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章林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风洞
  • 2篇变频
  • 2篇变频器
  • 2篇PLC
  • 1篇引射
  • 1篇引射器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智能化
  • 1篇柔壁喷管
  • 1篇伺服
  • 1篇伺服控制
  • 1篇喷管
  • 1篇系统设计
  • 1篇流场
  • 1篇模糊控制
  • 1篇内存
  • 1篇节能
  • 1篇精确控制
  • 1篇空调
  • 1篇空调系统

机构

  • 6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北京航天测控...

作者

  • 6篇邓章林
  • 3篇荣祥森
  • 1篇邓晓曼
  • 1篇杨海滨
  • 1篇阎成
  • 1篇郑磊
  • 1篇贾霜
  • 1篇张伟
  • 1篇王萌
  • 1篇王晓宇
  • 1篇李娜
  • 1篇顾海涛
  • 1篇李增军

传媒

  • 2篇兵工自动化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测控技术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某地下车间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控制集成设计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根据地下车间热湿负荷及其使用功能的特性规律,对某地下车间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与优化设计,实现了暖通与智能控制两个专业系统优化集成,确保基于智能化控制的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地下空间环境舒适、健康,空调系统运行节能、调节智能的目标。
荣祥森邓章林吴贯青段帅黄春杰金晓公宗禹赜
关键词:空调系统除湿智能化节能
1.2m跨超声速风洞柔壁喷管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20年
1.2m风洞柔壁喷管控制系统采用恒定转速开环方式控制定位螺母位置,存在定位精度较差、试验效率低等问题,为此在保留现有电机及传动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PLC+变频器"技术为核心的控制方案,实现定位螺母精确位置控制,并在系统中增加监测手段,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经过近一年系统运行表明:定位螺母控制定位精度与喷管更换效率,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在上位机以及触摸屏上均可以实时显示传感器监测信息,并实现软限位等功能,提升了风洞试验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
马列波邓章林荣祥森阎成
关键词:柔壁喷管精确控制PLC变频器
1.2 m风洞增量引射器控制系统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增量引射器无法实现自动控制,研制一套采用"PLC+变频器"技术的控制系统。系统通过Modbus和SSI总线通信协议构建了经济可靠的硬件平台,利用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位置和速度双反馈控制,实现了增量引射器本地/远程自动控制。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已投入风洞试验运行1 a,能够实现增量引射器开度的自动控制,且能够提升定位控制精度。
邓章林蒲泓宇王萌荣祥森
关键词:PLC变频器模糊控制
基于反射内存网络的风洞测量系统状态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解决某风洞测量系统监测覆盖面不全、监测手段缺乏、监测数据管理效率低下等不足,在现有设备基础上搭建了环形反射内存网络,构建了状态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方案及实现;状态监测软件基于LabVIEW和SQL Server开发,将测量设备状态信息集中采集、处理、存储,实现了对测量系统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功能完备,界面友好,满足风洞试验运行监测要求。
贾霜蒲麒邓章林邓晓曼郑磊
关键词:风洞测量系统反射内存
模型快速插入机构控制系统被引量:1
2016年
为避免高超声速风洞测热试验时模型在投放前被加热引起的测量误差,要求模型快速插入流场中间,研制了模型快速插入机构。该机构采用气液增速缸和伺服比例换向阀驱动,当风洞流场建立时由上驻室快速插入到试验流场中。控制系统运用计算机集中控制技术、电液伺服技术、交流伺服技术和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建立了相互独立的各个运动自由度控制回路。系统通过高速的数据采集和模拟量输出、读取CPU工作频率等方式,解决了模型快速插入和计时的难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能实现模型的快速插入,动作过程响应迅速并运行平稳,达到了预期技术指标,说明该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
杨海滨张伟王晓宇邓章林李娜
关键词:伺服控制流场
一种风洞移测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2022年
移测装置作为风洞的标准配套设备,是风洞开展超声速流场测试必不可少的装置,其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流场测试结果。针对原装置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结构设计方案,基于ANSYS软件的流体仿真与结构仿真计算功能,开展新装置的设计优化和强度分析等工作,经过实际应用运行,新的装置定位精度高、结构稳定可靠、受力特性好,完全满足任务需求。
孙常新邓章林顾海涛李增军孟少飞
关键词:风洞优化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