胸片诊断无尘肺、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的准确性(87. 50%、87. 50%、85. 00%、90. 00%)、敏感性(100. 00%、95. 24%、40. 00%、25. 00%)、特异性(85. 71%、78. 95%、100. 00%、97. 22%);下肺区窗口条件下的DR胸片诊断无尘肺、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的准确性(80. 00%、67. 50%、87. 50%、95. 00%)、敏感性(60. 00%、57. 14%、100. 00%、100. 00%)、特异性(82. 86%、78. 95%、85. 71%、94. 59%)。两组窗口条件下尘肺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4);在无尘肺及Ⅱ期、Ⅲ期尘肺的诊断中,上、下肺区窗口条件下尘肺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Ⅰ期尘肺的诊断中,上、下肺区窗口条件下尘肺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6)。结论通过调整DR胸片的窗口技术可以提高尘肺病诊断的准确性。
- 刘亚胡茂能徐婷婷曾敏王国亮
- 关键词:尘肺DR摄影
- 两种摄影方法在全下肢数字化拼接中的应用比较
- 2015年
- 评价球管相对固定摄影法和球管跟踪摄影法在全下肢数字化拼接中的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全下肢摄影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球管相对固定摄影法,n=50)和对照组(予以球管跟踪摄影法,n=5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拼接图像的对位对线和比例尺精度误差情况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比例尺精度误差均<5%;但观察组对位对线成功率率为100.0%(50/50),而对照组则为60.0%(30/50),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拼接技术在全下肢摄影中应用广泛,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球管相对固定投照法具有简洁,经济,对位对线准确和比例尺精度误差率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王国亮胡茂能含笑曾敏
- 关键词:数字化摄影全下肢
- 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癌影像学表现和相关肿瘤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27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癌阳性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行乳腺钼靶检查并可见阳性征象的3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分为簇状钙化组、肿块组以及肿块合并簇状钙化组3组。分析影像学表现与组织学来源,影像学表现与免疫组化结果中ER、PR、HER-2的关系。结果影像学表现为单纯簇状钙化者10例(33. 3%),单纯肿块者7例(23. 3%),肿块合并簇状钙化者13例(43. 3%)。ER、PR、HER-2的阳性率分别为70. 0%(21/30)、60. 0%(18/30)和56. 7%(17/30)。来源于导管上皮的乳腺癌钙化率高于非导管上皮肿瘤(P <0. 05)。肿块合并簇状钙化组患者中HER-2表达高于其他两组(P <0. 05),且肿块边缘毛刺征象和HER-2表达呈负相关(r=-0. 265,P <0. 05)。结论簇状钙化、肿块以及肿块合并簇状钙化是乳腺癌钼靶检查中最重要的三种影像学表现,来源于导管上皮的乳腺癌钙化率较高。HER-2在肿块合并簇状钙化患者中表达最高,且和肿块影像学表现有关。
- 含笑胡茂能余梁曾敏周丽芬刘亚
-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摄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