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梅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王克穷主任医师运用抵挡汤验案举隅被引量:2
- 2017年
- 王克穷主任医师运用抵挡汤治疗以下焦瘀热互结偏于瘀血为主要病机的病症常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分析导师治疗胃癌肝转移并发老年性痴呆案和贫血并发子宫腺肌病案,体现其在临床上的中医辨证思路和对中医腹诊的运用,为临床运用抵挡汤治疗相关病症提供临床经验。
- 杨朋王克穷任梅梅张海鸥
- 关键词:经方验案抵挡汤
- 小柴胡汤本源剂量治疗肺癌咳嗽验案二则被引量:7
- 2017年
- 《伤寒论》第37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 任梅梅杨朋张海鸥王克穷
- 关键词:咳嗽肺癌小柴胡汤经方
- 扶元复衡汤加减联合TP化疗方案对宫颈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疗效、抗肿瘤免疫应答、血清SCCA和CA199的影响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讨扶元复衡汤加减联合TP化疗方案(紫杉醇+顺铂)对宫颈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疗效、抗肿瘤免疫应答、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该院收治的宫颈癌癌因性疲乏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扶元复衡汤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中医症状评分、肿瘤相关抗原含量、抗肿瘤免疫应答水平、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为63.27%(3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82%(2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FS评分、各项中医症状评分,血清SCCA、CA199含量,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γ干扰素、IL-2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6/49),与对照组的14.29%(7/4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元复衡汤加减联合TP化疗方案对宫颈癌患者的肿瘤控制效果较好,可降低肿瘤标志物含量,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平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优化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 任梅梅刘宝刚李磊强张梦馨
- 关键词:宫颈癌癌因性疲乏抗肿瘤免疫应答肿瘤标志物
- 健脾益肾解毒方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解毒方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绿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化疗)和研究组(40例,健脾益肾解毒方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血清相关指标水平、肾小管间质损害发生率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ET、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肾小管间质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减少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任梅梅高欣
- 关键词:中晚期胃癌免疫功能
- 基于聚类分析之乙肝肝硬化、肝癌辨证客观化研究
- 目的:研究将在课题既往胃癌辨证标准化研究的工作之基础上继续探索乙肝致病的肝硬化和肝癌的中医辨证标准化,本次研究将针对流调建立的病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聚类分析(cluster anal...
- 任梅梅
-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中医辨证
- 基于队列研究及双层频权剪叉算法的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肝郁脾虚证特征证候和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索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肝细胞癌患者肝郁脾虚证的特征证候和客观指标相关性,为临床相关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2月来自不同地区医院的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1263例,采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构建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肝郁脾虚证辨证标准,在此基础上以肝郁脾虚证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特征证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饮酒史患者更偏向肝郁脾虚证(P<0.05);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肝细胞癌肝郁脾虚证共有特征证候为烦躁易怒、脘闷善太息、口干,疾病后期脾虚证愈发明显。乙肝肝硬化不同阶段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红蛋白、红细胞、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等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进展为肝细胞癌的可能;代偿期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P<0.05),进展为肝细胞癌的概率增大。结论将队列研究、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运用到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中医辨证中,可提高辨证准确率、指导用药及积极判断预后。
- 张春红王克穷朱小燕李晨张锦马娟杨鹏张海鸥任梅梅叶子豪关茜张英子何甜甜党西君
-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细胞癌肝郁脾虚证
- 补肾活血通络方+改良P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初治患者病情的缓解效果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通络方+改良PD方案(由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组成)对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初治患者病情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5例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初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36,改良PD方案)和研究组(n=39,补肾活血通络方+改良PD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测指标[血红蛋白、血沉、β_(2)微球蛋白、肌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骨生长蛋白(BGP)、骨密度(BM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沉、β_(2)微球蛋白、肌酐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β、IL-8、VEGF、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β-CTX水平降低,N-MID、BGP、BMD水平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改良P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初治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病情,改善肝肾功能、炎症因子、生长因子及骨代谢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高欣任梅梅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 基于益肾化瘀汤的活血化瘀联合胸腺法新对晚期宫颈癌化疗后肾间质损害的影响及免疫调节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益肾化瘀汤的活血化瘀联合胸腺法新对晚期宫颈癌化疗后肾间质损害的影响及免疫调节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到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晚期宫颈癌化疗后肾间质损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含铂化疗方案,对照组应用胸腺法,观察组应用益肾化瘀汤联合胸腺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免疫功能变化,对比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后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WHOQOL-100评估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β2-MG、Cys 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3^(+)和CD4^(+)/CD8^(+)数值、IgM、IgG、Ig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发热、胃肠道反应、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相关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100相关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益肾化瘀汤的活血化瘀联合胸腺法新可改善晚期宫颈癌化疗后肾间质损害患者的肾功能,且可产生免疫调节作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其他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任梅梅高欣杨薪博李磊强刘宝刚
- 关键词:益肾化瘀汤活血化瘀胸腺法新宫颈癌肾间质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