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利娜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鳗鲡
  • 3篇血清生化
  • 3篇血清生化指标
  • 2篇性别判定
  • 2篇卵黄蛋白原
  • 2篇长江口
  • 1篇对花
  • 1篇性别鉴定
  • 1篇性类固醇激素
  • 1篇性腺
  • 1篇性腺发育
  • 1篇雄性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系统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指标
  • 1篇水质
  • 1篇碳源
  • 1篇洄游

机构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张利娜
  • 5篇刘利平
  • 2篇陈桃英
  • 1篇王倩
  • 1篇林静
  • 1篇王婷

传媒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碳源对花鳗鲡养殖系统水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为探究碳源对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养殖系统内水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在12个室内水泥池(3.0 m×5.0 m×1.2 m)中进行花鳗鲡—罗非鱼—蕹菜立体综合养殖试验,试验设置A(花鳗鲡单养)、B(花鳗鲡—罗非鱼—蕹菜)、C(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玉米淀粉)、D(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木薯淀粉)4组,其中,A、B组为非生物絮团组,C、D组为生物絮团组。试验期间不换水,仅投喂花鳗鲡商品饲料,两种淀粉的添加量为花鳗鲡实际摄食量的75%,此时碳氮比为12,试验共进行78 d。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方面,到试验结束时,生物絮团组在总氮、总磷、三态氮方面均显著低于单养组(P<0.05);养殖期间,各组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变化剧烈,无明显规律,叶绿素a含量随养殖水温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OD含量随生物絮团形成量起伏变化;絮体体积形成量与总悬浮颗粒(TSS)变化规律一致;试验结束时,D组絮团蛋白质含量最高(23.68%),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 (P<0.05);絮团组C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31.43%、14.14%,D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28.04%、13.69%,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18.43%,9.23%)和B(19.91%,8.42%);生物絮团组(C、D)在花鳗鲡生物量、终末平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P<0.05),在饵料系数方面显著低于花鳗鲡单养组(A)(P<0.05),但絮团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养殖组(B、C、D)在花鳗鲡生长性能方面均优于花鳗鲡单养组(A)。研究表明,在花鳗鲡综合养殖系统中,添加有机碳源能够显著改善养殖水环境,提升花鳗鲡生长性能及对饲料中氮磷的利用率。
唐肖峰刘利平帅滇张利娜
关键词:花鳗鲡水质
长江口降海雌、雄鳗鲡血清生化指标和卵黄蛋白原的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比较了长江口降海洄游的鳗鲡雌、雄鱼血清中的14项生化指标及卵黄蛋白原含量的差异,并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建立了相应的性别判定函数。结果发现,鳗鲡雌鱼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离子含量显著低于鳗鲡雄鱼(P<0.05),白蛋白、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鳗鲡雄鱼(P<0.05),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总蛋白、肌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磷酸根离子的含量在鳗鲡雌、雄鱼间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鳗鲡雌鱼的卵黄蛋白原含量显著高于鳗鲡雄鱼(P<0.05)。根据不同生化指标,采用逐步选择法和全模型法分别建立了两个鳗鲡性别判定函数。
张利娜陈桃英刘利平
关键词:鳗鲡血清生化指标卵黄蛋白原性别判定
长江口降海雌、雄鳗鲡血清生化指标和卵黄蛋白原的差异分析
比较了长江口降海洄游的鳗鲡雌、雄鱼血清中的14项生化指标及卵黄蛋白原含量的差异,并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建立了相应的性别判定函数.结果 发现,鳗鲡雌鱼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离子含量显著低于鳗鲡雄鱼(p<0.05),...
张利娜刘利平
关键词:血清生化指标卵黄蛋白原性别判定
不同发育时期雄性鳗鲡精巢和GtH分泌细胞的结构观察及相关组织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变化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组织切片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经多次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鲤鱼脑垂体匀浆液(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促熟的雄性鳗鲡(Anguilla japonica)精巢和脑垂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的方法,观察性腺和血液中7种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成熟组鳗鲡精巢发育至第Ⅴ期,排精10 d时鳗鲡精巢进入退化吸收期。性成熟雄性鳗鲡的脑垂体GtH分泌细胞代谢活动旺盛,细胞中分泌小球增多,囊泡数量增加,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鳗鲡精巢和血液中睾酮(testosterone,T)、17α,20β-二羟基-4-孕烯-3-酮(17α,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和17α-羟孕酮(17α-hydroxyprogesterone,17α-OHP)3种激素含量较高,且成熟的和排精10 d后雄鱼精巢和血液中T、DHP和17α-OH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排精10 d时雄鱼精巢和血液中17α-羟孕酮的含量显著低于成熟组鳗鲡精巢和血液中的含量(P﹤0.05);精巢和血液中未检出孕酮(progesterone,P)、雌酮(estrone,E1)、β-雌二醇(estradiol-17β,E2)和雌三醇(estriol,E3)4种激素。结果表明,睾酮、17α-羟孕酮和DHP是雄鱼成熟的关键类固醇激素,其含量在性成熟时达到峰值,排精10 d时含量降低,其含量受脑垂体GtH分泌的调控。
帅滇张利娜蒲金成唐肖峰刘利平
关键词:鳗鲡性类固醇激素
鳗鲡(Anguilla japonica)性腺发育和饥饿胁迫下生物学指标及体内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变化被引量:4
2015年
自然条件下,鳗鲡(Anguilla japonica)自降河入海至性腺发育成熟需洄游数千公里、耗时半年以上,且整个过程中不摄食。本文以降海洄游、人工促熟和长期饥饿(20个月)三种状态下的鳗鲡为材料,研究其在性腺发育和饥饿胁迫时的主要生物学指标(包括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性腺指数、含肉率)以及肌肉、肝脏和性腺中的粗蛋白与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探讨鳗鲡性腺发育和饥饿胁迫下的营养物质来源与变化。结果发现:人工促熟鳗鲡的肝体比、脏体比和性腺指数显著高于降海洄游鳗鲡(P<0.05),而含肉率、肝脏和卵巢内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及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降海洄游鳗鲡的含量(P<0.05);长期饥饿鳗鲡的肥满度、肝体比、含肉率、肌肉(鲜样)、肝脏内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显著低于降海洄游鳗鲡(P<0.05)。结果表明,鳗鲡性腺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肌肉,其性腺的发育依赖自身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流动和转化,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均被利用,转化成性腺发育所需要的物质。
王婷刘利平陈桃英张利娜林静王倩帅滇
关键词:鳗鲡性腺发育饥饿胁迫生物学指标粗蛋白氨基酸
长江口降海鳗鲡雌雄判别方法及雌性特异SCAR标记的建立
鳗鲡(Anguilla japonica)是一种典型的降海洄游性鱼类,是亚洲地区著名的名贵鱼类和重要养殖对象。鳗鲡人工繁殖过程中亲鱼的选择尤为重要,关系到繁殖的成功,而亲鱼的性别较难通过外部观察进行鉴定,雌雄鱼在外部形态...
张利娜
关键词:性别鉴定SCAR标记血清生化指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