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思嘉

作品数:25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媒介生物
  • 7篇登革热
  • 6篇伊蚊
  • 5篇信息化
  • 5篇信息系统
  • 5篇白纹伊蚊
  • 5篇病毒
  • 4篇地理信息
  • 4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登革病毒
  • 3篇媒介
  • 3篇布雷图指数
  • 2篇信息化管理
  • 2篇疫情
  • 2篇生物监测
  • 2篇生物网络
  • 2篇数据交换
  • 2篇网络
  • 2篇消毒
  • 2篇媒介生物监测

机构

  • 24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慈溪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市海曙区...
  • 1篇宁波市北仑区...
  • 1篇宁海县疾病预...
  • 1篇余姚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市康龙爱...

作者

  • 24篇杨思嘉
  • 23篇马晓
  • 16篇王桂安
  • 15篇孙斌
  • 13篇陈小英
  • 5篇徐明
  • 4篇许国章
  • 4篇张良
  • 3篇朱光锋
  • 2篇张涛
  • 2篇朱光峰
  • 2篇朱莹莹
  • 2篇樊明锁
  • 1篇方挺
  • 1篇易波
  • 1篇张栋梁
  • 1篇倪红霞
  • 1篇马瑞
  • 1篇葛宝湘
  • 1篇董红军

传媒

  • 13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登革病毒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登革病毒快速检测方法,通过确定的登革病毒的四种血清型的保守序列区域设计筛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引物组,实现对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的检测。其中引物组的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7。本方面所使用的引物组及建...
马敏陈小英杨思嘉马晓
2014—2023年宁波市市属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2014—2023年宁波市市属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为提高宁波市医疗机构消毒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对宁波市10家市属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共采集样品5443份,合格4920份,总体合格率为90.39%,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2.735,r=0.048,P<0.001)。2020—2023年,总体合格率、口腔用水合格率、医疗机构污水合格率、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2.85%、87.60%、97.80%和98.55%,高于2014—2019年。大规模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污水合格率为92.44%,低于小规模医疗机构。结论宁波市市属医疗机构总体消毒水平逐年提高,但医务人员手和口腔用水合格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杨思嘉陈立锋朱莹莹陈小英马晓
关键词:消毒
宁波市2017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为降低周边城市暴发登革热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加强宁波市白纹伊蚊的监测,为登革热媒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9月11日至11月10日,在宁波市11个县(市、区)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监测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及托幼机构3种生境的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蚊虫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宁波市每个监测点均超过BI<5的安全水平,其中大部分监测点BI>20,后期监测BI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危险的阈值范围内。市区平均BI(17.88)低于非市区(31.44);托幼机构平均BI(40.25)高于城镇居民区(13.10)和农村居民区(29.46)。蚊虫密度与平均气温(R=0.899,P=0.015),尤其与平均最低气温(R=0.943,P=0.005)显著相关。结论宁波市伊蚊幼虫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流行的潜在危险,应加强监测并储备多层次的防控技术。另外,平均气温尤其是平均最低气温对蚊虫密度有重要影响。
马敏马晓杨思嘉王桂安孙斌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气象因素
时间序列模型在麻疹发病例数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分解法结合ARIMA模型相较于单纯使用ARIMA模型的优越性。方法:利用宁波市9年麻疹数据,运用两种方法对2013年宁波市麻疹发病例数进行预测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时间序列分解法结合ARIMA模型,建立ARIMA模型为(2,0,0)(0,0,0)4,所有参数都通过统计学检验,对模型进行残差白噪声检验(延迟13阶,P=0.634),说明模型拟合合理。AIC、BIC、残差平方和均小于单纯使用ARIMA构建的模型。结论:时间序列分解法和ARIMA模型的联合使用,预测效果优于单纯使用ARIMA模型。
杨思嘉许国章马瑞方挺张栋梁董红军
关键词:ARIMA模型时间序列分解法麻疹
宁波市媒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2017年
目的建立宁波市媒介生物信息平台地理信息系统(GIS)模块。方法依据浙江省媒介生物监测方案设置监测点并上报数据。以ArcGIS 10.2软件为基础构建系统,以Java为集成环境,利用ArcGIS软件核心组件实现平台系统相关控件间数据库的集成,通过ArcGIS软件发布的service服务实现GIS组件功能与数据库程序间的数据传递和表现。结果 GIS模块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及管理、统计图的制作、图形和属性数据双向查询检索和预警及数据的统计分析。结论宁波市媒介生物信息平台GIS模块的建立,可以实现媒介生物的信息化管理,为媒介生物传染病控制提供科学保障。
杨思嘉马晓张良王桂安孙斌朱光峰徐明陈小英张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媒介生物
媒介生物防制培训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实践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索适合基层媒介生物防制人员培训的新模式,提高培训的便利性和专业性,加强培训效果。方法根据不同培训目的组建专题知识库,运用互联网技术并依托宁波市媒介生物管理平台,通过远程教育进行知识的查询、讲解和培训效果考核等。结果知识库的建立为宁波市媒介生物防制人员解决日常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信息化培训模式简化了培训程序,提高了培训效果,同时实现了考教分离,保证了考核的公正性。2017年宁波市组织各县(市、区)集中考试6次,平均成绩由54分提高至73分。结论新的培训模式实现了知识远程教育及考核,可全天培训,对提高基层媒介生物防制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有重要意义。
王桂安孙斌马晓杨思嘉
关键词:媒介生物信息化
宁波市白纹伊蚊越冬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白纹伊蚊越冬情况,为蚊虫防制和虫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2月-3月,采集宁波地区11个县(市)区、五种采集环境、四种积水容器、不同水质的下的积水和积泥,实验室孵化.结果 共采集有效样品1...
杨思嘉马晓朱光锋徐明陈小英王桂安史碧君
关键词:越冬白纹伊蚊影响因素
宁波市媒介生物监测信息化管理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提高病媒生物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价值,更好地发挥监测结果对媒介传染性疾病暴发的预警作用。方法通过开发建设宁波市媒介生物监测信息系统,充分挖掘宁波地区近10年的病媒生物监测数据,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监测结果进行报送分析。结果新方法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数据分析报告的时效性及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便于基层开展监测工作。结论新系统对于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王桂安马晓杨思嘉孙斌
关键词:媒介生物信息化
宁波市媒介生物平台系统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基于宁波市媒介生物监测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需要建立宁波市媒介生物平台系统。方法利用计算机后台编程技术建立宁波市媒介生物平台系统。结果宁波市媒介生物平台系统在宁波市社区、医疗机构及CDC得到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推进了媒介生物信息化建设,适应了健康宁波市的媒介生物管理要求。结论将传统的非信息化工作方式转变为信息化工作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质量。
马晓张良王桂安樊明锁杨思嘉孙斌许国章
关键词:媒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公共卫生数据交换
浙江省宁波市登革热暴发疫情媒介伊蚊控制措施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对宁波市城区登革热暴发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3种媒介控制方法对伊蚊成蚊密度及布雷图指数(BI)的控制效果,为制定当地登革热应急处置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低容量喷雾、热烟雾剂、滞留喷洒、缓释剂及环境整治联合防制方法控制蚊虫,其中措施1为超低容量喷雾、热烟雾剂、缓释剂及环境整治联合防制方法,措施2为超低容量喷雾、滞留喷洒、缓释剂及环境整治联合防制方法,措施3为超低容量喷雾、热烟雾剂、滞留喷洒、缓释剂及环境整治联合防制方法,比较3种控制措施伊蚊帐诱指数下降率及其BI控制效果。帐诱指数下降率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分析;BI控制效果采用曲线拟合分析。结果3种控制措施帐诱指数第1天、第2天下降率依次分别为0.24±0.41、0.20±0.64、0.47±0.17和0.27±0.27、0.55±0.27、0.47±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59,P=0.206;F=2.236,P=0.123),第3天下降率分别为0.31±0.57、0.44±0.46和0.7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7,P=0.046),以措施3帐诱指数下降率最高(0.77±0.27);3种控制措施下BI下降到安全阈值(BI<5)所用时间分别为3.58、3.36和2.62 d,BI下降到5以措施3所用时间最短。结论超低容量喷雾、热烟雾剂、滞留喷洒、缓释剂及环境整治联合防制在本次登革热应急控制中效果较好。
马晓杨思嘉王桂安马敏
关键词:登革热布雷图指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