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 作品数:19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气云区”转换波地震资料应用研究与实践——以渤海湾盆地为例 2025年 “气云”现象在渤海湾油田的地震资料上比较常见,地震纵波穿越“气云区”时会发生散射效应,导致地震资料成像模糊,出现弱振幅、杂乱反射等现象,给“气云区”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工作带来困难。由于横波只在岩石骨架中传播,不受流体的影响,因此转换波地震资料可以有效改善“气云区”成像模糊的问题。选取渤海湾盆地内某油田的“气云区”为研究目标,通过转换波井震标定、转换波地震资料解释、转换波时深转换等技术研究和应用,充分利用转换波在“气云区”成像上的优势,发掘其在“气云区”构造落实上的应用潜力,对“气云区”进行地质构造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转换波可较好落实“气云区”构造,提高钻探成功率,从而为“气云区”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李春雷 周秘 焦叙明关键词:多波地震勘探 转换波勘探 渤海湾盆地疏松砂岩岩石物理建模及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 2025年 时移地震成本较高且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油气藏,因此在实施前开展充分的可行性分析非常重要。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的关键是油藏开发后的地层弹性参数预测,而影响地层弹性参数的因素十分复杂,油藏开采造成的地层温度、压力、岩石骨架等变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为准确预测油藏开发对地层弹性参数的影响,实现时移地震可行性定量评价,本文以我国渤海湾盆地浅层疏松砂岩油藏为例,开展基于岩石物理建模的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方法研究。渤海湾盆地浅层疏松砂岩具有高孔隙、低胶结等特征,本研究根据目标地层的地质条件,将沉积和埋藏史研究与岩石物理建模相结合,建立沉积-埋藏史指导下的岩石物理模型,对疏松岩石的岩石物理特征进行描述。在岩石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对研究目标地层的岩石骨架和流体条件进行定量评价,并根据油藏开发动态预测地层弹性参数,基于地震正演对地震条件进行定量评价。针对研究目标储层厚度有限的情况,利用楔状模型正演研究分析储层厚度对时移地震响应的影响。最终,从油藏地质条件、岩石物理条件、地震条件3个方面对研究目标地层的时移地震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储层地质条件和岩石骨架条件都较好,流体性质是决定时移地震可行性的关键因素,轻质油油藏更利于时移地震观测。从几个研究目标中选取最利于开展时移地震研究的一个,对已有地震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开展时移地震分析,证明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比较可靠。研究结果可为渤海湾盆地类似的浅层疏松砂岩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提供参考。 李春雷 赵程 谢涛 朱金强关键词:岩石物理模型 时移地震 渤海湾盆地 疏松砂岩 叠前反演技术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024年 辫状河三角洲是介于河流三角洲和扇三角洲之间的一种类型,是有利的油气储集带,常发育构造或岩性油气藏。由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一般单层砂体厚度较薄,而且横向厚度变化较大,储层与围岩岩石物理特征不易区分,为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工作带来困难。以渤海湾盆地某区块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为例,通过岩石物理敏感参数构建、精细反演初始模型建立等关键技术研究,利用叠前反演技术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展布形态和范围、储层流体性质进行预测,较好解决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的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难题。 李春雷关键词:储层预测 叠前反演 油气检测 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在储层“甜点”预测中的应用--以南海某油田古近系储层为例 2025年 针对特殊岩性组分导致的致密砂岩储层"甜点"预测难题,以南海某油田古近系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钙质、凝灰质成分复合影响下的储层“甜点”预测技术研究。首先基于微分等效介质理论构建多矿物岩石物理模型,通过正演模拟获取研究区探井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响应特征;再系统分析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密度、纵横波速度比及泊松比等弹性参数与泥质含量、钙质含量、凝灰质含量及孔隙度的多维响应关系,建立基于弹性参数交会分析的复杂岩性解释模板;最后结合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实现钙质砂岩、凝灰质砂岩等致密储层与优质储层的三维空间刻画。经实践应用证实预测结果与验证井吻合率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震岩石物理的弹性参数敏感性分析可有效厘清复杂岩性储层的岩性、物性、岩石物理响应机制,可为致密砂岩甜点预测提供可靠的技术路径。 李春雷关键词:岩石物理模型 岩石物理 致密砂岩 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16 2014年 将渤海某油田最新采集的二维高分辨率资料处理解释后,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及地质概况,利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井(孔)震标定等深层油气勘探的成熟技术,系统研究了各类海底浅层地质灾害因素的成因、特征、危害及展布规律,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浅层断裂、浅层气和埋藏古河道是研究区海底浅层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因素,通过刻画不同期次地质灾害因素的类型及其分布范围,为今后该油田海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调查成果。因此,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识别。 王海平 张伟 李春雷 王磊关键词:高分辨率地震 浅层气 面向油田开发的多参数约束三维Q体补偿方法 2021年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进程推进,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反Q滤波做为一种较为常见有效的提高分辨率手段,但常规的Q场的求取精准度不高,无法满足油田开发的地质需求。本文拓展了常规Q求取方式,结合开发油田具有丰富的井资料和地质层位解释资料特征,提出多参数约束的井控层控三维Q体补偿方法。从井数据出发,基于多参数建模思路,建立起具有可靠性强、精度高、符合地质特征的三维时空变Q体。通过实际资料论证,该方法是可行的,对于面向油田开发地震资料处理中提高分辨率处理就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陈文贵 徐强 范宝仓 李春雷关键词:地震资料处理 高分辨率 多次波预测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次波预测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任一炮点在任一地震道的频域数据;根据频域数据生成地震数据矩阵,地震数据矩阵为主对角线为0的上三角矩阵,地震数据矩阵的任一非首列包含同一炮点的至少一个... 徐强 焦叙明 王炜 王海昆 孙雷鸣 马德志 张明强 陈磅 周秘 李春雷储层厚度对时移地震振幅差异的影响 2025年 地震振幅变化是时移地震分析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是影响地震振幅变化的因素比较复杂,由于薄层干涉效应,薄地层的厚度也会对地震反射振幅产生影响。为了量化分析储层厚度对时移地震反射振幅差异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某浅层疏松砂岩油藏为例,通过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流体替换、地震正演模拟等技术手段构建时移地震正演数据,并进行时移地震振幅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时移地震振幅差异受薄层干涉效应的影响非常明显,地层厚度小于λ/8(λ为地震波波长)时振幅差异变小,在λ/8到λ/2之间时振幅差异变大,达到λ/2之后振幅差异才是油藏开采活动的正常响应;地层厚度在λ/8到λ/2之间时,薄层干涉效应会将时移地震差异变大,对于时移地震观测是有利因素,对时移地震定量解释却容易产生误导;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属性反演、地震反演技术也无法消除薄层干涉效应的影响。进行时移地震定量解释时一定不要忽视薄层造成的假象,建议利用技术手段消除地震振幅干涉效应之后再开展时移地震解释工作。 李春雷 赵程 谢涛 朱金强关键词:时移地震 薄储层 地震反演 地震响应 水层多次波预测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层多次波预测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初始地震炮集数据;将初始地震炮集数据转换为频率‑波数域地震炮集数据;对频率‑波数域地震炮集数据进行波场延拓处理后得到频率‑波数域的水层多次... 徐强 焦叙明 王炜 张明强 王海昆 孙雷鸣 马德志 周秘 李春雷 程耀岩石物理参数敏感度分析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物理参数敏感度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待分析岩石物理参数的参数数据划分为第一参数数据及第二参数数据;根据第一参数数据计算累积分布函数为第一预设值时的第一参数值,根据第二参数数据计算累积分布函数为... 李春雷 张志军 张建峰 徐德奎 王征 王志亮 吴尧 焦叙明 周秘 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