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庆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创面
  • 3篇烧伤
  • 2篇凋亡
  • 2篇信号
  • 2篇引流
  • 2篇植皮
  • 2篇植皮术
  • 2篇人工湿地
  • 2篇削痂
  • 2篇校园
  • 2篇路径规划
  • 2篇驾驶
  • 2篇负压
  • 2篇大面积烧伤
  • 1篇导引
  • 1篇订单
  • 1篇订单管理
  • 1篇订单管理系统
  • 1篇对二甲苯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1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李庆华
  • 5篇任永强
  • 3篇高建平
  • 2篇任永强
  • 2篇吴延峰
  • 2篇张宁
  • 2篇魏学锋
  • 2篇周鸣
  • 1篇黄培信
  • 1篇李哲
  • 1篇董丽
  • 1篇李庆华
  • 1篇赵杰刚
  • 1篇郑伟才
  • 1篇祖红旭
  • 1篇黄新建
  • 1篇袁帅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SNHG7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究干扰小核仁RNA宿主基因7(SNHG7)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KF)细胞,将si-NC、si-SNHG7、pcDNA3.1、pcDNA3.1-SNHG7、miR-NC、miR-122分别转染至KF细胞,记为si-NC组(SNHG7阴性对照组)、si-SNHG7组(SNHG7抑制表达组)、pcDNA3.1组(SNHG7阳性对照组)、pcDNA3.1-SNHG7组(SNHG7过表达组)、miR-NC组(miR-122阳性对照组)、miR-122组(miR-122过表达组)。将si-SNHG7分别与anti-miR-NC、anti-miR-122共转染至KF细胞中,记为si-SNHG7+anti-miR-NC组(miR-122阴性对照组)、si-SNHG7+anti-miR-122组(miR-122抑制剂组)。RT-qPCR检测SNHG7和miR-12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SNHG7和miR-12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瘢痕疙瘩组织SNHG7表达显著升高,miR-122表达显著降低(P<0.05)。抑制SNHG7表达和过表达miR-122,CyclinD1、Bcl-2表达显著降低,P21、Bax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SNHG7靶向调控miR-122,抑制miR-122表达逆转SNHG7对KF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抑制SNHG7表达可抑制KF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具体机制可能与miR-122有关,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任永强任永强李庆华
关键词:MIR-122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
基于数字孪生的校园无人车远程驾驶研究
李庆华
22G针头导引固定法在皮肤入路弓状缘释放眶隔脂肪重置术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弓状缘释放,22G针头导引固定眶隔脂肪瓣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收治的下睑袋合并泪槽凹陷畸形的患者资料。对患者采用离断泪槽-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弓状缘释放眶隔脂肪,经22G针头导引,于骨膜上固定眶隔脂肪瓣以改善下睑袋合并泪槽凹陷畸形。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irmand标准对泪槽凹陷进行分型(无泪槽凹陷,Ⅰ级,Ⅱ级,Ⅲ级)和对下睑袋分度(无下睑袋,轻度,中度,重度)评估手术效果;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满意度(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64个眼睑),男2例,女30例;年龄31~62岁,平均50.2岁。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睑外翻、下睑退缩、瘢痕增生、复视等严重并发症,4例出现轻度睑球分离,2例出现结膜水肿,均于1个月内恢复;眶隔脂肪膨出、泪槽凹陷畸形、下睑皮肤松弛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满意22例,非常满意10例,总满意率100%(32/32)。结论采用22G针头导引固定眶隔脂肪瓣矫正下睑袋合并泪槽凹陷畸形简单可行、术后效果良好。
李庆华高琼曾光伟黄新建徐永飞陈爽任永强
关键词:下睑袋下睑成形术眶隔脂肪
负压引流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中的应用
梁英赵杰刚焦丹丹李庆华李玉梅强利敏张素梅
1.任务来源:该项目是自选项目。 2.主要技术内容:将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该项目选取烧伤科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全面、彻底地清除...
关键词: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创面治疗
切痂植皮术与削痂植皮术对Ⅲ°关节烧伤患者局部微循环及创面美容度的影响比较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切痂植皮术、削痂植皮术对Ⅲ°关节烧伤患者局部微循环及创面美容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Ⅲ°关节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4例(42个关节)行切痂植皮术的患者作为切痂组,36例(48个关节)行削痂植皮术的患者作为削痂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植皮成活率、创面修复时间)和术后情况(关节畸形、耐磨情况)。比较两组开包后10 d红细胞聚集情况、血管清晰程度及血流灌注量。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创面美容度。结果切痂组与削痂组植皮成活率[88.24%(30/34)比94.44%(34/36)]、创面修复时间[(16.57±5.69)d比(15.62±6.32)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削痂组关节畸形率、不耐磨率低于切痂组[10.42%(5/48)比26.19%(11/42),8.33%(4/48)比33.33%(14/42)],P<0.05。削痂组关节红细胞无聚集率、血管清晰率及血流灌注量高于切痂组[91.67%(44/48)比66.67%(28/42),89.58%(43/48)比69.05%(29/42),(0.87±0.12)mV比(0.74±0.10)mV],P<0.05。术后3个月,削痂组关节创面美容度优于切痂组(P<0.05)。结论削痂植皮术相较切痂植皮术能够更好的保存关节功能,改善微循环,创面美容度更好。
任永强李庆华董丽
关键词:植皮切痂削痂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校园无人物流车配送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校园无人物流车配送系统,包括数字孪生平台、校园无人物流车、RSU路侧单元和物流中心,数字孪生平台上运行有人机交互系统、孪生模型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交通流量预测系统、路径规划...
吴延峰刘明辉高建平李庆华杜国国张鹏凯柳雪平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汽车远程驾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汽车远程驾驶方法,具体如下:路侧传感器和车辆传感器将实时采集到的道路交通数据和自动驾驶汽车位姿数据上传至数字孪生平台;可视化模块利用孪生数据驱动孪生模型生成孪生系统,呈现可视化信息;安全预...
吴延峰李庆华高建平刘明辉李震尧
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扩创植皮术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难愈创面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扩创植皮术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难愈创面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66例大面积烧伤后期难愈创面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扩创植皮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扩创植皮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3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扩创植皮术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难愈创面可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李庆华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大面积烧伤难愈创面
基于改性陶粒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对二甲苯的去除效果及其微生物菌群结构响应
2025年
为了提高人工湿地处理对二甲苯(PX)废水的效果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本研究采用低成本酸腐蚀的方法改性陶粒基质提高其性能,运用SEM、BET、XRD等手段研究陶粒改性前后物化变化,再通过吸附实验和挂膜量测定,确定最佳氢氟酸改性质量浓度。以改性陶粒和未改性陶粒作为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来处理PX废水,进行了为期160 d人工湿地对比实验。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陶粒改性对PX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人工湿地反应器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氢氟酸改性增加了陶粒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且挂膜量显著增加;改性陶粒对PX的吸附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以物理吸附为主。在HRT=24 h时,改性陶粒人工湿地反应器对PX的净化效果最佳,α多样性指数最高,优势物种相对丰度占比最大。人工湿地反应器样本门和属水平上物种丰度在不同HRT和陶粒是否改性条件下均有差异,在HRT相同情况下,CWB的优势菌群中优势菌属丰度均高于CWA,同时在低HRT情况下,CWB中仍有较多的优势菌属,并且对PX的去除率保持在80%左右,体现了陶粒改性的优势。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酸改性陶粒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PX废水的关键作用,为未来PX处理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丁毅娜周鸣李庆华陈爱军张宁魏学锋
关键词:对二甲苯垂直流人工湿地高通量测序
一种动态路权优先的自动驾驶公交车辆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路权优先的自动驾驶公交车辆的控制方法,属于自动驾驶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前方路口的交通灯状态以及车辆当前的车速、设定距离判断该自动驾驶公交车辆按照当前车速是否可以不停车通过前方路口;若不可以,则对该公...
高建平李震尧李哲李庆华袁帅史振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