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伯毅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市园林管理处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杂交
  • 3篇姜花属
  • 2篇孢子
  • 2篇南洋杉
  • 1篇顶空
  • 1篇顶空固相微萃...
  • 1篇选育
  • 1篇叶片
  • 1篇引种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杂交选育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色谱
  • 1篇生长节律
  • 1篇生殖
  • 1篇实生
  • 1篇实生苗
  • 1篇实生苗培育
  • 1篇实生苗培育技...

机构

  • 8篇厦门市园林管...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福建省林业科...
  • 1篇厦门市园林植...
  • 1篇福建省亚热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陈伯毅
  • 5篇蔡邦平
  • 5篇丁友芳
  • 2篇梁育勤
  • 2篇张秀英
  • 1篇高小坤
  • 1篇黄碧华
  • 1篇郭惠珠
  • 1篇陈松河
  • 1篇黄小萍
  • 1篇陈菲
  • 1篇黄素梅

传媒

  • 3篇园艺学报
  • 2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 1篇竹子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姜花新品种‘百媚’
2022年
姜花新品种‘百媚’是从以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为母本,‘橙塔’姜花(H. coccineum var. aurantiacum ‘Orange Brush’)为父本的F_(1)代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的株高48.3~117.2 cm,明显低于其父母本。花香较母本略淡。花色多样,花冠裂片和花冠管为黄色,唇瓣为黄白色至橘黄色,花丝橘红色,花药红色。观赏性强,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蔡长福王梦园蔡邦平王勇包苹谢雨萱王金英丁友芳丁友芳
关键词:姜花属杂交
肯氏南洋杉实生苗培育技术及苗木质量分级被引量:1
2016年
选择生长健壮的30~60年生成年肯氏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母树进行采种,播种前种子去皮处理,幼苗期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提高实生苗苗木质量。以根长、地径和苗高为肯氏南洋杉1、2年生实生苗分级的质量指标,应用快速聚类法K-Means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将苗木分为3级。1年生实生苗苗高(≤12 cm)、地径(≤2.5 cm)过小,不适合出圃造林;2年生实生苗中的Ⅰ级苗和Ⅱ级苗根长、地径、苗高指标均符合出圃造林标准,可以出圃;2年生实生苗中Ⅲ级苗地径、苗高依然未达到出圃标准,不建议出圃。
丁友芳陈伯毅黄素梅梁育勤
关键词:实生苗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香花秋海棠及其变种花香气成分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盛花期的香花秋海棠(Begonia handelii)雄花及其变种铺地秋海棠(B.handelii var.prostrata)雌花和红毛香花秋海棠(B.handelii var.rubropilosa)雄花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铺地秋海棠花中鉴定出香气成分32种,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总成分50.10%,其次分别为碳氢类、醛类和酸类物质,分别占总成分25.39%、13.87%、4.34%;从香花秋海棠花中鉴定出香气成分21种,醛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总成分57.12%,其次是醇类、碳氢类、杂环类物质,分别占总成分17.37%、15.31%、4.88%;从红毛香花秋海棠花中鉴定出香气成分44种,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总成分38.22%,其次是碳氢类、醛类和醚类物质,分别占总成分34.36%、16.83%、6.91%。铺地秋海棠和红毛香花秋海棠香气成分较接近,富含具有清香、甘甜气息的芳樟醇氧化物等物质;香花秋海棠花中醛类物质含量最高,具有淡焦甜香气。
丁友芳陈菲吕燕玲黄碧华陈伯毅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姜花新品种‘香绯’被引量:1
2022年
以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为母本,‘橙塔’姜花(H. coccineum var. aurantiacum ‘Orange Brush’)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得到的F_(1)代,再从F_(1)群体中选育出来姜花新品种‘香绯’。该品种成熟植株的平均株高为92.7 cm,明显低于其父母本;花香较母本略淡;花色为渐变色,不同于母本白色和父本橙色的单一花色。
王梦园王勇包苹谢雨萱蔡长福王金英丁友芳陈伯毅蔡邦平
关键词:姜花属杂交
姜花新品种‘霓裳’被引量:2
2022年
‘霓裳’是从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与‘橙塔’姜花(H. coccineum var. Aurantiacum‘Orange Brush’)人工杂交得到的F_(1)代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植株矮化,平均株高是73.0 cm,明显低于母本(258.3 cm)和父本(170.1 cm)。花香较母本略淡。花色杂色不同于母本白色和父本橙色的单一花色。
包苹蔡邦平蔡邦平高小坤蔡长福王梦园王金英丁友芳丁友芳
关键词:姜花属杂交选育
竹亚科刚竹属河竹花器官形态特征的补充描述
2025年
【目的】繁殖器官是植物分类鉴定的1个重要依据,该文旨在补充完善《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1996年)及其英文版(2006年)等国内外文献缺失的河竹(Phyllostachys rivalis)繁殖器官花形态特征描述。【方法】研究组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竹类植物区3次观察记录到处于开花期的竹亚科刚竹属河竹,对采集到的花标本的花部形态特征进行解剖观察。【结果】结合其开花的状态和习性,描述了其花枝和花部形态特征,研究显示其与同组竹子形态特征存在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是对发表该竹种的模式标本形态的补充描述,对确定其系统位置、分类鉴定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营养体和花枝标本存于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标本室。
陈松河郭惠珠陈伯毅
关键词:竹亚科刚竹属花序
厦门地区引种笔筒树年生长节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对笔筒树为期1 a的连续观测,揭示其年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在厦门地区的笔筒树植株生长发育全年无休眠,4-7月和9-10月为营养生长高峰期,11月至翌年3月新生叶片较少,营养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5~28℃;1-2月和4-7月为生殖生长高峰期,8-12月的新生孢子叶较少,生殖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8℃。植株在树荫较多、空气潮湿的地方营养生长较好,而阳光充足条件则有利于孢子生长。孢子囊群成熟期25 d左右。植株的年新增叶片数与其干高有显著正相关性。
张艳张秀英林泽彬包苹陈伯毅蔡邦平
关键词:生殖叶片孢子叶
盐雾胁迫对肯氏南洋杉幼苗生长及离子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盐雾是限制滨海地区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盐雾对肯氏南洋杉生长的影响,及其耐盐雾的能力和机理。实验选取生长一致(树龄为1年)的肯氏南洋杉幼苗进行Na Cl盐雾胁迫实验,设置0、0.7%、1.4%、2.1%、2.8%、3.5%6个Na Cl质量分数处理,胁迫第30天统计其盐害情况,并测定K^(+)、Na^(+)、Cl^(-)3种离子在根、茎、叶以及新叶、成叶、老叶中的含量。研究表明:肯氏南洋杉幼苗具有较强耐盐雾能力,在30 d(每次50 m L,每天2次)的盐雾胁迫下,其耐盐阈值在1.4%~2.1%之间。肯氏南洋杉的针叶小且革质,气孔上方覆盖着不透水的蜡质原纤维厚层,抑制盐雾进入植物体,随着叶片的老化,蜡质原纤维风化融合后形成气孔塞,进一步阻断盐雾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故老叶抵御盐雾的能力更强。通过叶片进入植物体的盐分,被分隔到特定的区域(Na^(+)运往茎,Cl^(-)积累在叶),从而减轻盐分对地上部分的伤害;同时根选择性地向地上部分运输K+,提高K^(+)/Na+比值以减缓盐分对地上部分生理代谢的伤害。肯氏南洋杉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及抗风性,可作为我国华南滨海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以及沿海风景林、防风林树种。
梁育勤卞阿娜陈伯毅黄小萍吴毓娟张毅
关键词:幼苗生长离子分布
笔筒树孢子无菌培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2021年
通过笔筒树孢子的无菌培养试验,以筛选出笔筒树孢子无菌培养各过程的最佳条件,建立一套系统、高效、完整的笔筒树的无菌培养技术体系,最终实现笔筒树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本研究用即采的成熟的离叶黑褐色孢子为材料,用75%酒精处理10 s后再用0.1%升汞处理6 min结合进行笔筒树孢子的表面消毒,诱导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6-BA 0.1 mg/L+IBA 0.2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05 mg/L+IBA 0.05 mg/L,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2 mg/L+IBA 0.2 mg/L,生根培养基为MS+6-BA 0.05 mg/L+IBA0.05 mg/L,培养温度(25±2)℃,日光灯光源,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2 000 lx。
张艳张秀英谢雨萱林泽彬陈伯毅蔡邦平
关键词:无菌培养孢子培养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