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病毒
  • 3篇进化分析
  • 2篇水疱
  • 2篇水疱病
  • 2篇特发性
  • 2篇犬副流感
  • 2篇犬副流感病毒
  • 2篇犬腺病毒
  • 2篇细胞
  • 2篇小RNA病毒
  • 2篇流感
  • 2篇副流感
  • 1篇动物
  • 1篇动物试验
  • 1篇多能性
  • 1篇遗传进化
  • 1篇遗传进化分析
  • 1篇圆环病毒
  • 1篇肉产量
  • 1篇肉价

机构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4篇刘畅
  • 9篇崔尚金
  • 8篇梁琳
  • 7篇王静
  • 6篇刘琪
  • 5篇刘存
  • 3篇罗亚坤
  • 3篇秦彤
  • 2篇钱爱东
  • 2篇潘登科
  • 2篇冯冲
  • 2篇刘畅
  • 2篇宋志强
  • 1篇袁维峰
  • 1篇刘忠华
  • 1篇龙川
  • 1篇储明星
  • 1篇李金祥
  • 1篇李西睿
  • 1篇史利军

传媒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养猪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农业展望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猪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美两国生猪全产业链整合机制、发展路径与实践效果研究
2025年
为了解我国目前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情况,探讨未来生猪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及方式,促进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基于中观和微观视角,对中美两国生猪全产业链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并以选取两国具有代表性的畜牧企业作为案例,对比分析生猪全产业链整合机制、发展路径及模式,评估其实践效果。结果表明:“十三五”以来我国生猪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尤其非洲猪瘟疫情后龙头企业加速扩产,并开展全产业链布局;产业集中度与消费习惯差异促使美国生猪全产业链整合由下游屠宰企业向上游驱动,而我国则是由上游饲料和养殖企业向下游扩展。我国生猪全产业链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盲目整合、整合方式单一、布局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丰富纵向整合模式,降低市场经营风险;整合企业内部供应链,提高垂直管理效率;避免盲目横纵向整合,及时调整布局方式。
林挺郭舒辰刘畅朱增勇
关键词:全产业链
A型塞内卡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和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A型塞内卡病毒的特征,通过查阅与A型塞内卡病毒相关的文献,对A型塞内卡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人们对A型塞内卡病毒的认识及防控意识。
刘存刘畅刘畅王静刘琪崔尚金王静
关键词:小RNA病毒
我国牛周期发展趋势、特征研究及政策建议被引量:1
2024年
2023年以来,我国牛肉价格持续下跌,肉牛产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持续下跌的牛肉价格以及何时走出下跌周期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剖析我国“牛周期”发展趋势和特征。研究发现,1980年至今,我国牛存栏量、牛肉生产已经经历2个完整周期,平均分别为18.5年和15.5年;1994年至今,牛肉价格经历3个完整周期,平均为92个月。牛肉价格大幅上涨发生在2000-2017年之间,主要原因是牛肉消费需求增速高于产量增速以及成本的持续上涨。长生产周期导致肉牛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相较于其他因素明显滞后,肉类价格联动性和高牛肉需求价格弹性带动“牛周期”与“猪周期”重叠,家庭购买力水平和餐饮消费需求对牛肉价格影响较大。基于此,应加大冻牛肉收储及其他救助措施稳定牛肉市场和肉牛生产,提高肉牛产业组织化水平,以建立产业链风险和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差异化和降本增效提升牛肉竞争力,改善养殖效益,稳定基础母牛存栏,避免养殖场户被动调整产能;建立和强化国内外牛肉市场监测预警,避免过度进口并防范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保障肉牛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朱增勇(译)刘畅
关键词:牛肉产量牛肉价格
猪滋养层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被引量:2
2013年
滋养层干细胞(TSc)是形成胎盘组织细胞的前体细胞,与胚胎着床和胎盘形成密切相关。体外分离滋养层干细胞为研究滋养层的发育与功能提供了研究工具和基础。滋养层干细胞已经成功从小鼠附植前囊胚中获得,在猪上也有相关报道,但并没有关于6d囊胚中分离到猪滋养层干细胞(pTSc)的报道。本试验通过对6d孤雌囊胚透明带进行划口处理,饲养层和基础培养液中附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人白血病抑制因子(hLIF)分离猪滋养层干细胞样细胞。同时,通过采用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分析的方法对获得的猪滋养层干细胞样细胞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得到的细胞呈现上皮样细胞形态,细胞间结合紧密,边缘光滑,核质比较大,RT-PCR结果显示表达滋养层干细胞标记基因Cdx2,体现了滋养层干细胞特征。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在6d孤雌囊胚分离得到猪滋养层干细胞样细胞,为后续研究猪滋养层发育提供了试验基础。
宋志强刘畅冯冲龙川赵勤丽刘忠华潘登科
微生态制剂规模化猪场的应用
随着抗生素在畜禽生产当中的广泛应用乃至滥用,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逐渐明显,研发和推广绿色环保的抗生素替代品对消除抗生素负面效应及推动我过养猪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微生态制剂在规模化猪场的应用。
刘存刘琪刘畅罗亚坤王静崔尚金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规模化猪场抗生素
文献传递
双循环背景下中国畜产品进口贸易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2025年
随着中国环境约束的增大和畜产品供需结构的优化,畜产品进口成为保障国内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支撑。本研究选取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1995—2022年中国畜产品进口贸易相关数据,采用修正后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系统分析中国畜产品进口贸易演变及驱动因素,研判中国畜产品贸易竞争的优劣势。结果表明:进口引力与出口市场和出口结构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中国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市场效应的拉动作用增强,而商品效应正负交替变化,以及“十三五”开始消费需求、进口引力等因素带动进口商品结构集中和进口市场转换。基于此,中国应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畜产品贸易竞争力;加快畜牧业对外开放探索,优化畜产品贸易结构;建立国际畜产品市场监测系统,及时研判畜产品贸易市场形势,促进中国畜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林挺刘畅杨昕怡朱增勇
关键词: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CDV、CPV、CAV-2及CPIV多重PCR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Ⅱ型(CAV-2)和犬副流感病毒(CPIV)的多重PCR方法,参照Gen Bank中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4对引物,用于特异性扩增CDV H基因、CPV VP2基因、CAV-2 E3基因和CPIV NP基因上的目的片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扩增CDV(410 bp)、CPV(253 bp)、CVA-2(655 bp)和CPIV(868 bp)的多重PCR方法。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CDV、CPV、CAV-2、CPIV、CDV+CPV+CAV-2+CPIV和犬冠状病毒(CCV)的DNA或c DNA模板进行扩增,发现该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与单一PCR方法进行敏感性比较,发现两者敏感性相差10倍,证明多重PCR方法敏感性良好。利用该方法对从北京市采集的30份犬病料样品进行检测,发现CDV阳性率为63.33%(19/30)、CPV阳性率为33.33%(10/30)、CAV-2阳性率为6.66%(2/30)、CPIV阳性率为0(0/30)。检测结果证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
刘畅刘畅刘存王静刘存梁琳王静钱爱东刘琪
关键词:多重PCR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副流感病毒
A型猪塞内卡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A型猪塞内卡病毒的特征,通过查阅并总结A型猪塞内卡病毒文献,对A型猪塞内卡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人们对A型猪塞内卡病毒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刘存刘畅刘畅王静刘琪崔尚金王静
关键词:小RNA病毒
犬腺病毒CAV-BJ02株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2020年
本研究旨在分离犬腺病毒(CAV)的北京地区流行株,采集北京地区某宠物医院2~4月龄发生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犬的鼻咽拭子,经胶体金和PCR检测,初筛为犬腺病毒阳性。经过处理后,将其处理液接种于MDCK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出现变圆、脱落、葡萄串样等特征性细胞病变。通过形态学观察、PCR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PCR扩增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犬腺病毒Ⅱ型,遂将其命名为CAV-BJ02(GenBank:MN744708)株。用Reed-Muench法测得CAV-BJ02株的TCID 50为106.7·(100μL)-1。电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呈正六边形的二十面体、直径在86 nm左右的犬腺病毒颗粒。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株病毒为CAV-Ⅱ型。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CAV-BJ02株可引起犬发热等轻微临床症状,以口鼻分泌物为主要排毒方式,排毒期为5~6 d,不导致犬死亡。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北京地区CAV的流行情况,为犬腺病毒病的诊断、防治及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欣月刘畅郝雲峰梁琳梁琳崔尚金
关键词:犬腺病毒进化分析动物试验
PCV2和PCV3双重纳米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双重纳米PCR(nanodPCR)方法,同时应用该方法对PCV2和PCV3进行检测。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PCV2和PCV3型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nano-d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考察所建立的nano-d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所建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对PCV2和PCV3两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93.2和91.6拷贝/μL,其敏感性比普通PCR高100倍。应用该方法对送检的265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2和PCV3在猪群中存在普遍感染,PCV3和PCV2的阳性率分别为16.6%和14.7%,混合感染阳性率为6.8%。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nano-dPCR方法为PCV2和PCV3早期感染进行快速、敏感鉴别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梁琳逄春华罗亚坤罗亚坤王静周灵刘琪王静
关键词:病原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