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椎间盘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腰围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器官重
  • 1篇器官重量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体积

机构

  • 4篇武警山西总队...

作者

  • 4篇李军
  • 3篇张锦
  • 3篇王峰
  • 3篇张丽琴
  • 1篇兰海波
  • 1篇刘宁

传媒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根据腰围设置腰椎间盘CT扫描参数降低辐射剂量的必要性
2020年
【目的】评价是否需要根据患者腰围个体化设置腰椎间盘CT的参考管电流时间乘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12月112例临床上因腰腿部不适疑为腰椎间盘病变行CT扫描的患者,根据腰围大小分为小腰围组(n=57)和大腰围组(n=55),比较在参考管电流时间乘积(190 mAs)不变的条件下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小腰围组腰3椎体、腰3~4椎间盘、硬膜囊及腰大肌的信噪比显著高于大腰围组(P<0.001),腰3椎体及硬膜囊的对比噪声比显著高于大腰围组(P<0.05),测量者间的一致性很好(ICC值为0.82~0.96)。小腰围组主观图像噪声、腰3~4椎间盘及椎旁软组织边缘锐利度均优于大腰围组(P<0.05),诊断可用性评价均为完全能够满足诊断需要,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很好(kappa值为0.81~0.93)。小腰围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大腰围组(P<0.001)。【结论】小腰围组的CT图像质量显著优于诊断的基本需要,应该根据患者的腰围个体化设置其参考管电流时间乘积,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剂量。
王峰范跃星张锦李军张丽琴郭宁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腰椎间盘腰围
多层螺旋CT测量成人正常甲状腺体积102例被引量:2
2016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甲亢的方法主要有内科药物治疗、核医学核素示踪靶向131I治疗和外科治疗三种。其中,131I治疗因具有快速简便、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师与患者选用。131I治疗甲亢的效果取决于每克甲状腺的给药剂量,甲状腺体积是影响131I剂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131I治疗甲亢后甲减发生的危险因素。
范跃星冯杰张锦刘宁兰海波李军张丽琴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甲状腺器官重量
腰椎迭代重建低剂量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分析与评价
2020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扫描、图像空间迭代重建(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image space,IRIS)腰椎CT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搜集2018年7月到2019年2月期间114例低剂量(130 m As,130 k Vp)扫描、IRIS重建和112例常规剂量(190m As,130 k Vp)扫描、滤过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病变的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图像噪声、图像锐利度、诊断可接受性、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及其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组腰3椎体、腰3~4椎间盘、硬膜囊及腰大肌的信噪比显著高于常规组(P<0.001),腰3~4椎间盘、硬膜囊及腰大肌的对比噪声比显著高于常规组(P<0.001),测量者间的一致性较好或很好,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值为0.739~0.979。低剂量组主观图像噪声、腰3~4椎间盘及椎旁软组织边缘锐利度均优于常规组(P<0.001),诊断可用性评价均为完全能够满足诊断需要,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很好(kappa值0.806~0.929),低剂量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01)。【结论】采用IRIS迭代重建能够在辐射剂量减少约30%的情况下获得满足诊断需要的腰椎间盘CT图像质量。
王峰范跃星张锦李军刘涛张俊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腰椎间盘
自制逆向调平装置用于辅助CT引导下穿刺:体模实验
2025年
目的观察自制逆向调平装置用于辅助CT引导下穿刺体模的效果。方法采用量角器底座、水准泡、穿刺针固定器、量角器和量角器指针等自制逆向调平装置,并以18K泡沫塑料自制穿刺体模。采用随机函数设定穿刺角度,由3名医师分别于无辅助状态下(对照组)及在自制装置辅助下(实验组)以不同角度穿刺体模50次;观察3名医师之间穿刺针在头足及左右方向角度的误差绝对值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头足和左右方向的穿刺角度误差的绝对值均≤3°为穿刺合格,比较组间穿刺合格率。结果3名医师之间有无辅助下穿刺的头足或左右方向穿刺角度误差绝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头足及左右方向穿刺角度误差绝对值均小于(P均<0.001)、而穿刺合格率高于对照组[52.00%(78/150)vs.4.67%(7/150),χ^(2)=82.752,P<0.001]。结论自制逆向调平装置有助于提高CT引导下穿刺体模的准确性。
王峰权建渊李军张俊杰张丽琴刘丽叶
关键词:穿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