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治军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电子电信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图像
  • 11篇图像传感器
  • 11篇感器
  • 11篇CMOS图像
  • 11篇CMOS图像...
  • 11篇传感
  • 11篇传感器
  • 2篇电路
  • 2篇读出电路
  • 2篇振荡器
  • 2篇锁相
  • 2篇锁相环
  • 2篇转换器
  • 2篇模数转换
  • 2篇模数转换器
  • 2篇光电
  • 2篇光电二极管
  • 2篇二极管
  • 2篇PGA
  • 2篇ADC

机构

  • 13篇重庆光电技术...
  • 3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重庆鹰谷光电...

作者

  • 13篇吴治军
  • 8篇刘昌举
  • 7篇祝晓笑
  • 4篇熊平
  • 4篇李毅强
  • 3篇张靖
  • 2篇刘戈扬
  • 2篇翟江皞
  • 2篇李明
  • 2篇邓光平
  • 1篇王颖
  • 1篇杨雄敏
  • 1篇田家齐
  • 1篇吕玉冰

传媒

  • 13篇半导体光电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高速CMOS图像传感器的锁相环模块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CMOS图像传感器(CIS)向片上系统化、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片内锁相环(PLL)成为系统不可或缺的片上时钟模块,而高速高集成的CIS对PLL的高频时钟输出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介绍了一种基于0.13μm CIS工艺设计的电荷泵PLL模块,该模块工作于1.5V电压,利于控制功耗;具备压控振荡器(VCO)电流自偏置和自校准技术,可提供最高频率为480MHz的输出信号和更好的噪声性能;多种输入输出倍频可选功能使其能够满足多样化的片上时钟生成需求,提高可复用性。仿真结果表明,当实现12倍频且输出频率为480MHz时,该PLL模块输出信号的均方根周期抖动为837fs,功耗为2.817mW,满足高速CIS对时钟速度的需求,同时保证了输出时钟的低噪声和模块本身的低功耗。
刘戈扬李明祝晓笑吴治军张靖
关键词:锁相环
一种6T像素全局曝光CMOS图像传感器被引量:2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6T像素结构的全局曝光CMOS图像传感器。通过采用PPD结构的6T像素、高复位电平和低阈值器件,提高了动态范围,并优化设计了像素单元的版图,使之获得较高的填充系数;模拟读出电路部分,通过采用双采样、增益放大和减小列级固定模式噪声(FPN)处理,以及对列选控制电路进行优化,减小了对全局PGA的运放设计要求。芯片的工作频率为20MHz,动态范围为66dB,实现了全局曝光方式CMOS图像传感器的设计。
吴治军李毅强阳怡伟
关键词:CMOS图像传感器FPNPGA
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混合噪声的自适应滤波算法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中值滤波导致部分图像细节损失和均值滤波出现模糊现象,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椒盐和高斯混合噪声的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先用最小邻域的均值和阈值判断噪声类型,然后使用加权中值滤波处理椒盐噪声,再利用拉普拉斯算子和相应阈值判断图像边缘细节,最后对高斯噪声进行加权均值滤波。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从图像视觉效果来看,相比单独使用中值和均值滤波降噪,自适应滤波算法对图像的还原效果更好,图像细节保存较好,模糊程度相对较弱,图像更清晰。通过对比峰值信噪比(PSNR)和均方误差(MSE),对混合噪声进行处理时,滤波算法的PSNR和MSE值优于中值和均值滤波,有效还原了噪声图像。整个算法是在最小邻域空间进行,易于实现,对混合噪声的处理效果较好,为图像处理的系统集成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明李梦萄邓光平刘昌举吴治军
关键词:混合噪声图像处理
一种应用于安防监控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自动曝光算法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传统自动曝光算法难以兼顾实时性和平滑性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结合直接计算法和可变步长调节法的综合性算法,研究了算法原理,给出了算法流程。该算法可以通过改变步长参数,自由设定将图像亮度调节到目标亮度的时间,使其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在基于FPGA的CMOS图像采集平台上完成了算法实现,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该算法可以使图像亮度快速平稳地接近理想亮度,成像效果很好。
刘业琦吴治军刘昌举祝晓笑刘戈扬
关键词:CMOS图像传感器安防监控
多窗口高帧频随机开窗CMOS图像传感器
2025年
在空间探索及高速目标识别等领域,要求CMOS图像传感器既能以全窗口维持宽视场成像,又能以高帧频针对感兴趣区域读出。然而,传统具有开窗功能的CMOS图像传感器只具备单窗口随机开窗功能,且帧频提升困难,难以适应目标跟踪、模式识别以及空间星敏感器系统的发展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基于0.13μm CMOS图像传感器专用工艺平台,结合高帧率与高分辨率,研制出支持随机开窗、抗晕、抗辐照等功能的CMOS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采用滚动快门模式,有效像素阵列规模为1024×1024,光谱响应范围在400~900 nm,动态范围为68 dB,具备多窗口随机开窗功能和抗辐照性能。相较于传统CMOS图像传感器,所研制的可随机开窗CMOS图像传感器的帧率可随窗口尺寸动态调整,能捕捉快速移动的物体,防止物体出现模糊和减少运动伪影。
蒋祥倩李毅强吴治军刘昌举刘洋华王颖
关键词:CMOS图像传感器读出电路抗辐照
基于4T结构的高灵敏度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
2013年
基于0.35μm工艺,设计了应用于低光照环境下的低噪声、高灵敏度CMOS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采用PPD 4T像素结构,像素阵列512×512,包含列级运放、水平移位寄存器、逻辑控制单元、单斜率模数转换器和偏置电路等模块。通过采用低噪声PPD 4T像素结构、低噪声列级放大器电路结构,以及对版图的优化设计等措施实现了低噪声、高灵敏度的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
刘昌举吴治军祝晓笑熊平吕玉冰
关键词:CMOS图像传感器低噪声
一种应用于大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的斜坡发生器
2025年
为满足大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CIS)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斜率可调、可配合列并行ADC实现普通采样与相关双采样模式的斜坡发生器电路的实现方案。基于90 nm(1.2 V/2.8 V)1P5M CIS工艺,完成了电路设计、仿真验证及版图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斜坡发生电路结构简单、面积较小,斜坡幅度大于0.5 V,复位时间小于70 ns,微分非线性为+0.018 LSB/-0.012 LSB,积分非线性为+0.37 LSB/-0.013 LSB。在保证低功耗和小面积的同时,实现了高线性度和快速响应,满足超大面阵CIS的设计和工程应用需求。
祝晓笑吴治军翟江皞张艺潇
关键词:CMOS图像传感器相关双采样
一种用于暗光环境下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非线性模数转换器
2015年
从优化算法、硬件结构和模拟结果入手,通过对CMOS图像传感器暗光环境下模数转换电路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暗光环境下性能提升的大动态范围非线性模数转换器的设计。在模拟电路模块完成了暗光优化图像处理算法,使暗光环境下光电转换数字码密度增大,在不增加额外芯片面积和功耗的同时,提高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暗光图像性能。
张靖卜晖刘昌举田家齐吴治军
关键词:大动态范围CMOS图像传感器
一种应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电容阵列PGA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1 024×1 024CMOS图像传感器中的温度计码电容阵列型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该PGA采用开关电容阵列结构,通过改变输入与反馈电容值,实现了0~18dB的增益;同时,该PGA具有结构简单、电容阵列面积小、带宽大和反馈系数大等特点,其增益带宽50MHz、总谐波失真(THD)小于50dB。该PGA的信号处理能力完全满足12MHz速率、69dB动态范围CMOS图像传感器内部集成ADC对模拟输入信号的要求。
吴治军刘昌举祝晓笑熊平杨雄敏
关键词:开关电容网络CMOS图像传感器
一种应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数字双采样ADC的PGA电路被引量:5
2020年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数字双采样模数转换器(ADC)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电路。通过增加失调采样电容,采集PGA运放和电容失配引入的失调电压,在PGA复位阶段和放大阶段进行相关双采样和放大处理,通过数字双采样ADC将两个阶段存储电压量化,并在数字域做差,降低了PGA电路引入的固定模式噪声。采用0.18μm CMOS图像传感器专用工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失调电压-30~30mV变化区间,提出的PGA的输出失调电压可以降低到1mV以下,相比传统PGA输出失调电压随输入失调电压单倍线性关系而言大大降低了列固定模式噪声。
吴治军李毅强彭松李梦萄
关键词:CMOS图像传感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