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洁

作品数:19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药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 3篇血管
  • 3篇子宫
  • 3篇子宫肌
  • 3篇子宫肌瘤
  • 3篇夏枯草
  • 3篇肌瘤
  • 3篇胶囊
  • 3篇妇科
  • 3篇妇科千金胶囊
  • 2篇丹参
  • 2篇血清
  • 2篇药材
  • 2篇色谱
  • 2篇中药材
  • 2篇注射液
  • 2篇相色谱

机构

  • 19篇湖南中医药大...
  • 5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湖南康寿制药...

作者

  • 19篇唐洁
  • 11篇林丽美
  • 7篇夏伯候
  • 6篇李亚梅
  • 5篇张智敏
  • 4篇胡玉珍
  • 3篇胡华
  • 3篇廖端芳
  • 2篇林艳
  • 2篇周亚敏
  • 1篇张秀丽
  • 1篇欧阳荣
  • 1篇夏伯侯
  • 1篇邵乐
  • 1篇谢菁琛
  • 1篇彭曦

传媒

  • 4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中南药学
  • 2篇中成药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抗子宫肌瘤动物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子宫肌瘤是女性非常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研究发现中药对缩小肌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与西药相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并能减少患者痛苦与手术率。因此,本文从动物实验方面对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唐洁熊苏慧李诗卉李亚梅李亚梅林艳
关键词:子宫肌瘤中药
丹参多酚酸B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OGD诱导海马神经元焦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了丹参多酚酸B(Sal B)治疗VD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Sal B干预VD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及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相关靶点通路,分子对接评估Sal B和靶点的相互作用力。CCK-8法筛选Sal B给药浓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酶标仪检测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ELISA法测炎症因子,免疫荧光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LRP3、凋亡相关蛋白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Sal B干预VD靶点共37个,网络药理学研究筛选到Caspase-1、NLRP3、TNFR1等核心靶基因,并通过KEGG和GO富集到NOD样受体信号通路(NLRs)等可能涉及这些靶基因。体外实验采用经典的NLRP3/Caspase-1/GSDMD焦亡途径进行。建立OGD-诱导海马神经元焦亡模型,发现Sal B能显著提高OGD后HT22细胞存活率(P<0.05,P<0.01),减轻细胞损伤,减少LDH释放量(P<0.05,P<0.01),降低OGD损伤HT22细胞IL-1β和IL-18水平(P<0.01),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并降低了NLRP3、GSDMD-N、cleaved-Caspase-1、ASC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Sal B可能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OGD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焦亡,为Sal B防治VD提供了实验依据。
谭惠中刘竹暄唐洁谢乐张秀丽朱新华伍大华
关键词:氧糖剥夺
以补为本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被引量:6
2022年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属中医学"健忘""呆病""愚痴"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以脏腑虚衰为本,尤以肾虚为重,痰浊、血瘀为标。通过探讨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病名、病因病机,提出以补为本的治疗原则,兼顾祛痰、化瘀等治标之法,辨证施治,以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唐洁胡华关卓杰陈超凡
关键词:健忘病因病机
妇科千金胶囊与妇科千金片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建立妇科千金胶囊与妇科千金片的指纹图谱,为两者鉴别与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0批妇科千金胶囊与40批妇科千金片进行测定,结合聚类分析、模式识别分析、相似度评价等对其进行比较。结果首次建立了妇科千金胶囊与妇科千金片的指纹图谱,共确定了23个共有峰,指认出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两个成分。聚类分析以及模式识别分析均可以明显地将其分为两类,并确定了穿心莲内酯为千金胶囊与妇科千金片的差异性成分。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率高,结合各类分析方法可以明确地区分妇科千金胶囊与妇科千金片,可用于对妇科千金胶囊与妇科千金片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价。
粟倩唐洁张鹏廖颖妍谢菁琛谢菁琛林丽美
关键词:妇科千金胶囊妇科千金片指纹图谱聚类分析模式判别
一种自清洗湿法混合制粒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清洗湿法混合制粒机,涉及制粒机技术领域,包括清洁机构,清洁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清洁机构包括有箱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清洁机构的作用下,操作者可以通过水管和喷头向箱体内部喷射清洁水,底部的喷...
王志锋唐洁雷志钧张晓青
不同产地山楂与野山楂果实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模式识别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山楂与野山楂果实的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模式识别。方法山楂与野山楂果实7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3 m 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5℃。以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相似度分析3种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批样品UPLC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除S9样品较低外,其他样品均在0.85左右;并对其中5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指认,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将山楂和野山楂果实分成两类;且黄酮与酚酸类是其主要的差异标记物。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为山楂果实的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胡玉珍唐洁熊苏慧雷思敏张智敏林丽美夏伯候
关键词:山楂果实
不同产地夏枯草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夏枯草药材的指纹图谱,为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Agilent 5HC-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夏枯草药材的指纹图谱,标示了18个共有峰。16批药材中,有14批药材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达到0.88以上,表明大多数产地的夏枯草药材质量一致性较好。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以有效地用于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唐洁柏玉冰熊苏慧李亚梅李亚梅林丽美
关键词:夏枯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
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夏枯草药材质量的优劣。方法色谱柱:Kromasil-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2%磷酸水(5∶82∶13)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齐墩果酸在0.041~0.410 mg·mL^(-1)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8%;熊果酸在0.054~0.540 mg·mL^(-1)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2.4%。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为夏枯草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闫庆梓柏玉冰唐洁张智敏张智敏林丽美
关键词:夏枯草齐墩果酸熊果酸
夏枯草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乳腺癌活性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研究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果穗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MCI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MTT法,考查部分化合物抗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以及对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的活性进行筛选。结果从夏枯草果穗极性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α-三羟基苯丙酸甲酯(1)、丹参素(2)、迷迭香酸甲酯(3)、3,4-二羟基苯甲酸(4)、槲皮素-3-O-葡萄糖苷(5)、金丝桃苷(6)、2a,3a,19a,24-四羟基-12-烯-28-熊果酸(7)、2a,3a,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8)、胞苷(9)、胡萝卜苷(10)、(3S,5R,10S)-7-oxo-12-methoxyabieta-8,11,13-triene-3,11,14-triol(11)和2α,3α,24-三羟基-12,20(30)-二烯-28-齐墩果酸(12)。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3、5、6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3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有抑制作用,但都对正常乳腺细胞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9和11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MTT法活性筛选表明夏枯草极性部位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
周亚敏唐洁熊苏慧李亚梅林艳夏伯候林丽美廖端芳
关键词:夏枯草丹参素
中药材挥发油类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中药材挥发油是一类与水不混溶,具挥发性和特殊气味的中药,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挥发油类的抗肿瘤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抗肿瘤作用机制,如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增强机体免疫和调控、抗氧化、酶诱导、抑制突变、调节多药耐药性和各种成分的协同作用,保证了其抗肿瘤作用的充分发挥。近年来,关于含挥发油类的中药材的抗肿瘤研究日益增多,在医药方面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对中药材挥发油类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杨超唐洁熊苏慧张智敏张智敏林丽美夏伯侯
关键词:抗肿瘤挥发油中药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